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似乎對這種場景已經司空見慣,他們面色嚴肅步履匆匆,誰都沒有空閒去管這對母子。
醫院門口經常會上演這殘忍的一幕,因為沒錢,病患只能在門口等死。
白玫瑰只想快點結束任務,她大步上前,直接問起了女人的銀行卡號,說要打120萬給她。
區區120萬對於她來說只是小意思。
唐玥連忙勸阻道:“你沒看任務要求嗎?每人只允許捐1塊錢,你一下子捐120萬,是不作數的。”
“1塊錢?”白玫瑰雙目猝睜,“那籌集120萬醫藥費豈不是需要找120萬個人捐款?這種任務怎麼可能完成?!”
孩子母親看到面前這兩個拉拉扯扯的人,淚眼婆娑,抱著一絲希冀道:“兩位好心人,你們能借錢給我嗎?我需要120萬,等治好我兒子,我做牛做馬也會報答你們的。”
“我們......”唐玥苦笑道:“我們不能借錢給你,但是,我們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幫你籌集到120萬。”
孩子母親半信半疑地打量著面前這個說話的女孩,她的衣服看起來也很舊,不像是什麼有錢人,反而旁邊年齡稍大的這位女士,更有希望幫助自已。
同為女人,即便是混跡於黑色地帶的白玫瑰也無法冷漠地看著襁褓中的嬰兒死去,她重複著唐玥的話道:“你放心,我們會想辦法幫你籌錢。”
“謝謝.......謝謝.......”那位母親看著懷中孩子稚嫩的臉龐,淚水又如泉一般湧了出來,
“可是,我孩子現在血小板含量過低,急需要輸血,醫院說寶寶是熊貓血,非常稀有,我們又沒錢,沒辦法安排......”
唐玥跟白玫瑰幾乎異口同聲道:“我也是熊貓血,抽我的。”
說完後二人彼此對視一眼。
有這麼巧麼?正好兩人都是熊貓血?
護士輕車熟路地將針頭扎入她們的血管,絲毫沒有對二人融化了半截的手掌提出任何疑問。
在護士眼中,這兩位健康的年輕女士願意奉獻出稀有的熊貓血,無疑是美貌與富有愛心的。
“兩位不會是親姐妹吧?看你們的某些神韻非常相似。”護士打趣道。
白玫瑰冷著臉道:“不關你的事,少問。”
護士被她高冷的氣場震懾,果真全程沒再說過一句話。
眼看唐玥一直在低頭搗鼓手機,看得白玫瑰甚是焦慮。
“說要來完成任務,現在話放出去了,血也抽了,你到底有沒有想到辦法?”
唐玥不緊不慢地說:“我正在發起眾人籌給孩子籌醫藥費,你如果有門路的話,可以想辦法多叫一些人來轉發。”
白玫瑰將信將疑道:“你這辦法能行嗎?現在這種眾人籌朋友圈滿天飛,熟人尚且能捐一點,陌生人根本看都不會看一眼。”
唐玥目光從容道:“常規的募捐肯定在短時間內得不到關注,一發布就會石沉大海,所以我想辦法制造了一點噱頭。”
白玫瑰接過唐玥撰寫的文案內容一看,跟普通的眾人籌如出一轍,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式——
先上傳患者照片、醫院診斷證明、繳費單等資料,然後發起募捐,只是募捐金額設定成了最高只能捐出一塊錢。
“你這不就很常規麼?哪裡有噱頭?”白玫瑰疑惑不解。
緊接著,唐玥用自已的賬號在這條眾人籌下評論道:“沒錢治就抱著娃回家等死吧!
想讓我捐錢,除非你這個當媽的給我下跪,從A市步行街一路跪到市醫院門口。”
外加一個十分欠揍的“摳鼻”emoji。
白玫瑰不明白她這是何意,不是要號召大家捐款嗎?為什麼要故意在評論區口出惡言?
唐玥語氣堅定道:“我不能賭大家的善意,但我能賭大家的惡意。
我的惡評一定會被網友瘋狂攻擊,這樣眾人籌的帖子才會有熱度。
網路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有了更多的曝光,就會有更多的人捐款。”
按照她招仇恨體以往的尿性,唐玥只要在班裡發表意見,就至少會有十幾個人跳出來抨擊她,這次她留下這條惡評,恐怕更會招惹成千上萬的網民站出來指責 。
白玫瑰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可這樣,你就不怕被人網暴,不怕被人肉搜尋嗎?”
唐玥無所謂地笑笑:“惡評什麼的,我已經看開了,不在乎更多一些。”
她把孩子母親叫過來,將自已的計劃全盤托出。
“計劃需要你從步行街一路跪到市醫院門口,這條路人流量非常大,加上網路直播的熱度,應該很快就能吸引到大量關注,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你願不願意下跪?”
孩子母親眼含熱淚道:“只要能救寶寶,下跪算什麼?就算丟了這條命,我也願意!”
“那好,等寶寶輸完血,你就抱著娃從步行街開始跪行,你跪拜的姿勢一定要虔誠,最好能把額頭都磕出血來,這樣才能讓觀眾動容。”
唐玥指導完孩子母親直播跪行的注意事項,轉過頭望著白玫瑰道:“接下來的輿論傳播,就靠你了,你手底下人多,會更有影響力。”
白玫瑰鄭重其事地點了下頭:“放心,我馬上安排黑白兩道的朋友去發酵這件事。”
一時之間。
各大媒體、頭條爭相報道此事。
可憐母親被惡評者欺辱,當眾下跪為子籌款的新聞瞬間傳遍大街小巷。
唐玥做著直播前的鏡頭除錯,她要用最犀利的角度展現孩子的可憐與母親的偉大。
直播開始。
白玫瑰發動各路人脈資源,直接把新聞衝上熱搜第一,直播間熱度也穩居第一。
鏡頭中,年輕的母親揹著年幼的嬰兒,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屈辱下跪。
每跪一次,膝蓋和額頭就要紅腫幾分.......
每走一步,母親的身形就要顫抖幾分......
男人見之嘆氣,婦人見之垂淚......
就這樣三步一磕頭,過往的行人紛紛主動為母子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