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齊輕咳一聲,深邃的眼睛微彎,板著一張臉,故作正經道:“我覺得這個稱呼很合適,你覺得呢?”
胡欣歪頭瞅著他,白皙的臉頰上還泛著紅,眉頭皺起,不慌不忙道:“哦?可是家屬樓裡都知道我是你妹妹呢~”
周齊一滯,沉默一瞬,面色沉靜道:“繼續叫大哥吧。”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還是有一絲遺憾略過心頭。
胡欣假裝沒有看見他臉上的那點勉強,抿唇笑道:“大哥。”
耽誤這麼些時間,兩人接下來也沒有多買什麼東西,只是買了寫對聯要用到的紅紙和毛筆,墨水家裡有,便沒有再買。
回到家,胡欣從櫃子裡拿出自己閒置已久的剪刀和尺子,讓周齊裁剪紅紙。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吉星高照。
胡欣把剩下的米飯裝進碗裡,調了個米糊出來,端在手裡,看著大哥貼對聯。
周齊人高馬大,本就可以和門框媲高,所以也用不著梯子就可以貼對聯。
“哥,往左邊一點,對了對了,就是這。”
把手裡的米糊遞過去,看著紅紅的對聯展開,胡欣覺得新年正在慢慢踱著步子走過來。
貼好對聯,又剪了一些窗花貼在窗戶上。
當然,周齊是剪窗花的主力,胡欣充當偶爾遞個剪刀的助手。
“哥,你好厲害,剪的窗花真漂亮!”胡欣雙手託著下巴,趴在桌上看周齊剪窗花。
指骨分明,手指修長,正遊刃有餘的握著剪刀,幾個動作下來,展開便是一張漂亮的窗花。
周齊眼皮半斂,聞言只是隨意道:“都是在部隊裡學的。”
胡欣誒了一下,好奇道:“哥,你以前在部隊裡待過呀?”
怪不得一身氣勢就像兵哥哥,平時坐著吃飯的時候都是挺直著背。
周齊點點頭,心裡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透露出自己現在還在部隊裡,畢竟現在自己正在執行的任務,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好在胡欣似乎只是隨意問了一下,並沒有接著問下去。
胡欣把桌上的窗花拿起來,小心貼到窗戶上,為房間增添了一絲節日的氣氛。
不僅僅是他們這一家,這段時間,家屬樓裡,還有縣城裡,都慢慢的有了紅色的蹤跡。
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濃厚,這天,周齊去東溪村的姑姑家,胡欣在家繼續寫那本小說。
拉開窗簾,積雪的白就照進房間裡,亮堂堂的。
胡欣從床頭的櫃子裡拿出鋼筆和墨水,還有本子,開始寫後續。
沒多久,樓下傳來一個聲音。
“胡欣?胡欣?有沒有叫胡欣的,有你的一封信。”
胡欣拉開門,走到門口應了一聲,“馬上來。”
回到房間裡穿上外套,把毛線拖鞋換成防水的皮靴,還帶上帽子和圍巾,把自己裹的嚴嚴實實的,才出門。
順手拿上一個暖暖的烤紅薯。
樓下的送信員已經等了一會兒,卻沒有露出不耐的表情,只把手放在嘴邊呼氣,讓手的溫度能夠高一點。
“對不住,來晚了。”胡欣看著送信員被凍的通紅的手,心裡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也沒等多久,來,檢查一下,這是你的信。”送信員臉上露出一個笑容,遞上一封信。
胡欣接過來看了一眼,是出版社來的回信!
胡欣有些興奮,看信的厚度不像是退稿。
“謝謝。”
趕在送信員上車前,胡欣把手裡的烤紅薯遞了過去,“吃個烤紅薯吧,暖暖肚子。”
說完,也不等送信員反應過來,就轉身跑向樓梯處。
送信員看著人遠去的背影,從心底冒出感動來,他在大雪天送信也有幾年了,還是第一次收到這麼溫暖的禮物。
他心裡明白,這是不能收的,想要追上去把紅薯還回去。
可是剛剛被凍的已經沒有了知覺的手,這個時候因為這帶著暖意的紅薯,已經重新有了知覺。
想了想,他把這個名字緊緊記在心裡,下次送信就先來送這個名字的信吧。
至於這個帶著香氣的紅薯,他小心地放進了懷裡,想要回去和媳婦一起分享。
胡欣回到房裡,把身上的保暖裝備都脫了下來,然後才坐在桌前,小心的拆開手裡的信封。
裡面是一張簡單的回信和一張匯款單。
回信簡單說了一下,報社給的是千字8元這一檔稿費,一週後會開始在報紙上連載,催胡欣將剩下的小說寄過去。
胡欣看了一眼信上的日期,發現明天就是報紙開始連載的時間了,心裡有點激動。
接下來是匯款單,當時胡欣寄了差不多6萬字過去,按照千字8元的稿費,一共有480塊,相當於一個正式工人一年的工資了。
胡欣看著手裡的這張匯款單,有些咋舌,她突然想起前世看過的一篇科普。
在1957年有個作家花了兩千在北京買了一座三合院,含五間住房,一間柴房和一間廚房,院子裡還種著十棵樹。而那時他僅出版了一部大概4萬字的小說,稿費就有一千八。
真是靠寫文暴富哇!
胡欣笑著搓搓手,雖然現在自己的稿費不是很高,但也不低了。
這本小說她計劃寫個十萬字,現在就剩一點收尾,等寫好後就寄過去,又可以得320塊。
這不比進機械廠或者紡織廠當個臨時工強?
賺到了錢,胡欣心裡也鬆了一口氣,也有了底氣花錢了。
她想著趁過年前,去把錢取出來,給自己買一塊手錶,順便給大哥買塊新的手錶,當做新年禮物。
只是,買手錶還要手錶票,大哥這裡好像沒有。
胡欣便打算去問一下趙芳看一下,讓她幫忙留意一下。
雖然現在不允許私下交易,但有時候熟人之間以物易物,就算被人知道也不會說些什麼。
至於那個“物”,則是胡欣手裡的百肌霜,拿著它去換兩張手錶票回來,相信趙芳也會喜歡這個東西。
之前給趙芳試用的時候,心裡便有點模糊的想法,看能不能開啟點銷路。
在縣裡,胡欣認識的人不多,但是趙芳可是從小在縣裡長大的,認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聽她話頭,還是政府大院裡頭出來的人,這樣的人可是個免費又好用的宣傳招牌。
想到這裡,胡欣立馬把匯款單放進自己的挎包裡,趁著時間還早,先出門去趙芳家裡問問看。
胡欣重新把保暖裝備穿戴好,出了門。
周齊這邊則是剛剛到姑姑周娟家門口,還沒進門,就聽見姑姑的大嗓門在招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