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怪物救人法

這個巨大的避難所長達3.1公里,最寬處約2公里,高達340米,共劃分為一百個不同功能的區域。大致來說,1至10區是軍事區,儲備了各類武器並供士兵們進行訓練;11至30區則是工業和農業基地;而40至50區是專門從事超自然研究的機構及各種實驗室;50至95區是居民住宅區,剩餘的部分用作重要物資儲備倉庫。

住宅區內可容納的人口數量在3000至5000人之間,每個十區構成一個行政單位。此外,外面還有一個小型船塢,停泊了一艘萬噸級驅逐艦以及五艘兩棲運輸艦。

避難所的最頂端設計成了類似航空母艦的平坦結構。設想將來某天天氣轉好,頂層甲板區將對所有居民開放。一旦未來重新見到陽光,人們便可在上面舉辦體育活動,並種植蔬菜。

雖然大家都清楚,下一次看見太陽不知要等到何時,但內心對此依然抱有期待。主持人接著宣佈,根據專家計算,當前的物資儲備充足,若無意外發生,至少可以維持十年之久。

這一訊息讓民間人士感到安心,鏡頭切換展示物資倉庫堆滿了大米、麵粉、午餐肉、火腿腸等食品。實際上,普通民眾無法判斷這些物資究竟能撐多久,但他們知道儲備很豐富。

為了安撫民心,主持人報道時有意誇大了一些事實,例如物資儲備足以支援十年是最理想的情況,實際情況肯定不會這麼樂觀,總會有些許浪費和意外發生。

然而,這樣的新聞釋出已足以穩住民心。對他們而言,擁有一張可望而不可即的大餅想象空間,遠比什麼都沒有強。否則,恐怕下一秒就會有人沮喪絕望,甚至發起瘋狂搶購活動。

隨著半天時間的流逝,在引擎調整和風力推動下,“雲海號”避難所順利進入了原河道,並朝著海洋深處前進。

目前高原地帶尚未完全淹沒,仍有地形落差,因此還有河流存在。考慮到“雲海號”避難所的巨大體積,如果不是雨量充沛導致積水深厚,這艘巨型船隻可能早已在此擱淺。

看來這次行動基本成功了,這條主河道里沒什麼雜物,也不太可能出現高層建築撞到避難所底部的情況。只要風向不發生大幅變化,繼續沿著這個方向行駛130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

陸一鳴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下來,開始與同事們談論近期的生活狀況。據他所說,目前的治安狀況總體尚可,他負責的那個小區主要居住的年輕人大多在考慮找工作的事宜。

當然也有一些人情緒較為消極,整天沉迷於打牌、搓麻將。對此,另一位同事建議不必急於催促他們或強迫工作,只需保障基本生活所需食物供應即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終會慢慢接受現實。讓他們打牌吧,反正都是一群身無分文之人,也沒什麼好賭的,如今想借錢也借不到。

至於研究所記憶體放的詭異物品,目前並未出現異常變化,它們都安分守已地待著。這段時間以來,未曾爆發特別嚴重的超自然災害,給科學家們省去了不少麻煩。科學家推測,可能是由於生物數量驟減導致超自然災難發生的頻率顯著降低。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超自然災難很可能是由生命活動引發的。

沒有生命的地方,也就不會存在超自然災難。透過厚厚的玻璃窗向外望去,整座城市已被洪水淹沒,只剩下少數高層建築頂部勉強露出水面。

要知道,雲海市最高的建築可是達到了四百多米的高度啊!

雲海號的探照燈光束持續往四面八方掃射,在傾盆大雨中劃出一道道光線軌跡。現在的白天和黑夜其實區別不大,天空佈滿的厚重雲層把一切都遮得嚴嚴實實,白天也只是比黑夜稍微亮一點點而已。

全天候保持警覺成為了人們的必修課,萬一有啥奇怪的東西靠近,炮管上架設的機關槍和火箭發射器可不會跟它們鬧著玩兒。

忽然間,前方的觀測員猛地吹響了尖銳的口哨聲,所有人都本能地緊張起來。

“發生什麼事情了?!”雲海號的總負責人丁原大聲詢問。

“報告!我發現在前方高樓的樓頂有一些倖存者!他們在用手電筒發出求救訊號!”

“竟然還有幸存者?在這個時候,居然還能有人活著!”

這個訊息讓屋子裡的所有人都騷動起來。

陸一鳴也抓起望遠鏡仔細望去,大約一公里外,最高的一座大樓頂端確實有幾個時隱時現的小亮點,上面的倖存者正在瘋狂揮舞著手電筒呼救。

在這絕望的處境裡,他們意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希望,大家興奮不已,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不住地晃動手電筒,扯開嗓子大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公里的距離就像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擋住了他們獲救的道路。在這樣的疾風巨浪下,他們究竟在叫些什麼,外面的人根本聽不到。

“救援,怎麼救?”陸一鳴低聲自問。

眾人商量了一會兒,卻沒找到一個特別合適的救援方案。

雲海號避難所的噸位非常大,其慣性同樣巨大,在風力和水流的作用下,根本無法停下來。貿然改變航線,恐怕會直接撞上那棟大廈。

如果派出一些小型船隻去救援,很可能會被狂風吹翻,當前的風暴和波濤實在太猛烈,即使是最擅長游泳的運動員,也可能被活活淹死。

較大的船隻已經進塢並固定好,且其機動效能不如小船,同樣存在直接撞上大廈的風險。

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實施救援?

現場陷入了沉默,丁原則是環視了一下週圍的幾位幹部,他們都滿臉愁容,沒有開口說話。

當前整個基地擁有15萬6千人口,關鍵性的人才都已到位,多幾個或者少幾個似乎並無大礙。

“放棄這些倖存者,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一位官員壓低聲音說。

丁原聽見了這句話,他緊鎖眉頭,卻沒有表明自已的態度。

很快,丁原注意到了表情焦急的記者及專家學者們,他又想到:此刻屋裡的眾人中,除了高層領導,還有很多中層幹部,甚至還有進行直播的記者。

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放棄救援不失為一個好的決定,無需投入過多精力。

然而,人類終究是感性的動物。在這個關鍵時刻放棄救援,雖然民眾表面上或許能理解,私下裡肯定會對zhengfu口誅筆伐。他們才不管你是否有能力救援,他們只關心最後的結果。如果沒有救援行動,剛剛聚攏起來的民心恐怕又要快速消散。

即便當前並非民zhu社會,也沒有民zhu投票環節,但民心的大致走向依然值得關注,不能一上臺就臭名昭著。

政治因素——至關重要,極為重要!

避難所內的政治勢力主要分為三方:首先是原有的zhengfu力量,主要由原來的高層幹部構成,他們有一定的施政經驗;其次是原有的研究所組織,主要由超能力者以及原本的三四千工作人員組成;再次是原有的軍隊力量,控制了大量計程車兵和少數超能力者。

由於原先研究所的人口數量最多,因此政治權力掌握在研究所手中。

儘管如此,丁原要調動其他力量仍會遭遇一些阻力,行政命令並不能像研究所那樣暢行無阻。

“人類哪,是不可能完全沒有內部爭鬥的……”

另外兩股政治勢力,如果說他們完全沒有對權力的渴望,那是不可能的,對此丁原心中清楚得很。未來如果真遇到了風險,雲海號避難所需要一個統一的聲音來引導,那個聲音應當來自何處?

當然非研究所莫屬!

這次救援行動,在這麼多記者和眾多中層領導面前,無疑是一個贏得政治聲譽的好時機!

丁原並不是那種為了權力而不擇手段的人,但他明白,你不主動關注政治,政治就會反過來關注你。團隊的凝聚力是在一件件小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並非臨時抱佛腳就能達成的。

個人威望同樣如此,是從無數不起眼的小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有了這樣的思考,他立即表態:“必須救,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去救他們出來!因為他們可能就是我們能碰到的最後一批倖存者了,無論如何都要設法救援成功!”

最高指揮官下了命令,屋內的緊張氛圍瞬間得到了緩解。

原本打算放棄卻又難以開口的人也因此鬆了口氣。

但是具體該如何救援呢?總不能拿生命去冒險吧?

“要不…我去做這件事吧!”軍隊裡的石大勇少校搓了搓手,毅然決然地說,“李堯,你仔細看看那邊究竟有多少人!”

這位叫做李堯的上尉擁有的超能力是“千里眼”,他能看到很遠的地方,甚至能在霧氣和雨水中一定程度地透視。在當前這種水霧瀰漫的情景下,他的千里眼看東西要比普通望遠鏡更為實用。

他眯起眼睛,大致觀察了半分鐘才說:“我現在看到外面有36人,其中14名女性,19名男性,剩下的都是小孩。至於躲藏在房子裡的人數,我不確定,但至少應該還有十幾個。”

“人數可真不少呢!”

“確實,還是要想辦法救一下啊……讓他們困在那裡活生生地被淹死,實在是太慘了。”

“我們的避難點這麼大,多幾個這樣的人也不算什麼……”

站在一旁的記者們紛紛議論開來,未經許可,他們是不能拍照的。

石大勇思量一番,作為超人系的超能力者,他的身體運動能力遠超常人,但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他到底能救出多少人心裡也沒有把握。

萬一不慎,自已也可能陷進去。

如果船隻翻覆了,僅憑游泳是不可能存活下來的。

相較於瘋狂肆虐的自然災害而言,超能力還是顯得過於無力。

“也不可能派出萬噸級驅逐艦去救人,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撞上大樓。這種操作可行性不大。”

直升機更不用說了,面對如此強大的風力,恐怕飛上去幾分鐘就會被吹落下來。

隨著一個個救援方案被否定,所有人都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陸一鳴攤了攤手錶示無奈,他的超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派不上什麼用場。

正當大家束手無策之際,黃教授悄聲對丁原說:“老丁,實際上我們有種詭異之物,可以將這些人透過空間轉移過來……”

丁原有些驚訝,問:“什麼詭異之物?”

“就是那個……陸一鳴帶回來的眼珠子,它具有空間系的超能力。它可以透過某種詛咒將人吸入異空間中,然後再進行空間層面的轉移。”

丁原沉吟片刻,問道:“那顆眼珠有沒有風險?總不至於沒有任何風險吧?不然的話,你們早該拿出來用了。”

“基本情況已經摸清了。使用後可能導致使用者出現精神異常。以前的一些試驗者,如果精神抵抗力不強,會出現類似原始動物攻擊性的行為……當然,這種精神異常狀態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變好,有較小的機率可以康復。”

“小機率康復?具體是多少機率呢?”

黃教授轉向陸一鳴:“陸一鳴,你覺得呢?”

“啊?為什麼是我?”陸一鳴縮了縮脖子,他對那些倖存者懷有同情心,但如果使用詭異之物真的存在危險,他並不太願意冒這個險。

“因為你的精神抵抗力是我們當中最高的,而且你也接觸過這玩意兒。”黃教授低頭低聲說:“小陸啊,這難道不是對你的一種信任嗎?石隊長已經試驗過了,但他……情況很勉強,我怕他會突然失控,現在避難點裡最有能力的就是你了。

我覺得你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陸一鳴猶豫了一會兒,發現身上帶著的陶瓷碎片並未發熱發燙,這意味著危險程度相對較低。

再想想那些等待救援的幾十個人,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好吧……我們可以試試。但如果出現危險,我會馬上停止。”

“那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