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虛?”
“沒錯。”
“他不想說謊,也害怕兒臣從他這裡看出什麼……所以選擇了這種故弄玄虛的回答方式。”
對於兒子的這個回答,孫權不置可否。
他睜開眼睛,看著眼前的兒子,沉聲問道:“你當真覺得長安那個諸葛亮是假冒的?”
孫登心中一凜,
強壓著內心的恐懼說道:“以前的時候兒臣是不信的,畢竟這種事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
“而且除了父皇以外,並沒有其他任何人發現問題。”
“那現在為什麼又改變了想法?”
“因為兒臣相信父皇。”孫登抬眼看著眼前的孫權,認真說道,“兒臣不覺得父皇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判斷失誤。”
“……”
聽著兒子的回答,孫權面色稍緩。
如果對方說出一大堆所謂的分析,那他就要考慮是不是換個太子了。
畢竟蘇辰做的天衣無縫,哪怕是他也拿不出什麼太多的證據。
其他人就更是如此了。
然而對方的答案讓他很是欣慰。
“憑這一點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未免太草率了一些……以後當了皇帝可不能這樣?”
孫登心中一喜,他明白,自已渡過這一劫了。
強忍著內心的激動,躬身說道:“父皇教訓的是。”
對兒子的態度,孫權很是滿意,想了想說道:
“你安排一下,朕明日在禮賓殿接見他們。”
“諾。”
……
轉眼,一晚上時間過去。
第二天一大早,孫權就在禮賓殿接見了羊耽。
雙方都很有誠意,然而談判的進展十分緩慢。
沒辦法。
無論是曹魏也好,還是孫吳也罷,都有著自已的驕傲和算盤。
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雙方之間的平衡點,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以至於兩個時辰過去,結盟的事情還是沒什麼著落。
無奈。
孫權只能先見一見諸葛均。
“這是國書以及我家兄長的親筆書信,還請陛下過目。”
一番禮節過後,諸葛均直接將蘇辰的親筆書信遞給了孫權。
裡面的內容和孫權猜測的差不多。
蘇辰那個小混蛋在書信裡勸說自已不要沉迷於老莊之學,要好好治理國家,認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整篇文章下來,言辭十分懇切。
但孫權很清楚,對方這是在羞辱他。
哪怕心中早有準備,此刻的他還是感受到了一陣濃濃的憋屈。
心中甚至有種想要吐血的衝動。
不過他也看出來了,蘇辰這小子僅僅看出了自已的第一層目的,並沒有看出第二層。
這讓他心中稍安。
然而他的這點鎮定很快就被諸葛均破壞的乾乾淨淨。
“曹魏逆賊雖然經歷了幾次戰敗,但根基尚存……我們萬萬不能夠鬆懈。”
“……”
“而且老莊之學絕大部分都是些無稽之談,陛下萬不可沉迷其中。”
“……”
剛剛開始諸葛均說的還比較含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方的言辭也是越發犀利起來。
最後就差指著孫權的鼻子罵他愚蠢了。
孫權氣得臉都成了豬肝色,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就這樣貿然和一個使節爭吵實在是有失體面。
目光掃了眼大殿內的其他人。
然而並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站出來幫他說話。
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彷彿木頭人一般。
就在他準備發火的時候,一道身影站了出來。
“諸葛先生此言謬矣。”
孫登來到大殿中間,看著諸葛均說道:“當今天下確實有很多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但也不乏真才實學之輩。”
“就比如張天師。”
“他可是公認的得道高人……也是得到過孔明先生承認的。”
“……”
“總不能孔明先生也在說謊吧?”
漂亮。
孫登這招以退為進,不僅駁斥了諸葛均的觀點,還成功把所有問題拋給了對方。
諸葛均一時間有些無言以對,
倒不是找不出話來反駁,而是他沒想到站出來的人會是孫登這位東吳太子!
看著啞口無言的諸葛均,孫權心情大好,順著兒子的話說道:“是啊!”
“孔明獲得長生之法的事情可是天下皆知……難不成都是假的,是在欺騙天下人?”
這話有些誅心,諸葛均也是第一時間回過神來了,帶著些許歉意道:“對於修行方面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剛剛那些也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
“……”
看著如此輕易就低頭認輸的諸葛均,顧雍皺了皺眉,他可不覺得這位諸葛亮的親弟弟就這點本事。
而且對方的言辭也未免太過於犀利了,就好像是故意的一樣。
不等他想明白怎麼一回事,諸葛均就說起了此行的第二個目的,那就是重啟兩國之間的貿易。
對於這一點東吳上下都不感冒。
畢竟季漢那邊沒什麼值得他們惦記的,而且上一次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透過兩國之間的貿易渠道,季漢那邊直接把一大堆偽造的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弄了過來。
把吳國的經濟弄得烏煙瘴氣。
甚至有不少人覺得對方就是山越叛亂的罪魁禍首。
當然,這都是之前。
隨著有流言說大泉五百和大泉當千的模板都是孫權故意透露的,這些指責也是慢慢淡了下去。
不過哪怕如此大家對季漢的感觀也是不怎麼好。
見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支援,孫權的目光也是再度回到了兒子孫登身上。
“這樣。”
隱約明白父皇想法的孫登站出來說道:“我們暫時先開闢一條商路,如果覺得合適,後面再增加其他商路。”
“如果覺得不合適,那就直接關掉。”
“……”
對於這個建議孫權是十分滿意的,他並不想和季漢做生意,畢竟太吃虧了。
但同時他也很想要把那些製造好的直五百弄過去。
要知道,季漢的經濟情況可是比他們還要糟糕的,雖然現在好轉了很多,但都是表象,只要他把這些偽造的直五百弄過去,絕對能夠徹底摧毀季漢目前看似繁榮的經濟。
這可比千軍萬馬有用得多。
“好,那就依太子之言。”為免夜長夢多,孫權當機立斷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