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嬴政登基

秦王宮內外,一片黑紗籠罩,莊嚴肅穆的氣氛瀰漫其中。嬴子楚的駕崩猶如一陣刺骨寒風,席捲了整個大秦帝國的遼闊疆土,舉國上下都沉浸在深沉的悲痛之中。

秦王的靈柩安放在太廟之中,四周環繞著潔白如玉的臺階,香菸嫋嫋升起,銅鼎中的祭火晝夜燃燒不熄,彷彿象徵著人們對已逝王者永無止境的追憶思念之情。

呂不韋和王后趙姬攜手並肩,共同負責葬禮的籌備事宜。他們不僅一絲不苟地遵循古老的禮儀規範,更獨具匠心地融入了一些新穎獨特的元素,竭盡全力將嬴子楚的葬禮舉辦得既莊重肅穆又別具新意。

這場盛大的葬禮持續了整整三天。第一天被命名為\"奠\",這一天,眾人懷著沉痛的心情向逝者敬獻祭品,表達深切的哀思;第二天則是\"齋\",所有人齋戒靜心,默默祈禱;而最後一天,則舉行了隆重的\"殯\"儀式,這是送別逝者的最後一程。

在奠日這一天,各國使節、諸侯以及秦國各地的官員紛紛趕來。他們全都身穿著黑色的喪服,手捧白色的素花,排成整齊的佇列,緩緩走進太廟。每個人都神情凝重,依次向秦王的靈柩深深鞠躬,表示沉痛的哀悼。

趙姬則身穿一襲素雅的白衣,面容蒼白憔悴,但她仍然堅強地保持著王室的高貴與尊嚴。她親自站在太廟門口,迎接每一位前來弔唁的賓客,每當接過一份唁文,她內心的悲痛就會加深一分。

到了齋日,整個王宮都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所有的娛樂活動都被禁止,人們的飲食和住宿也變得極為簡樸,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逝去秦王的深切哀思。

而嬴政在這一天選擇了獨自待在父親的書房裡,靜靜地坐在那裡許久。他的面前鋪展開來的,是父親生前留下的遺詔和信件。每行字都像是一把重錘,敲打著他的心房,讓他的眼神中不時閃過一絲堅定和決心。

殯日,天空陰沉得可怕,彷彿整個世界都被一層沉重的陰霾所籠罩。烏雲密佈,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彷彿連老天也為之動容,默默地哀悼著這位偉大的王者。

隨著一聲沉悶的鐘聲響起,靈車緩緩駛出王宮。那輛巨大而莊重的靈車,由八匹駿馬拉動,它們邁著沉穩的步伐,彷彿揹負著整個國家的重量。靈車上裝飾著潔白的花朵和黑色的綢緞,顯得莊嚴肅穆。

沿途的民眾自發地聚集在道路兩旁,他們身披麻布,頭戴孝帽,臉上滿是悲痛之情。哭聲震天,迴盪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這些普通百姓,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位曾經引領他們抵禦外侮、守護家園的王者的敬意與懷念。

葬禮結束後,按照遺詔,嬴政的即位大典緊隨其後。整個秦王宮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原本瀰漫的悲傷氛圍被一掃而空。宮殿內外張燈結綵,從黑白兩色迅速轉變為金紅相間,鮮豔奪目,象徵著哀悼之後的新生。

登基之日,陽光破雲而出,如萬道金光般灑落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上,熠熠生輝,彷彿預示著一個嶄新時代的來臨。

嬴政身著一襲華麗的龍袍,頭戴象徵著無上權力的十二旒冠,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高聳入雲的祭臺之上。他那年輕而堅毅的面龐上,流露出對先父的深切懷念,同時也閃爍著對未來的無比堅定信念。

呂不韋站在一旁,他用渾厚的聲音莊重的宣讀了秦王遺詔,最後說道:“諸卿,今日,大秦迎來了新的君主。這位英明神武的新君,必將承襲先王的遺志,引領我們邁向更為輝煌燦爛的明天!在此,請諸位臣公,向新王行大禮!”

隨著呂不韋的話語落下,宮廷樂隊奏起了激昂的樂曲。那樂聲如雷霆萬鈞,響徹雲霄,彷彿要衝破這九重宮闕,直達天際。

在這震撼人心的旋律中,嬴政緩緩踏上臺階,他的步伐堅定有力,每一步都帶著千鈞之力,顯得莊重而沉穩。他的身影高大挺拔,如同山嶽一般巍峨,給人一種無法撼動的感覺。

在他的身後,緊跟著一群身著華服的大臣。他們手持各式各樣的禮器,神情肅穆,宛如一尊尊莊嚴的神像。

嬴政登上祭臺後,面對著群臣,高舉雙臂。群臣們紛紛下跪,向新王行三拜九叩之禮。一時間,整個宮殿內瀰漫著莊嚴肅穆的氣氛。

隨後整個王宮之內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呼喊聲:“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如山洪暴發般的聲浪在王宮內激盪迴響,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隨後,嬴政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表達了自已對大秦的期望和決心。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迴盪在宮殿之中,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新君的威嚴和氣勢。

最後,嬴政的目光掃過殿中的群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聲音洪亮地說道:

“諸卿,今日本王正式接過大秦的權柄。將以父王為楷模,日夜勤勉,不敢有絲毫懈怠。孤會關愛每一個百姓,讓他們都能安居樂業,還要開疆拓土,讓大秦的版圖不斷擴大,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本王會努力使大秦更加強盛繁榮,令天下萬民歸心。

然而,本王也深知前方的道路漫長且佈滿荊棘,充滿無數艱難險阻。但本王堅信,只要與諸君齊心協力,攜手共進,必能克服一切困難!”

登基儀式結束後,嬴政在群臣的簇擁下,昂首挺胸地走進了皇宮。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在向世人宣告,他將帶領大秦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隨著登基大典的圓滿結束,嬴政正式開啟了他作為秦王的統治之路。他深知前方的道路不會平坦,但他也相信,只要堅持父親的遺志,依靠群臣的智慧與民眾的支援,大秦定能走出一條前所未有的強國之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新的時代,在一位年輕君主的引領下,正緩緩揭開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