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符三妹和二妹聊的差不多了,李崇訓才開口道:“三妹,你出去一會可好?姐夫同二妹說些話。”
符二妹心裡一緊。
雖然昨日自已衝動之下做了那種事,但是如今她卻不後悔。
雖然自已一直生活在幻想中,但自已終究還是要回歸現實的,自已和姐夫的關係有多少阻礙?
一切都不是自已想那麼簡單,她如何面對姐姐,父親,這些事情都是要考慮的。
不過她不怕這些,怕的就是李崇訓退縮。
符三妹拉著二妹的手,不願離開。
“三妹乖,等會姐姐再同你頑。”
符二妹說完,叫丫鬟拿來一串珠子戴在符三妹手上,小姑娘得了首飾,這才高興的出了房間。
丫鬟也是個有眼色的,到外面替二人站崗去了。
待看到人都走了,符二妹一把抓住了李崇訓的手,目光幽怨,就如那與情郎私會一般。
李崇訓把金盞寫給符二妹的信拿出來,安慰她道:“這是你姐姐給你的信,現在你姐姐有了身孕,某先回去跟她通個氣,待她接受了,某再和你阿耶提親,可好?”
李崇訓這句話安慰居多,其中肯定困難重重。
不說二妹和金盞是姊妹,就說符公的女兒與人為妾,這就不太現實。
至少他得有個王侯的身份,但是那何其難也,不過此時正值亂世,總歸是要比和平朝代容易的。
不過他佔了人家姑娘的便宜,豈有做那薄情郎之理?
姐妹又如何?人活一世他不想留下什麼遺憾,他就是如此貪心,但是不得不考慮周圍的人。
符二妹仰著頭道:“姐夫。”
說完,她就熱情如火的抬起雙手摟住了李崇訓的脖頸,把自已的嘴唇送了上去。
什麼禮義廉恥都被拋到了腦後。
.......
下午,李崇訓告別了符家人,回去深州。
本來他有些事想要問一問符彥卿的意見,順便再與老丈人做一番生意,但是如今符彥卿不在家中,他也就只能先回去了。
他要與符彥卿做的就是那海鹽的生意!
如今的海鹽,還是用的煮鹽法,他根據自已的記憶,摸索了一陣曬鹽之法!
若是此事能成,那他與符彥卿就有了共同利益。
自已雖然是符彥卿的女婿,但是如今這世道,親情可沒有那麼靠得住,人心難測,唯有利益才能將兩人捆在一起。
就如同李崇訓在大遼的降卒中安插入手,攻打幽雲十六州數十城時將功勞分潤給孫方諫,武行德一般。
日後大遼與後漢在瀛洲,莫州互市通商,他便可從中謀取利益。
自已賣了韓延徽一個面子,沒有殺韓德樞,即使韓德樞兵敗肯定免不了遼國朝堂的責罰,但是總算保全了性命!
韓延徽作為同遼太祖起兵的老臣,以後在南都肯定也還有一定的話語權。
到時李崇訓再與其交易,用利益與邊境的幾個節度使交好,日後即使自已造反時他們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不至於來攻伐。
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李崇訓恨大遼南下中原,燒殺搶掠嗎?
當然恨!
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與遼國重臣往來。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
廟堂蠅營,皆為名來!
再說此時的後漢王朝姓劉,不姓李。
家天下,這後漢的一土一地,一兵一民,都是他老劉家的。
此時各方節度使擁立劉家,更像是一個個地方諸侯擁護周王室一般。
雖然此時的後漢朝廷承襲的是唐朝的封建家天下統治,但是以朝廷在地方的影響力,更像是周朝的分封制!
各節度使的權利已經涉及軍政財,在自已所轄之地就如同土皇帝。
縱橫捭闔,連橫合縱,穩居中央,待時而動。
這就是如今李崇訓第一步的目標。
以利益聯合邊境之節度使,再以自已的戰功在中央朝廷不斷升職,掌握中央禁軍,就是如今李崇訓的戰略。
想必如今他單槍匹馬,斬殺遼帝的訊息已經傳遍後漢。
如今的武將最崇拜的就是強者!
個人英雄主義在此時風雨飄搖的山河中非常管用,若是以後他能披甲掛帥,再大勝之,他在軍中的威望必然能追平那些老將。
並且他的優勢就是還年輕!
如今他要防範的就是劉承祐作死,郭威造反。
如果按照歷史的軌跡,還有一年郭威就要造反了,郭威此人他見過一次,表面看此人沒有謀反之心。
並且歷史上記載的是劉承祐的舅舅作死,殺了郭威全家,郭威才造反。
但是人心豈能以後世記載的歷史看待?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郭威有沒有反心他不知道。
再說即使他沒有反心,但是他手下的將領難道不希望更進一步?
從龍之功,多麼大的誘惑?
大一統王朝時期尚且有那麼多造反的人,更何況如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時期。
唐末開始,短短數十年,換了多少朝代,多少皇帝。
百姓和兵卒對朝廷能有多少歸屬感,百姓整日只想著能活下去,兵卒只認識自已的將領而不知道皇帝。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後周的郭威,郭榮時期。
兩代後周皇帝整頓禁軍,修改律法,收攏節度使權利,才改善了一直以來遺留的弊端,可惜最終被趙匡胤摘了桃子。
若是此時讓趙匡胤來一個杯酒釋兵權,恐怕他當場就會被各節度使砍死。
此時的節度使都是一群驕兵悍將,直到郭威,郭榮不斷集中中央權力,更換親信為節度使,才打下了杯酒釋兵權的基礎。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如今朝廷掌握的中央禁軍體制混亂,朝廷的禁軍與其說是掌握在皇室手中,不如說都是將領的私軍!
完全沒有一點凝聚力,對地方的威懾根本不夠!直到後周郭榮整頓禁軍,這種情況才得到改善。
不過這種情況對李崇訓十分有利,禁軍混亂,他才得以任殿前司馬軍指揮使!
君不見後面的趙匡胤,即使再戰功赫赫,郭榮一直都對他有防範之心,因為不是郭榮的姻親,最終只能做一個副職。
如今的後漢,雖然禁軍的高階將領也有皇室煙親,但是昔日同高祖劉知遠起兵的老將才是真正的大勢力!
昔日劉知遠還活著的時候,自然鎮得住這些人,但是如今高祖已逝,皇室只有李太后和劉承祐孤兒寡母。
他們孤兒寡母豈能鎮得住這些人?
如何鎮得住各方節度使?
幼主和太后只能依賴這些老臣老將,鎮住各方節度使。
甚至要處處為這些人考慮。
孤兒寡母,文武不和,武將擁兵自重,朝堂混亂,各方節度使勢大,百姓賦稅繁雜,民不聊生。
可謂是將buff都加滿了!
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