董卓,字仲穎,祖籍隴西臨洮,也就是今天甘肅閩縣的人。
他爸爸做過小官,是負責地方治安的縣尉。
董卓從小練就一身好功夫,不僅膂力過人,而且擅長騎馬。
在飛馳的駿馬上頭,可以左右開弓,而且是百發百中。
在冷兵器時代,就這一手,就足以引以為豪了。
董卓遊蕩了一段時間之後,以羽林郎的身份加入了漢家軍隊,跟著中郎將張奐去剿滅漢陽叛反的羌族。
他能打能戰,殲敵無數。
很受老闆的賞識,所以說是平步青雲。
到了漢桓帝末年的時候,他這官是越當越大,被任命為幷州刺史,又兼河東太守。
後來又立了很多戰功,現如今已經坐上西涼刺史了。
兵又多糧又足,這傢伙的野心就開始膨脹,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
他很早就盼著有機會可以調進京城。
收到密詔後馬上就點齊二十萬軍馬,帶上女婿也是軍師的李儒,還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員大將,浩浩蕩蕩的往京城洛陽進發。
行軍路上發出連環探馬打探軍情,一摸情況感覺朝裡的情況還有點複雜。
何進正在陸陸續續勾引外邊的兵,讓東郡太守喬瑁兵紮在成高,讓騎都尉鮑信到泰山招兵買馬,而且讓武猛都尉丁原帶領著幾千大兵假裝進攻河南,火燒孟津,那火光照的京城的百姓眼都花了。
大家都知道這丁原不怎麼樣,但是他有一個乾兒子,姓呂名布子奉先。
手使畫杆方天戟,坐下赤兔馬,勇冠三軍未逢對手。
老董卓聽說這些之後,心裡著急,想速速催動軍馬趕路,就怕自已去晚了沒有肉吃。
這時候軍師李儒來見他,
李儒長的細高挑個子,稍微有點水蛇腰,白淨的麵皮,兩道彎眉又細又長,單眼皮兒,兩隻眼睛非常的長,二眸爍爍放光,鷹鉤鼻子,薄嘴唇,滿嘴細牙,三綹驀然,腰繫絲絛,白襪雲鞋,可謂聰明絕頂。
他跟董卓講:“侯爺,您別走的太快了,以免朝中生變,我先寫一道奏章,您派人送去京師,這樣做才名正言順,大事可圖啊。”
“嗷!!!”董卓點點頭,“老夫明白你的意思。我率領二十萬人馬進京,這樣張揚出去就可以便宜行事哦。”
因為外任官員如果沒有旨意帶兵進京,就有砍頭之罪。李儒讓董卓上表,意思就是跟皇上打個招呼。我們20萬人馬在進京,就名正言順了。
你大將軍何進不是動心眼嗎?發的是密詔,我董卓呢,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聲勢浩大,我就瞎吵吵,吵吵完了再進京師。
如果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都害怕了,那就肯定互相殘殺,最好是一死一傷,我董卓好坐收漁翁之利。
“好哇,李儒,你馬上去寫。”
李儒寫好後讓董卓過目,然後派人騎快馬火速進洛陽城,交給何進。大將軍接到董卓的表章後馬上聚集文武開會,讓主簿陳琳從頭至尾給唸了一遍,寫道:
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辱慢天常之故。
臣聞揚湯止沸,不若釜底抽薪。
潰癰雖痛,勝於養毒。
臣敢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董卓說得很明白,現在之所以逆亂不止,就是因為有黃門常侍,也就是這群死太監。這幫人在朝中把握大權。
他們的道德水平又極其低下,純粹都是人渣當中的人渣。
所以就壞了事兒了,如果想讓這一鍋水不開,那麼潑點涼水是不行的,你得把鍋底下這些柴草給他撤掉。
長個毒瘡,你把它割了,把這膿給他擠了,雖然說很疼,可是比養著他要強得多。
董卓說我敢名正言順的幫你何進,幫助朝廷,把張讓他們給宰了,這叫清君側。
表章唸完鄭御史有點著急,走到何進面前。
“大將軍,您可不能讓董卓進京,誰不知道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師,他必然是要吃人的。”
何進想利用董卓的震懾力把這些宦官斬盡誅絕,他搖搖腦袋
“鄭御史啊,你這麼疑神疑鬼的,怎麼跟別人共圖大事啊?”
一旁邊的尚書盧植也著急,
“何將軍,誰不知道董卓是人面獸心呢,董卓入朝必生禍患,您得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董卓進京,免生大亂呀!”
何進心想,就你們這幫玩意,全是糊塗蟲,哪裡能懂我的心思,跟你們也沒什麼好說的,站起身形邁步就出去了。
鄭御史和盧植相對嘆了口氣,又搖搖頭,兩人一商量就打算辭官不做了。
董卓一上表,朝野震動,大家都很害怕,沒幾天的功夫就有一半文武百官辭官離京,回家種地抱孩子去了。
都知道這官沒法當了,在當下去恐怕腦袋就要混丟了,可是大將軍何進根本就不管這一套,馬上派使者迎接董卓,讓他進兵到澠池。
董卓還挺聽話,真就澠池紮下營盤,埋鍋造飯,鍘草餵馬,紮好了營盤按兵不動。
朝裡頭中常侍張讓他們也聽說了,張讓把這哥幾個給叫到一塊兒,
“我說各位呀,何進把董卓給整來了,目的就是要我們的腦袋呀,有道是先下手的遭殃,後下手的更遭殃,乾脆我們抓緊時間先把何進的腦袋給切下來。”
張讓馬上調兵遣將,預備50名心腹的刀斧手,然後又調了500名甲士,每個人的武藝都非常高。一個飯包飯桶都不要,
埋伏好之後,張讓他們又想出一條好計策來,就是去找何太后。
跑到宮裡頭撲通撲通,往那兒一跪,給何太后,也就是何進他妹妹磕頭
“哎呀,太后千歲請您救命啊。”
何太后:“你們這是做什麼呀,趕緊起來,有話好好說。”
“太后千歲呀,也讓不知道臣等是如何得罪了大將軍,如今大將軍發矯詔,詔外兵入京要殺臣等,望太后垂簾賜救啊!”
這幾個人幫幫幫的磕響頭,把地板磚都磕碎了。
太后看著是真心疼呀。
“哎呀,快別磕了,別磕了,我心疼哦,新換的地板磚呀,都給我磕碎啦。這不又得換新的了嗎。”
當然何太后看著這些宦官也感到可憐,她的榮華富貴,過得舒坦日子都是靠著這些宦官,
“行了行了,你們怎麼會得罪大將軍呢?我看事情也沒那麼危險,這麼辦吧,你們到大將軍府裡去賠個不是,化干戈為玉帛,他不會難為你們的。”
“太后千歲,您讓我們去見大將軍,還不如你一道旨意把我們賜死呢,這樣我們還能落個全屍,要是到了將軍府,他一聲令下恐怕我們連個渣都不剩了。臣等就在千歲面前請死,請太后傳旨吧!”
何太后畢竟也沒什麼見識,低頭想了想,
“你們都起來吧!那我就宣召讓大將軍來宮裡,我親口跟他說,不讓他殺你們也就是行了。”
十常侍心裡暗喜,
“多謝千歲賜命呀。”
何太后馬上就傳下聖旨。讓何進到宮裡來見她。
大將軍很快就接到旨意,想都沒有想站起來就邁步往外走,主簿陳琳特別聰明,感覺這裡面可能有事,
“大將軍且慢走。”
何進站住腳步,
“陳先生啊,太后有旨意傳我進宮,你為何阻攔呢?”
陳琳:“將軍,太后此詔我想必是十常侍的陰謀 ,您可去不得啊,去必有禍!”
何進:“太后是我親妹妹怎麼會害我呢,能有什麼事,爾等不要阻攔了。”
袁紹也過來了。
“大將軍!董卓帶兵到京師的事情,恐怕張讓他們已經知道了,難道大將軍您就不留個心眼嗎?”
何進沉思片刻:“這個,本初啊,太后召見,我怎麼可以不去呢?”
曹操也過來建議道:
“大將軍如果您一定要進宮,應該先把十常侍請出宮外,我等在外面看著他們,您呢再進宮,這樣就安全了。”
何進大笑道:
“哈哈哈,孟德啊,你這純粹是小兒之見,我何進盡掌天下大權!十常侍遲早是我刀下之鬼,能奈我何呀?不必再說了。”
袁紹還是感覺不太好,
“將軍一定要進宮,我們摔甲士保護您,以防不測您看如何啊?”
何進同意了袁紹說的、
袁紹跟曹操各在自已手下挑了500精兵,由袁紹他弟弟袁術帶領著,袁術全身披掛整齊,指揮著1000精兵立刻開到青瑣門外。
何進在正中,左邊是袁紹,右邊是曹操,兩個人跟著何進來到青瑣門,甩蹬離鞍下馬,身配寶劍,一左一右保著何進要進宮。剛到宮門口,黃門侍郎高聲喊道:“大將軍,且慢。”
何進:“嗯?我奉太后懿旨進宮,因何阻攔呢?”
侍衛:“太后只允許大將軍一人進宮,其他人不得入內。”
袁紹跟曹操先是一愣,隨後就明白了剛準備說話,可是何進沒有往心裡去,
“這話也有道理,皇宮嘛,三尺禁地,你們這群人吶,就不要進去了,我一人前往即可。”
說著話就昂首闊步進去了,還真有點大將軍八面威風的意思。
何進剛進去就聽見背後哐噹一聲,宮門緊閉,又上栓又上鎖。
再往前面一看頓時嚇得兩腿發軟,這八面威風啊,一面都沒有了。發現自已已經被包圍了,甲士武士往上一圍,手裡拿著明晃晃的刀劍。
後面長樂宮臺階上站著倆人,一個是宦官張讓,一個是趙忠,倆人滿臉戲謔的看著何進。
張讓一臉殺氣,手裡拿著寶劍,惡狠狠的用劍指著何進,
“你好大的膽子啊,把我們看成眼中之釘,肉中之刺,你們兄妹不過是殺豬賣肉的,屠戶出身,若沒有我們,你哪能享到今天的榮華富貴,你不思報恩,反倒要害我們,像你這種人簡直就是是豬狗不如。睜開你的眼睛好好瞧瞧,現在是誰說了算?還有你何進的腦袋嗎?”
何進可就傻了,四面都是甲士和武士,再想往回走,宮門緊閉也是出不去了,現在才後悔沒有聽袁紹和曹操的話,他們外面可是有一千精兵啊。
扭頭想跑可是已經晚了,一個武士掄著大刀就來了,何進啊,你就在這吧。一陣刀劍亂響,不一會就把何進劈倒在地沒了聲息。
裡面一亂,外面曹操和袁紹就感覺不對勁啊,就喊:“請大將軍回府,請大將軍回府啊。”
喊了半天裡面沒有一點動靜,大將軍是聽不見,但是張讓他們聽見了,一陣得冷笑,哈哈哈。
果然是出事了,袁紹也著急,把手中的兵刃往空中一舉,弟兄們,給我往裡頭殺,給大將軍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