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相似的事情,有人把自已手機賣了十萬塊,還覺得自已挺聰明。但他們不明白,那些過去的錢早就失效了,只是一堆廢紙而已,真正有價值的是手機,將來想要再買可能都買不到。
“我再強調一遍,你們佩戴的手機、電腦、手錶等物品,很可能需要長期使用,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製造這類電子產品的能力,千萬要保管好,別被偷走!一旦失竊,找回的可能性極低!現有的警務力量遠遠不夠應對這種情況,即便報警也很難妥善解決。”
聽到這裡,大家都下意識摸了摸身上的手機,心中不由得有些緊張。
陸一鳴指向牆上的一塊牌子:“掃描這個二維碼,可以下載一個避難所專用軟體,裡面有每天的新聞廣播,能讓大家大致瞭解世界的情況。目前上網是免費的,但網速較慢。”
“關於食物分配問題,目前實行供給制,每個人憑身份證件,在早晚三餐時間到食堂領取定量的食物。接下來會有一套新的經濟制度,也許會出現新的貨幣體系。”
陸一鳴一口氣講了很多:“我們這個避難所有100個區域,每個區域分工不同。11區設有專業技能培訓課程和有關超自然現象的公開課。未來,大多數成年人必須參與勞動,否則……日子可能會過得相當艱難……”
“我們已經不是從前了。哎,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現在能分配的工作崗位並不多,就算是清潔工這樣的職位,也要爭著去做。就這樣吧,如果遇到困難可以來找我。”
“發生矛盾衝突千萬不要動手打架,一旦動起手來就會被直接拘留,不論誰對誰錯,都會被送進看守所,關押多久要看警察的心情。”
陸一鳴輕聲嘆了口氣。
當前的法律幾乎不存在……甚至沒有正式的法院……警察數量有限,根本應付不來那麼多事。
避難所內的秩序和混亂交織在一起,畢竟現在面臨的問題實在太多。
劉青山緊緊握住女兒的手,又接過了屬於自已的房間鑰匙。
作為高階科研人才,他享有少許特權:他的房間與女兒的房間分開,這樣就避免了父女共住一間臥室的尷尬。
但這已是極限,不能再獲得更多優待了。
不過,能有個單獨的小房間居住,他已經很滿足。在這個時代,能活下來對很多人來說就已經是個奢侈的願望。
至於社會制度的混亂狀態,總會逐漸好轉起來。
“這裡真的很好啊……忘記那些不幸的過往吧。”一位女士緊緊抱住丈夫,兩人忍不住相擁而泣。
“我們就在這裡重新開始……”
這裡有小偷,卻沒有殺人犯和暴徒,相比之前的末日災難,這樣的狀況已算很好。經歷瞭如此劫難,人們的期望值降到了最低,都知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生活。
“沒錯,忘掉那些往事吧。好好活下去,活著就好……”
一位大媽附和道,她抱起孫子,深情地吻了吻他,眼中泛起了淚光。
天真無邪的孩子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眼前的新鮮事物讓他興奮不已,哇哇大叫。除了偶爾想見父母外,他無憂無慮,一個小玩具就能讓他樂上半天。
陸一鳴將手中的那根棒棒糖遞還給小男孩,並摸了摸他的頭。
沒錯,活下去,好好活下去,長大成人,這就是對這個社會最好的回饋。
第81章 災後重建工作
安頓好倖存者們的日常生活後,陸一鳴返回了自已的住宅區。路上,他目睹了兩個人因一包泡麵大打出手,原因是一個人在經過時無意間碰翻了另一個人的泡麵。
像這樣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引發爭端,在以前幾乎是難以想象的。而現在卻屢見不鮮。
走進56小區,陸一鳴伸了個懶腰,整天下來處理各種瑣碎事務讓他疲憊不堪,急需放鬆一下身心。
否則長此以往,恐怕人會患上抑鬱症。
“媽!”
“回來了?吃飯!”
陸一鳴的母親正在小區的操場上聽著廣播,廣播裡播放著今日的雨量資料和獲救人數資訊:“歡迎收聽今晚七點鐘的新聞聯播,今天共有678名倖存者成功得到救援,其中男性328人,女性350人……”
每當廣播裡傳來有人獲救的訊息時,周圍這些聽廣播的人都會流露出喜悅之情,彷彿人類的確還有希望一般。
陸一鳴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人類這種生物,真是既像天使又似魔鬼。
實際上,相比上週或上上週,今天的救援人數已經明顯減少了。在前幾個星期,洪水剛開始肆虐的時候,每天都能夠解救出好幾千人。
然而最近,隨著洪水面積的不斷擴大,能救出來的人越來越少,這意味著外面倖存者數量正在急劇下降。
儘管如此,無論倖存者的數量多寡,只要有一個人能夠得救,就能點燃普通民眾心中的同情之火。
陸一鳴的母親只是眾多普通人中的一個,並非品德高尚的人物,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居民而已。
她的思考方式相當直接:既然自已有幸存活下來,自然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得以獲救,這是一種很樸實的互助精神。
“回來了!”
“回來了?”
這幾個遠房親戚住在這個小區同一片區域,看到陸一鳴回來後,紛紛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他們都憑藉船票上了船,生活條件相較於其他居民要稍好一些,因此對陸一鳴自然是充滿了感激。
“小二伯,三叔……你們好!”陸一鳴微笑著點頭致意,就算是回了個禮節。
這些親人已在避難所裡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早已不再像最初那樣茫然無助,經歷了從最初的震驚、慶幸,到後來的失落乃至絕望的情緒波動。
但不論內心是否願意接受,現實已然如此……
許多人開始變得沉默寡言,甚至神情恍惚,半天喚不應一聲,完全沒有了工作的動力。這種普遍出現的精神狀況,直到避難所宣佈將會營救更多幸存者時,才有所改善,所有人都重新振作起來。
細想之下,這種情況並不奇怪。作為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擁有自已的社交圈子,而這些圈子可以說是個人“存在感”的重要構成部分。宅男的圈子圍繞著遊戲、動漫、小說;某些老人則熱衷於廣場舞、麻將;普通的白領人群則和同事、朋友構成了他們的社交圈子。
一旦這些圈子突然消失,再也找不回來,無論是誰都會感受到深深的孤獨與不安。
幸運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段艱難的日子逐漸過去,活著本身便是最大的真理。人們終究接受了現實,努力開始重建整個文明。
這些遠親的存在也為陸一鳴的父母帶來了一份安心。在他們看來,血緣關係是最穩固的紐帶,有了這些親戚之間的互相幫助,倒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方式。
回到家中,陸一鳴拿起桌上的蓋澆飯扒拉了幾口,問:“老爸去哪兒了?”
“你爸和你小姨丈去修理水管去了……第12層的水管忽然漏水了,他們正在緊急搶修。”媽媽邊聽著錄音機邊說,“他們想加入臨時維修隊,做一名工人,以防將來沒飯吃。”
“反正以前也幹過這種體力活,現在身體還行,想繼續做工。”
“哦,那挺好的。他想去就讓他去吧。”陸一鳴應道。
以他當前的身份地位來看,維修隊的人也都認識他,不大可能會給他的父親分配過於繁重的體力勞動。
媽媽接著說:“我和你小姨想找點事情做,整天閒著也沒意思……當清潔工或者做拷邊工人也可以,至少能幫點小忙。”
拷邊工人是指使用縫紉機制作衣物的手工業者,屬於較為初級的工作類別。
“至於葉晴晴,還是讓她繼續上學吧。社群學校已經建起來了,也有臨時的老師上課,小孩子可以繼續讀書學習,將來也許還能考上大學呢。”
陸一鳴輕嘆了口氣,大學這個名詞對他來說似乎太過遙不可及。
實際上,在避難所內部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學。
對於父母的選擇,陸一鳴並未表示反對:“要是真沒什麼事情可做,那就去幫忙吧,結交些新朋友,也能開啟新生活。”
確實有一項工作的好處不容忽視,儘管現在的工作基本上等同於義工,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份盒飯填飽肚子,並沒有什麼額外的經濟收益,畢竟以前的金錢系統早已崩潰,新的經濟體系還沒搭建起來。
但是,有沒有工作,人的精神狀態可是截然不同。
成天宅在家無所事事,資訊閉塞,很容易讓人思緒混亂,陷入消極情緒之中。相反,參加了工作,就能拓展交際圈子,結識新朋友,心態也會更健康些。
因此,陸一鳴並沒有阻止父母的決定,他抬頭又補充道:“只不過你們年紀也大了,最好還是跟領隊商量一下,儘量安排在白天值班吧,晚上值班實在是太辛苦了,其實也沒那個必要。”
“重啟文明,終究還是要靠年輕人來完成。”
沒錯,重建文明已經成為當前的首要重任!
包括教育體制、基礎的社會福利、經濟體制、貨幣系統、醫療體系等在內的原有社會秩序,都需要重新構建。唯有如此,才能給予每一個人真正的安全感,讓生活迴歸正常軌道。
然而災後重建工作並非易事。
首要問題便是避難所的安全性。
這麼大規模的避難所首次啟用,雖然沒有重大問題,但總會有些小疏漏,比如水管破裂、滲水,或是某個區域的空調、廚具損壞等瑣碎故障,幾乎每隔一個小時就會出現,給日常生活帶來不少麻煩。
再加上此刻暴雨愈演愈烈,全天候都需要有人巡邏。萬一哪個物資倉庫不慎進水,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巡邏隊伍的人手一直在擴充之中。
其次,治安環境也非常糟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失,偷竊行為頻繁,甚至鬥毆事件屢見不鮮。像陸一鳴這樣有著廣泛親友關係網的情況並不多見,大部分人在這兒都是孤立無援的。
避難所裡既有天使般的好人,也有惡魔般的壞人,而且好壞之間的轉變只在一念之間。有的人富有同情心,但這並不妨礙他會去偷竊。
另外還有層出不窮的超自然事件...不要以為發生了S級的大災難,其他災難就不會隨之而來。這方面尤其需要警惕。
面對如此眾多的難題,陸一鳴不禁感到有些頭疼。他認為目前最關鍵的任務是要調動人力資源,儘快將大批人口安排到各崗位上去,而不是讓大家整天閒在家裡,空想亂想。
避難所內的小小社會是殘缺且不完善的。雖然目前人數多達十五萬,但實際上真正參與做事的人並不多。
大多數從外面救援返回的倖存者仍然惶恐不安,心態尚未平復。這些失業人士能保持現狀不惹事就已經很好了,指望他們去幹活,維護治安,實在是強人所難。
想到這裡,陸一鳴匆匆吃完分配給他的晚餐——其實就是一份蓋澆飯,一碗紫菜湯,再加一個煎蛋,營養成分勉強過得去,只是分量稍顯不足。
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配給的食物份額就是這麼多,想要更多也是不可能的。
作為外出執行救援任務的陸一鳴,體能耗費較大,可以憑自已的身份卡到食堂再多領一份餐食。
“嗯,是不是要再去領一份呢?算了吧……不吃也行,問題不大。”
正琢磨著休息一會兒,陸一鳴口袋裡的手機震動了一下,開啟一看,原來是研究所發來的會議通知,要求各部門中層幹部按時參加這次內部討論會議。
“我出去有點事!”他向母親打了個招呼。
“哦,你去忙吧。”
和老媽告辭後,陸一鳴出門往左拐走了四百米,進入了員工專用電梯,前往中心大廈。
路上,他看見了許多能力各異的超能力者,大家互相問候致意。
研究所旗下的所有超能力小隊,基本上都可以算作避難所的中層管理人員,總數大約有一百五十人左右。
其中超過90%的超能力者屬於超人系,剩下的則是自然系,而精神系的超能力者卻是一個都沒有。
一行人來到了中心大廈的大型會議室,各自找到了座位坐下。
令人意外的是,陸一鳴竟然看到了曾經的老隊友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