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百代成史(五)

“……”

康熙的話還沒說完,這歌詞就唱到了這,前面兩句似乎還是不錯的,天幕認同的了他們大清的功績,開疆拓土……

可後面是什麼意思?康乾盛之後那是什麼嘉道中衰?

嘉道是年號嗎?後世的哪個或是哪幾個皇帝,他的第幾代子孫?

提起這個,康熙就不由得將目光看向太子胤礽。

天幕上說康乾盛,可他的年號是康熙。

想來乾,也是某一位皇帝的年號的第一個字。

這個乾,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已的兒子胤礽。

康熙他對胤礽抱有極高的期望,如果是他和自已兒子,被合稱為康乾盛,那也不為過。

不過這也代表了,嘉道,可能是他的孫子,或者重孫輩。

看來他們大清也沒辦法千秋萬代嗎?

哎……

在心底微微嘆息一聲,看了天幕唱遍華夏幾千年歷史,沒有永恆的王朝,他實際上也對自已的大清有著清晰的認知,知曉輝煌只一時不可能是永恆,所以他們大清也在入關之時就留好了日後帝國破滅的退路。

可真的得知確認了這件事之後,還是免不了感到痛心。

明末時空。

剛剛被王承恩扶起來的朱由檢,看到了天幕上出現的皇帝的髮型,那一條長長的辮子,實在是太過顯眼。

而且剛剛唱的歌詞,他可是知曉的。

“後金南略、後金……”

後半句已經被朱由檢下意識的忽略,他顫顫巍巍的抬起手,指向天幕,難以置通道:

“我大明……亡於後金?”

雖然大明如如今已經了喪失和後金野戰的能力,採用的一貫策略是孫承宗的那一套,修堡壘,打呆仗的方式。

而後金因為沒有攻城的能力,所以也一直拿大明的關寧錦防線防線沒有辦法,可是……

天幕上分明說,後金南略,民變摧垮。

那豈不是說,這個戰術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朱由檢有點蚌埠住了。

五年平遼,五年平遼。

怎麼最後我大明被遼被平了?

還有那天罰,說了那麼多遍,朱由檢不可能聽不到。

天罰很好理解,那肯定就是天災。

簡單理解無外乎是旱澇蝗震等。

可是連續強調了這麼多遍,究竟是發生了多麼嚴重的天災?

【藉端虎門 啟割剮】

【揭竿起金田 爭黎民天下】

【西學行洋務 壯志殉變法】

【擎三民麾幟 首義激四遐】

“金田……”

天幕之下,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後世的清朝皇帝們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天幕上出現的字樣。

這個很好理解,肯定是有人在這裡造反,以後要多加註意此處。

“洋務、變法?”這個還好,畢竟變法每個朝代都有,如果後世國家衰落,需要變法,康熙也能理解。

只是這洋務是什麼?

西學行洋務?

是要學習西方的什麼?

在康熙這個時間段,他完全沒有辦法理解。

不過乾隆卻有些明悟。

“洋務?難道是西方的那些奇技淫巧?”

“那些東西有什麼好學的?”

雖然他也認同西方傳來的一些物件有一些的確是不錯的玩具,不過,泱泱中華天朝上國,什麼東西都可以自給自足,哪裡需要?

如果不是天幕在說,而是身邊的大臣在說,乾隆早就冷笑著嘲諷一番了。

至於後面那句擎三民麾幟 首義激四遐。

萬朝的皇帝們,則是完全不理解,畢竟這種事情,只要不是專門學習過,肯定不知曉是什麼,最多也就知道這可能是一場造反。

——【約法換新元 帝制散成沙】

此句一出,不少朝代的皇帝都是渾身一震。

他們聽到了什麼?

不是改朝換代,而是帝制散成沙。

帝制沒了,是這個意思嗎?沒有理解錯吧?

由於資訊量太大,剛還在考慮究竟是哪裡在造反的乾隆,一下子愣住了。

要說他大清被推翻,後世又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他們被驅逐回遼東,這些都能理解,但是……帝制散成沙是什麼?

亡國了?

幾千年的華夏不存在了?

想到這種可能,乾隆都不由得打了個冷戰。

這罪過太大了,他可是想成為千古一帝呢,還想著後人傳頌自已的功績呢,這……

大唐,貞觀年間。

“帝制散稱沙?輔機,這是何意啊?”

李世民眉頭緊鎖的看著天幕上,他有不好的預感,這東西又是一個思想炸彈。

絕對對他大唐的統治不利!

後世朝代出現也就罷了,畢竟只能證明他大唐無法千秋萬代。

可現在畢竟是初唐,天幕唱了一大段大唐盛世,也足矣讓有心之人知曉,至少在現階段,想要推翻他大唐是不可能的。

可是……這帝制散成沙,可是直接將帝制都給撅了,豈不是在否定他們存在的合法性。

拜託,求求了,不要再說什麼驚世之言了!!

“……”

被點到了名字的長孫無忌,也是一陣沉默,心中更是翻江倒海,這問題,他是一點都不想回答!

“這…”

後世用了什麼樣的制度,有沒有皇帝,跟他沒有關係,但是這件事回答不好,難免會與人把柄。

“或許、或許是後世的皇帝改了稱呼。”

“正如始皇帝自詡功過五帝,德兼三皇,故而稱皇帝一般。”

“或許後世之開國君主,也認為自已功績彪炳千古,故而改了稱呼。”

這個答案雖然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從天幕上出現的短短几句話來看,長孫無忌認為很有可能並不是如此,可是……

他必須,也只能這樣回答。

這也是李世民所期望的答案。

和李世民一樣的是,無數頭腦靈活的皇帝,都意識到了這短短的一句話的威力。

這已經不是什麼昏君佞臣導致亡國的問題,這一句,可是否定了整個君權神授,皇權至上的制度。

往前數的皇帝們倒還好,越是靠後的皇帝們越是驚恐。

諸如道光、咸豐等皇帝不由臉色大變。

這連皇帝都沒有了,他們老愛家會怎麼樣還用說嗎?

已經被慈禧囚禁起來的光緒皇帝看著天幕,面上露出了痛苦之色。

“變法、革命……”

“大清若不主動求變,自有人會選擇革命……”

他氣憤的狠狠地攥緊拳頭凌空揮舞了兩下。

變法圖強,強國是其一,維持統治是其二啊……

可惜,被囚禁起來的光緒只能對慈禧恨得牙癢,卻毫無辦法。

從天幕上來看,距離這個日子……恐怕也不遠了。

【迎科學民主 五四風雷發】

【燎原星火煥 紅船啟日華】

【兄弟執一劍 誓師破軍閥】

【南昌煙未散 驚聞九一八】

【踏征程萬里 扶將傾之廈】

【蠻夷濺血地 神州同披甲】

【殉骨三十萬 銜冤金陵下】

【捐軀十四載 逐寇振中華】

【渡江百萬師 解放展綻霞】

【一唱天下白 醒獅屹華夏】

最後幾句,似乎比較詳細,不過即便如此,萬朝的眾人也基本上都是看的一頭霧水。

聽起來……似乎像是在讚頌自已朝代建立的詞。

沒有弄明白的萬朝觀眾們也只是儘快的記錄下來,以便於後續研究。

【定一統雄疆 傳大國泱泱】 秦

【天陣掃邊方 鑄漢姓脊樑】 漢

【昭昭耀永珍 引千古共仰 】唐

【德威服眾邦 安社稷宏壯 】明

【國人從此立 干將作其芒】 新中國

【雲程正意氣 攬月下五洋】

【吾等留勝蹟 拭目待新章】

【我輩皆炬火 復民族榮光】

秦漢唐明。

被最後專門提到的幾個朝代的皇帝們面露喜色,這最後的總結,之前的許多朝代和時期完全沒有再被提到,再被提到一次,肯定代表了在後人眼中他們是與眾不同的。

“最後就一句都不提我大清了嗎?”

乾隆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天幕,他們康乾盛世,遠超此前的任何一個朝代,為何天幕最後沒有他大清的名字了?

大秦,嬴政聽完這歌詞的最後一句,略微沉吟了一會。

“新中國,是後世朝代的名字嗎?”

他看向李斯,即便這個問題不需要問,他也想聽聽自已相國的看法。

歷史上那麼多朝代一句沒有分到,他大秦也只分到一句,足以看出後人對這個朝代的偏愛。

而且歌詞也剛好唱到這個朝代,看起來,應當是天幕上的後人所處的時代。

“是,陛下。”

“周武王曾言: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

“想來,後世之中國一說,由此而來。”

“至於新字,應是後人用意區分含義,從剛剛天幕上出現的各個朝代的地圖上來看,後世管轄區域,應當遠超周武王時,故而此中國,範圍更廣。”

李斯躬身解釋道,這些也只是他的個人理解,不過嬴政倒是很贊同的點點頭。

“不錯。”

後世他理解不了的東西太多了,與那些相比,區區一個國名,再小不過。

“這後世既然還有國家,可為何偏偏剛剛還說帝制散成沙。”

帝制是他嬴政確立的,這還沒多久呢,天幕上就出現來兩千年後的散成沙了。

看起來,即便是他大秦永遠不滅,想要傳萬世,也是難如登天啊。

曖,說起登天。

“李斯,你說天幕上所說的攬月下五洋,是真的嗎?”

下五洋,這五洋也不知道說的是那五洋,還是隻是個虛詞。

這個倒還勉強能理解,造船就行了唄。

可這攬月是什麼意思?到月亮上去?這真的能做到?

思維有些天馬行空的嬴政馬上就想到,那這月亮上是不是有仙人?他要是能上去,是不是能向仙人求得長生藥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