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震驚道:什麼~?
傳領兵吞吞吐吐的接著對著李燕道:“還有除了朱協將軍外,您派去救援的親衛還有李烈公子也殉國了。”
李燕聽到自己寄予厚望的獨子死了,先是滿臉的不相信,然後死死盯著低下頭怕被牽連自己的傳令兵。
李燕現在腦海中不斷出現李烈和自己在一起時的畫面整個人開始魂不守舍,嘴裡輕輕的念著:烈兒,烈兒。
在旁邊一直保護他的眾供奉,走出一人來到李燕旁,對著李燕輕聲道:“李將軍,令公子的死我們深表遺憾,但是現在北門失守,雍州城眼看不保,希望身為主將的你振作起來,釋出命令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
李燕聽著皇室金供奉的話,也是從自己回憶中回過神來,他知道要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自己就必須守住雍州城,等待援軍的到來。
李燕朝下首的傳令兵道:“傳我命令,各守城部隊,放棄外城,全部到內城集中防守,等待朝廷的救援。
傳令兵:“是!傳令兵聽完李燕的吩咐,立馬就朝遠處跑去,心裡慶幸道老天保佑呀,李燕沒有因為兒子的死牽連自己。
李燕看著離去的傳令兵,傳身對旁邊的金供奉道:金供奉現在北門一破,我們留在這裡拖延劉巢已經沒有了意義,就麻煩你帶著人到北城去一趟,將北城的守軍給救回來。
金供奉也明事理對著李燕道:“李將軍放心吧我們知道怎麼做的。
說完金供奉就帶著一部分皇室供奉朝北城而去 。
李燕看著帶人離開的金供奉,一直盯著他的背影,嘴裡小聲的道:烈兒,你放心,父親一定會為你報仇的!。
隨著各個城們的守將聽到了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的命令,他們就各留一部分炮灰用來拖住五蓮軍後,就開始成建制的朝內城逃跑。
隨著各個城牆上的高手,精銳部隊的離開,很快五蓮教兵就輕鬆的將剩餘的東門,西門,南門拿下。
這時站在劉巢後面的張胤也對著劉巢道:“教主,如今我們已經拿下外城,大局已定。就李烈現在率領剩下的殘兵敗將,不出三天我們聖教的勇士就可以將他們消滅。”
劉巢聽完張胤的話後,點了點頭,對著身旁的張胤道:“對退入內城的官軍不要強攻,命令部隊將外城區給我清理乾淨,確定官軍全部趕回內城後,將內城附近的房屋給我拆了,修建工事將他們圍死在內城。”
張胤:是!
劉巢:我在這裡已經耽擱很久了 ,城內剩餘的殘軍就交給你了。
明天我就會帶著人馬朝祁陽城進軍,直逼周朝都城。
將大周的皇帝趕下皇位,建立一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地耕的地上教國。
張胤聽見劉巢的話,狂熱的對著劉巢道:教主您放心,李燕他們就交給我了,我保證不會讓一隻蒼蠅飛出雍州城。
劉巢:嗯,你現在就去做準備吧
……。
隨著雍州城戰鬥的結束,還在往這裡趕路的朝廷各部隊也收到上峰的命令,不再支援雍州城而是改為前往祁陽城準備。
而就在大周朝廷還在為五蓮教逼近而調兵遣將的時候,由劉巢帶領著的五蓮教大軍一路上攻城拔寨。
不斷的匯合趕來會合的教眾,當劉巢來到祁陽城下後,已經猛將過百,士卒過百萬了。
祁陽城的城頭上,守將於飛看著城外,連綿不絕不知道多少裡的大寨,就是一陣心寒。
自從朝廷知道雍州城被破,就急忙命令史學武帶兵回防大周京師的門戶祁陽城,可是史學武已經跟殷天霸率領的五蓮教大軍廝殺在了一起。
殷天霸知道雍州城被破後,更是將史學武死死纏住,史學武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前去支援祁陽城。
史學武能做的就是將還沒有到達自己這裡來的各地援軍,讓他們改變方向,趕往祁陽城……。
于飛望著遠方的五蓮教部隊,心裡默默計算了一下敵我雙方的實力,然後悲哀的想到,就自己現在的兵力,敵人要是真的進攻自己可能守不住三天。
本來隨著李燕,和史學武的平叛就將祁陽城內的五萬守軍抽掉的只剩兩萬人,雖然隨著朝廷下令,命令各地方部隊支援祁陽城,可是在五蓮教的阻擊下,趕到祁陽城的寥寥無幾。
現在祁陽城中有士兵6萬人,,可是這六萬士兵,除了于飛自己本部的兩萬士兵和一萬禁軍算是職業軍隊外,其他三萬人大部分都是各地招募的鄉勇郡兵,戰鬥力比正規軍隊差了一大截。
所以要于飛這點人,面對劉巢的百萬大軍他真的不知道能守多久。
還沒等他多想,五蓮教大軍中就有一人騎著一匹戰馬,來到城下,對著城上的于飛喊道:於將軍,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在我五蓮教眾面前……。
于飛還沒等城下的說客再多說什麼,就搶過旁邊弓箭手手裡的弓箭一箭朝著城下的說客射去。
那說客險之又險的躲過射來的弓箭,然後馬上拍馬朝後方趕去。
因為,于飛眼看自己一箭沒有殺死下面的人,馬上就下令讓城牆上的弓箭手朝下方的說客放箭。
箭雨追著下面瘋狂逃竄的說客,幸好他的身手不錯,身下的馬也是寶馬,才平安的回到五蓮教的軍中。
說客來到五蓮教軍中後:步行來到六劉巢面前對著劉巢道:“教主屬下辦事不利,還請教主責罰。”
劉巢:沒關係,本來這也只是我的一手閒棋罷了,他不投降也沒關係,我倒是想看看他能阻攔我們多久。
于飛:心裡想道,說實話聽到有人來招降,自己還是很意動的,畢竟明知道打不贏,攔不住,還要硬上,自己又不是傻子。
可惜自己的家眷都在京城要是自己一但反叛,自己的一家老小可能就都要下黃泉了。”
劉巢見於飛拒絕了自己,也沒有浪費時間,等軍隊休整好了,馬上就下命令攻城。
白蓮教計程車兵聽到自己教主下的攻城令也是一隊隊的提著雲梯,推著衝車朝祁陽城攻去。
于飛見五蓮教的人開始攻城,也是馬上下命令放箭,想要給靠近城牆的五蓮教來個迎頭痛擊。
不過很可惜,隨著五蓮教這些日子裡的南征北戰,這些一開始只是到地裡刨食的普通百姓,已經變成了一名名合格計程車兵。
畢竟幾場大戰下來,只要還活著都會變成合格的老兵。
再加上五蓮教不但不控制武學功法,還非常大方,只要選擇加入武蓮教當兵,就馬上發一本可以修練到練肉境的血蓮經給你讓你修練。
要是立了功當了官,後面的換骨,練髒,練髓,後天等剩餘功法也一樣會給。
在這個武學知識被官府,大門大派嚴密封鎖的大周,五蓮教這一手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武者散修,小門小派,和心有野心的人。
五蓮教士兵看著城牆上朝自己這裡飛落的箭雨,都是用出各種方法保命。
等這波箭雨過後,他們馬上加快速度朝城牆這裡開始狂跑起來,趁著弓階手換人的空檔,他們離城牆越來越近,而五蓮教這邊的弓箭手也開始為自己人提供火力支援。
沒過多久就有一架架雲梯鉤住城牆,一名名五蓮教士兵開始踩著雲梯往城牆上爬。
城上的大周軍隊也開始往雲梯下砸累石,滾木,倒金汁,將想要爬上來的五蓮教士兵給打下去。
隨著戰爭的開始,于飛看著現在的局勢頓感不妙,大周承平日久,在加上朝廷的吏治敗壞,祁陽城雖然身為京師的門戶有拱衛京師之職,本來朝廷應該年年撥款修整城牆,加強保養防禦設施。
可是因為這些年天災人禍之下,朝廷國庫空虛,這些年對祁陽城撥的款是一年比一年少,在加上當官的上下其手,最後用在城池武備上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所以本該是銅牆鐵壁一樣的祁陽城,現在是破綻百出,五蓮教只是一場試探性進攻就讓于飛疲於應付。
五蓮教的人也不是傻子,經過一番戰鬥也都明白了怎麼回事,看到祁陽城這個軟柿子馬上就有人向劉巢道:教主屬下請戰,願請自帶人攻破祁陽城。
有一人道:教主我也是。
另一人:教主俺也一樣……。
不一會劉巢面前就都是嘴裡嚷嚷著要親自帶兵攻破祁陽城的人。
劉巢聽著眾將的請戰聲心裡也很高興,畢竟將不懼死,這說明在場眾將對這場戰爭充滿了信心。
劉巢看著在爭搶摔兵的諸將道:“好了,你們不要在爭了,我們的兵力是對面的十幾倍,你們既然想為聖教的大業付出,我也不阻攔你們.
等下你們帶著自己手下的人馬,輪流進攻四門,誰要是第一個攻進城內,首功就是誰的,你們自己商量誰第一個進功吧。
說完,劉巢就駕馭著自己的寶馬,朝後營而去,看完祁陽城的守城表現後,劉巢就對繼續留在這裡失去了興趣,畢竟一場知道勝利的棋局太沒意思了。
有著時間還不如回營好好的修煉。
眾將望著教主離開,等教主消失在視線中後,一個個就開始大聲吵了起來,開始罵人揭短 。
護衛在眾將軍身邊的親衛看著現場的情況也是一個個將頭低下,注意力死如同一個傻子一樣。
生怕自己聽到什麼自己不該聽的,然後有一天人間蒸發。
眾將沒吵多久,最後還是讓四個綜合實力最強的人第一波進攻。
其他排在後面的人都在心裡為城內的于飛加油,希望他拿出點本事,別一波都抗不住就掛了。
隨著那四人騎馬回自己營地去召集部隊準備攻城,其他人看著四人離去的身影,不知道誰想到這麼好的機會不賭一把就太可惜了。
就朝剩下的諸將道:各位現在本人開盤做莊了,賭東門勝的……。
隨著四人回到了自己的營地,馬上召集自己的手下,等人到齊後,將本該輪到的部隊擠去,然後同時命令自己的部隊朝祁陽城進攻。
精銳部隊一上場就是和普通士兵不一樣,本來攻擊了一上午都沒有人登上的城牆,很快就有士兵登了上去,破壞對方的守城器械,為後面雲梯上的兄弟提供保護。
五蓮教精銳的發力給於飛帶來了層層壓力,聽著各處城門報告的情況,只能將一支有支的預備隊給調上城牆支援。
好在經過於飛的拼命,祁陽城撐到了天黑,就當于飛以為五蓮教會退兵的時候。
沒想到是,五蓮教中有些賭上血本的五蓮教將軍,他們可不管手下人的想法,為了賭注他們繼續領著自己的手下攻著城。
就這樣一天一夜過去了,一直到快到中午了,于飛才聽見遠方五蓮教的大營裡傳來收兵的聲音。
看著慢慢退去上的五蓮教士兵,他也是長長舒了一口氣,靠在牆上,就算是後天境的武者經過一晚上的激烈戰鬥,也感到疲憊心乏。
這時于飛才有時間統計著這一天一夜中自己這邊的傷亡損失。
沒讓他等多久,他的副將就來到他身旁道:“將軍經過屬下剛剛的清點,就這一天一夜的戰鬥裡我們死了3000多人,還有500多重傷計程車兵,2000多輕傷計程車兵。我
而且剛剛我巡視了一下各個城門,經過對面一天一夜的投石機轟炸,城牆有些地方也出了小缺口。”
于飛聽完後,想了一下對著副官道:命令部隊抓緊時間訊息,讓預備隊先頂上來換防,然後加緊修築破碎的地方。在派人去催促各地的援軍。
敵人隨時會在攻上來,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副將:是,屬下馬上就去辦。說完副將就朝城下走去。
于飛看著城外五蓮教大營裡升起一片片的炊煙,知道五蓮教他們現在在吃飯。
他心裡道不知道援軍到底要多久到,我有能堅持到援軍的到來嘛。
此時的于飛心裡十分擔心,經過一天的戰鬥讓他對對面的軍隊也有了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