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 認親宴會(2)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眾人卻遲遲未見到歐陽蓁現身。漸漸地,人們開始心生好奇。

\"你姐姐怎麼還沒出來?你趕緊去瞧瞧情況。\"歐陽清雲面露疑惑之色,對著歐陽倩安排道。儘管對於這位親生女兒並沒有太多親近之情,但畢竟今日的主角理應是她,如果一直讓大家苦等下去,總歸不太妥當。

歐陽倩連忙應聲,正欲邁步前往時,目光忽然瞥見歐陽家二老與姑姑一同走來。她嘴角微揚,流露出一絲戲謔之意,徑直朝著更衣室走去。心中暗自思忖:“姑姑,即便您再如何偏愛歐陽蓁,今日我也要讓她當眾出糗,令您顏面無光。”這般想著,她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起來。

歐陽清月攙扶著兩位老人走進宴會大廳,目光四處搜尋,卻沒有見到歐陽蓁的身影。不禁心生疑惑,開口詢問道:“哥哥、嫂嫂,蓁蓁在哪兒呢?我已將她的裙子購回啦。”

歐陽清雲面帶微笑,凝視著妹妹說道:“月月啊,倩倩此次外出甚是乖巧懂事,為了緩和和蓁蓁的關係,特別為蓁蓁選購了一條裙子。此刻她們倆正在試穿呢。”

歐陽清月聞言頓時一怔,心中暗想:既然已經購買了裙子,為何先前自已在場時未曾聽聞此事?待自已離開後,卻又聲稱帶來了裙子。想著想著就不由得想到歐陽倩定然不懷好意!

若不是現場賓客眾多,歐陽清月真想立刻衝入更衣室,捲起衣袖將歐陽倩揪出來問個究竟。

無需深思熟慮便能洞悉她心中所想,畢竟在令歐陽蓁難堪這事上,她可謂是持之以恆、樂此不疲。

在眾人滿懷期待的注視之下,歐陽蓁與歐陽倩並肩而出。歐陽蓁身著的那條裙子顯然並不合身,本已恢復些許白皙光澤的肌膚,此刻竟被那堪稱“死亡芭比粉”的色調襯得黝黑而瘦削,與身旁歐陽倩那白皙如雪的膚色形成鮮明對比。歐陽倩身穿同款衣裙,卻展現出一種明豔動人、嬌媚可愛的韻味;反觀歐陽蓁,則顯得格格不入,不僅膚色更顯暗沉,而且身材過於單薄纖瘦,難以撐起這條裙子。立於臺階之上的歐陽蓁,其狀況遠比歐陽倩預料的更為不堪入目。

同樣的一條裙子,歐陽倩穿著盡顯明媚俏皮,然而到了歐陽蓁身上,卻充斥著強烈的違和感。不僅如此,裙子的顏色使得歐陽蓁看上去愈發黝黑,而她那平板瘦弱的身軀也完全無法駕馭這款服飾。原本歐陽蓁內心就充滿自卑感,這段時間以來,歐陽清月曆經千辛萬苦才幫助她重新樹立起自信心,但就在歐陽倩領著她一同走出的瞬間,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化為烏有。

不可否認,歐陽倩這一招委實高明至極,直攻人心,成效斐然,關鍵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可能只是姐妹情深,看他哥哥的眼神就知道他這是這麼覺得的。

劉曉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從房間裡走出來的歐陽蓁,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額頭上甚至冒出了一層細汗。因為眼前的這個場景實在是太過熟悉了,它曾無數次在劉曉的噩夢中出現過,那是一段令她痛苦不堪、不願回首的記憶。而此時此刻,在場的許多人都曾親眼目睹過那個令人心碎的時刻。

劉曉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彷彿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已。那時的她也是如此的土氣和侷促不安,穿著不合身的衣服,邁著細碎的步子走出房門。歐陽倩則沉浸在喜悅之中,完全沒有察覺到劉曉的異常,她興高采烈地走到母親身邊,滿心歡喜地誇讚道:“媽,你快看看這條裙子好不好看?姐姐穿上它簡直太美了......”

然而,話剛說到一半,歐陽倩像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似的,話語戛然而止。她的目光停留在歐陽蓁身上,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神情。“呃......不過,這件衣服似乎不太適合姐姐呢。”歐陽倩的聲音並不大,但卻恰好能讓歐陽蓁聽清每個字。

劉曉的臉色逐漸變得鐵青,她緊緊咬著牙關,好不容易才從牙縫裡擠出一個低沉的\"嗯\"字作為回應。然而,此刻她的內心早已翻湧起無數複雜的情緒,酸甜苦辣交織在一起,讓她感到無比難受。

歐陽倩眼見著歐陽蓁如此吃癟,心中不禁越發得意起來。她全然不顧四周眾人異樣的目光,依舊喋喋不休地說著:\"哎喲喂!咱們可不能怪姐姐呀,誰叫她在那個窮苦偏僻的山村裡頭待了足足有十幾年呢!想要讓她的氣質有所轉變,恐怕還真得花些時日哦!\"

話剛說完,劉曉的臉色驟然一沉,彷彿能滴出水來一般,難看到了極點。而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歐陽清月卻是暗自欣喜若狂。她心裡暗自琢磨道:有些事情可是爸媽以前特意跟自已提過的,也是需要謹慎對待、心生敬意的啊!

在此之前,歐陽清月一直絞盡腦汁地想要找出辦法來對付劉曉這個嫂子,但始終苦無頭緒。沒想到現在竟然天降良機,這簡直就是打瞌睡時有人遞過來一個枕頭,太妙了!

歐陽倩的這番話就像一把鋒利至極、寒冷徹骨的尖刀,冷酷無情又準確無誤地刺進了劉曉的內心最深處。這不僅是對歐陽蓁的一種蔑視和嘲諷,更是間接對劉曉本人發動的一場猛烈攻勢。遙想當年,劉曉不過是個從僻遠鄉村走出來的貧苦孩子,那時的她渾身散發著濃烈的鄉土味道,與繁華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甚至,她還曾經遭遇過無數人的冷嘲熱諷,被人們貶低成一個土裡土氣、膚色黝黑的鄉下粗俗丫頭。這段慘痛的經歷已經深深烙印在劉曉心底,成為她永生永世都難以撫平的創傷,令她對這類事情極其厭惡並且高度敏感。

此時此刻,當劉曉聽到歐陽倩講出這般傷人的話語時,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疑惑:莫非歐陽倩是故意這麼說的?這些惡毒的言語一下子勾起了她那段痛苦到不願去回憶的往事。

又或者說,難道歐陽倩打心底裡就看不起像她這種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嗎?其實不然,歐陽倩的初衷真的僅僅是想針對一下歐陽蓁罷了,並沒有要故意貶低劉曉之意。畢竟自劉曉嫁入歐陽家後便已完全告別過去、重獲新生。若不是有人刻意提起,恐怕外人根本無從知曉她還有那樣一段充滿坎坷與磨難的鄉村生活經歷吧!

再說歐陽蓁自已也從未主動打聽過這些事情,擁有一個如此美麗動人且氣質高雅的都市摩登老媽讓她倍感自豪和滿足,但劉曉來自農村一事並非什麼機密資訊,因此劉曉自已也無法確定歐陽倩是否瞭解這段歷史。

退一步講,倘若歐陽倩對這事心知肚明,想必無論如何她也是萬萬不敢說出剛才那些話來的啊!雖說歐陽倩此番言論純粹是為了譏諷歐陽蓁,但在劉曉聽來卻總感覺不大對勁兒——因為當年發生的那件事給劉曉造成的心理創傷實在太深太重了,以至於她至今仍心有餘悸甚至不願再去回想。

聽到歐陽倩說的這些話,劉曉感覺自已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拖進了一個虛構的世界裡,她情不自禁地將自已想象成了那個被歐陽倩描述的物件。

難道歐陽倩是有意這樣說的嗎?她是否真的瞧不起自已這個從農村出來的人呢?而且聽她那番話的意思,莫非是連帶著把自已和歐陽蓁母女都一塊兒嘲笑了一番不成?

面對這種情況,劉曉實在無法當面質問歐陽倩。畢竟周圍還有許多相熟之人——既有親戚朋友,又有生意夥伴。然而,當她再次望向歐陽倩時,眼中的光芒卻不由自主地變得尖銳起來。

可奇怪的是,歐陽倩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劉曉那犀利的目光,反而繼續裝出一副天真無邪、充滿好奇的模樣,對著歐陽蓁問道:“姐姐,你在農村生活了那麼久,那裡好玩兒嗎?我聽說農村到處都是動物的糞便呢......姐姐,你有沒有爬上樹去掏過鳥窩呀?好像農村的孩子們小時候都喜歡玩這個呢......”

此時此刻,場中的人數眾多,但當歐陽蓁現身之際,整個場面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因此,儘管歐陽倩說話的音量並不大,但還是傳進了許多人的耳中。

歐陽倩仍然喋喋不休地喃喃自語道:“聽聞鄉村地區的人們極為純樸,然而又有人言道,窮山僻壤往往多出刁鑽之徒。究竟哪個說法才是真實的呢?”

“好羨慕姐姐啊,可以在農村無憂無慮地成長。而我呢,自幼便需學習諸多事物,如彈鋼琴、跳舞蹈、修習禮儀等等,根本毫無屬於自已的閒暇時光。”

歐陽清月凝視著歐陽倩那張令人厭惡的面孔,只得緊緊握住自已的手臂,暗暗告誡自已一定要沉住氣。

就在這時,歐陽倩仍在繼續自我毀滅,她口中吐出的一個個關於農村的惡毒詞彙,彷彿化作無數蛆蟲在劉曉的額頭上舞動。歐陽清月尚能忍耐,可劉曉已經瀕臨爆發的邊緣。

歐陽倩口中不停地吐出“農村”二字,彷彿一把鋒利的刻刀,將劉曉昔日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人們眼前。劉曉驚訝地察覺到,此時的歐陽倩竟與當年她初至蘇城、剛剛立足時所結識的那群虛情假意的“塑膠姐妹”如出一轍!她們同樣一次又一次地冷嘲熱諷著自已,使得劉曉心生嫉妒和自卑,這些都成為了她內心深處難以磨滅的陰影。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劉曉好不容易才逐漸壓抑住這份心靈創傷,眼看著即將徹底掙脫那些痛苦不堪的回憶,卻被歐陽倩硬生生地拖回到了過去。

劉曉一心想要逃離,但雙腿卻像被釘住一般無法動彈。而站在劉曉身旁的歐陽清雲,也敏銳地覺察到了妻子的異常。他不禁對歐陽倩的行為表示不滿,覺得她說得話愈發難聽起來。於是,他當機立斷打斷了仍在繼續譏諷歐陽蓁的歐陽倩,毫不猶豫地拉起妻子轉身離去,想著帶著妻子和相熟的人打個招呼,緩解一下心情。

只剩下滿臉疑惑不解的歐陽倩留在原地,獨自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歐陽清月根本沒有心思跟她過多地解釋什麼,心想:“既然她這麼喜歡錶演,那就讓她自已去吧!但絕不能讓她欺負我們家的孩子。”想到這裡,歐陽清月緊緊拉住歐陽蓁的手,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只留下歐陽倩獨自一人呆立當場。

事實上,歐陽家的兩位老人自始至終都密切關注著事情的發展動態。當他們目睹歐陽倩的舉動以及劉曉的神色變化時,一切便不言而喻了。對於這位突如其來的“便宜孫女”,老兩口感到愈發厭惡,甚至有些倒胃口。他們深知兒媳婦心中不快,但卻並未打算採取任何行動。因為有些事情,只有當事人自已想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老兩口望著女兒帶著自已的親生孫女離去的背影,心中毫無波瀾。對他們來說,孫女的外貌如何並不重要,畢竟他們這一代人更為看重的是血緣親情。從女兒的描述中可以得知,這個親孫女乖巧懂事,惹人憐愛,自然會得到更多的寵愛與呵護。

正當這時,老兩口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趕忙迎上去熱情地打招呼。就在此時,眼看著歐陽詢也要跟著姑姑和歐陽蓁一起跑開,老爺子連忙伸手將他攔住,笑著說道:“女孩子們要去換衣服,你一個男孩子跟著瞎摻和什麼呀!”

跟隨著歐陽清月一同前行的歐陽蓁臉上流露出些許不悅之色,而心思細膩如發的歐陽清月自然洞悉到了侄女此刻低落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