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章 唐太宗親手種下的千年銀杏樹

《一樹千年!當千年銀杏樹遇上金色濾鏡!》

隨著一陣陣旋律響起,看過了上一個後人在唐太宗陵墓前背誦《諫太宗十思疏》的影片,緊接著出現的,是一棵金色,熠熠生輝的古樹。

【西安終南山腳下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再披黃金甲】

【千年銀杏樹高聳挺拔滿目金黃,見證約1400年的光陰流轉】

……

隨著航拍鏡頭的拉遠,這一棵高達二十多米的銀杏樹,映入萬超觀眾的眼簾。

大唐。

“好高的樹?”

“1400年的銀杏?”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這樹的確美不勝收。

而且,1400年,看過了歷史的李世民,也知曉這個時間,趕得上五個長壽的大一統王朝的時間了。

“觀音禪寺,這名字倒是與觀音婢十分相似。”

大秦。

“1400年的古樹?”

看著這銀杏,只覺得今日多半又是一條無關緊要的天幕的嬴政,只是略微算了算。

“我大秦到後世,兩千多年。”

“公元600年種的吧?好像是那個唐朝時期。”

“也無關緊要吧。”

“一棵樹而已,千年古樹不是多的是嗎?”

嬴政有些不解。

“而且後世的西安,似乎距離咸陽不遠。”

大宋。

趙匡胤有些啞然。

“西安還有這麼一棵樹嗎?”

“1400年豈不是又是那大唐的時候。”

“這棵樹有什麼說法?”

總覺得天幕想說的還沒有說完的趙匡胤有些好奇。

他對這銀杏樹並沒有多少了解。

《唐太宗親手種植的銀杏樹又要開花了》

隨著這棵樹的俯瞰圖的多角度展示完畢,天幕新出現的標題,讓萬朝觀眾們為之一愣。

大唐。

“這棵銀杏……是朕栽種的?”

雖然算算時間,是大唐時期的,但是李世民還真未想到,這一棵樹竟然與他有關。

【秦嶺終南山腳下的這棵銀杏樹,究竟有著怎麼樣的神奇和魅力,吸引著八方遊客紛至沓來,曾經創下了一天之內七萬遊客蜂擁而至的壯觀場面。】

【樹根下的這股觀音神泉,常年不歇,不論晴天陰雨,泉水不漲不落,泉流永恆……】

【這棵栽種於唐朝的千年神奇之樹,之所以受到人們的追捧和眷愛,僅僅是因為它的雄偉和絢麗嗎?】

【……】

大宋。

宋高宗時期。

“一天七萬遊客?”

看著天幕上那人頭攢動的畫面,趙構不禁被驚的次牙咧嘴。

“這也太多人了。”

“不就是一棵破樹嗎。”

“唐太宗種的又怎麼樣啊……”

趙構不禁小聲嘀咕。

一棵樹而已,活了上千年是不錯,但是千年古樹也不算少啊。

而且這麼多人去看,竟然是因為他是唐太宗種的?

你說也要是去唐太宗陵寢或者祠堂去看也就罷了,這一棵樹,有什麼好看的。

“不就是樹嘛!”

“朕也多種幾棵!”

“傳到後世,估摸著也有個快一千年了。”

“……”

話未說完,趙構又覺得時間上有點兒短。

“朕移栽幾棵幾百年,上千年的,年份就上來了!”

他不求什麼,就只要後人看到這麼漂亮的樹,能別罵他了就行。

大清。

“這棵古樹不錯。”

“要保護好。”

乾隆點了點頭。

向來喜歡古董、字畫等物的他,倒是對這些古樹遠遠沒有這些瞭解的多。

“等到朕下次去西安,朕要把章帶過去!”

“到朕這裡,也有快一千一百年了……”

早就看過了後世人聚集一起去看明孝陵,對於這棵古樹有這麼多觀眾,乾隆反倒是不太驚訝了。

【這棵千年銀杏樹,以及下面的觀音神泉,就位於羅漢東村南面的古觀音禪寺內】

【這座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即公元628年,據說寺廟內的這棵銀杏樹,是當年李世民特別為文德長孫皇后親手種植的。】

【一來是為體病身虛的文德皇后祈福,二來是對兩人青梅摯情,長相廝守的許諾。】

【銀杏樹素有二十年開花,四十年結果的說法,所謂公種樹而孫得果。】

【要等到銀杏開花結果,需要將近一生的守望。】

【李世民以這棵親手種下的銀杏樹,來作為自已一生之中最重要之人的長久祈願和許諾。】

【長久到待得此樹開花結果,他們攜孫輩前來採摘。】

【長久到他們白髮蒼蒼,執手共看銀杏搖落滿樹金華。】

【……】

大唐。

李世民聽著這旁白,眼睛溼潤了。

“觀音婢……”

話未說完,他轉頭看到,自已的長孫皇后早已淚眼婆娑,晶瑩的淚花劃過臉頰。

“二郎……”

貞觀群臣們各自迴避,不去打攪這美好的畫面。

就連平日裡話最多的魏徵此刻都一時閉嘴。

帝后牽手,只是礙於附近的貞觀群臣們,才顧忌形象的沒有抱在一起。

看著身側的長孫皇后,李世民輕輕的說:“朕,不想等貞觀二年,朕現在就想把這棵銀杏種下……”

實在是天幕描繪的故事,太過美好,美好到,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那一天。

他拉著自已皇后的手,與自已的孫輩們一起,去看那滿樹的金華……

大明。

洪武時期。

“嘖嘖嘖……”

已經五十多歲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咂了咂嘴,聽得有些不自在。

這故事他是頭一回聽說。

實在是讓他這個半截入土的老頭子有些浪漫不起來年輕人的東西。

只是……

但轉頭看向自已妹子那有些羨慕的表情,他又趕忙咳嗽了兩聲。

“咳咳……”

然後正色道:

“不就是銀杏樹嗎?”

“種!都給咱種!”

“咱把金陵的山上,全都種滿這銀杏!”

“到時候,帶咱妹子,帶咱標兒,帶咱大孫,一塊去看!”

聽到朱元璋這話,馬皇后也只是搖頭笑笑。

因為一起在看天幕,所以朱元璋,朱標,朱雄英全都在,四人待在一塊,一副全家福的美好場景。

而在幾人身前不遠處,朱棣正低著頭孤獨的看著自已老爹幾人,瞧見自已老爹朱元璋瞥過來的目光,又連忙陪了個笑臉。

怎麼,都感覺自已好像有點兒多餘。

大清。

乾隆時期。

“嗚嗚嗚——嗷嗷嗷……”

淚水如泉湧,老乾隆的悲痛之情難以抑制。

“嗚嗚嗚……啊啊啊……”

天幕像是戳中了他的什麼痛點,讓至今為止無論是看天幕什麼內容都沒有哭過的乾隆,一時間情緒難以抑制。

評論。

【這是大唐皇帝陛下給我們留下的遺產啊。】

【太宗留給我們的唐人的自信,就像跨越千年依舊綻放光彩的這棵銀杏樹…】

【這棵樹就像時代樹,隔著千年依然能感受到二鳳的溫度】

【來自1400年前的愛情,太浪漫了。】

【觀音泉滋養著這銀杏樹,相依相伴一千多年,也太浪漫了吧】

大唐。

“噗嗤…”

看到這幾條誇讚的評論。

長孫皇后破泣而笑。

“託陛下聖君之名,臣妾,也沾了陛下的光,名留青史了……”

“朕是銀杏,觀音婢就是這泉水。”

藉著天幕的說法,李世民搖頭道:“後人看到朕這棵樹金光熠熠,又豈能不知樹下泉水的源源不斷呢……”

大宋。

趙匡胤看的有些羨慕。

“這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連種棵樹,都有這麼多後人去參觀。”

“這個叫李淵的,怎麼就能生這麼好的兒子呢?!”

大隋。

“嗚嗚嗚嗚……太感人了。”

楊堅似哭非哭的哭著,抹著淚。

還看向了一旁,因為之前天幕播放的《諫太宗十思疏》而把他叫來的李淵。

“唐國公,你就沒有什麼想說的嗎?”

“朕的兒子,未來的大隋太宗皇帝,楊世民,和他的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

一旁的李淵怒目而視,但是隨著楊堅的目光掃過來,馬上就變成了笑臉。

等到楊堅轉過頭,再一次變成了怒目而視。

‘這該死的姨夫也太不厚道了!’

‘叫我來就是為了看我的看到這些的想法嗎?’

他能有什麼想法?無非是自已的好兒子被搶了,那是越優秀,越讓後人交口稱讚,他越是生氣難過啊!

還在生悶氣的李淵,聽到了楊堅那自說自話的炫耀。

“不愧是朕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大隋太尉,司徒,尚書令,中書令……”

聽得李淵咬牙切齒,但是看到楊堅掃過來的目光,馬上又變成了和善的笑臉。

東漢末年。

曹操看著天幕的內容,若有所思。

“這李世民,倒是會哄她的皇后開心啊。”

“孤當年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呢?”

“要是想到了,孤也要給鄒氏、杜氏、尹夫人……她們也種上幾棵,博得美人一笑啊……”

【樹活的比朝代久。想說點兒什麼,但又說不出來,不知道有沒有文豪能來兩句】

下面回覆。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可惜崇禎上吊的老歪脖子樹沒留下來,不然可以設定一個景點,專門讓遊客體驗皇帝同款上吊服務。】

大明。

崇禎皇帝朱由檢還看得津津有味,本打算想著要不要給自已的周皇后也種一棵有寓意的樹。

等到自已熬到了崇禎十八年的時候,和自已的皇后一起去看。

還沒有付諸實踐呢,就看到這麼一條地獄的評論,一下子就蚌埠住了。

“提提提!”

“講個唐太宗還要刺激朕一下!”

“就你知道的多,還同款服務……”

一時間有些生悶氣的崇禎實在是無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陝西黃帝陵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柏3.4萬棵,還有兩棵5000年的,但都沒有這棵出名。】

大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嬴政默默唸叨著,對李世民在後世的名氣,也算是有了個新的認知。

“朕也種下一棵樹,能有這麼多後人參觀嗎?”

想了想,嬴政也不知曉答案。

“那個明太祖的明孝陵那麼多人去看,這個唐太宗種下的一棵樹那麼多人看……”

這種感覺很微妙,他既想要讓後世永遠銘記,又不希望後世人評價他如何,哪怕是好的。

正在思考的嬴政,突然看到了下一條評論,讓他為之一愣。

【你們寧願信這是唐太宗種的,都不願意信我是秦始皇,V我50,待我回秦嶺找回我的軍隊,封你為大將軍】

嬴政:“啊?”

一臉懵逼的嬴政看著天幕上這每一個都認識的字,卻完全看不懂這後人想要說什麼。

“什麼V我50?”

不過他馬上就又反應了過來,不禁有些慍怒。

“這後人竟也冒充於朕!”

但是轉念一想。

“這騙術也太假了,應該沒有笨蛋上當受騙吧?”

【陛下,大唐亡了一千年了】

大唐。

原本歡快的氣氛為之一窒。

李世民看了看這位最會破壞氣氛的後人,不禁無奈的搖了搖頭。

今日高興,不去想這些傷心的事。

……

【有機會一定去看看。】

最後,看著天幕播放完最後一條評論結束。

李世民拉起自已皇后的手。

“看來,就是為了讓後人有此千年銀杏可看,朕也要儘早為觀音婢,種下這銀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