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章 趙、孫兩軍頭投誠

孫軍頭聽到喊他時,身子抖了一抖。他唯唯諾諾地說道:“是,周軍頭教訓的是。”

錢軍頭插話道:“好了,兄弟們今天都累了,就到這裡吧,你說呢,周喜厚?”

周喜厚看了一眼錢軍頭,說道:“罷了,既然錢軍頭說話了,那就過去了,大家散了吧。小鄭小王,你兩把趙軍頭送回去。他也真是的,不能喝,還次次喝那麼多。”

宴席結束,鄭、王兩軍頭把趙軍頭拖回了趙家。

其他人,也各自回家睡覺。

我看到,趙家下人退出趙軍頭的房間時,床上的趙軍頭睜開了眼睛。他眼神流轉,不知在想什麼。

小樣,我早已看破,裝的也太假了。

第二日,周喜厚早早就送來了,那個叫竇隋珠的小廝。

我自然是裝的喜歡的不得了,強行把人留下。

見一面就能換皇莊,那也顯得我太傻了,反而會讓他起疑。

雖然他可能已經起疑心了。

周喜厚走後沒多久,趙軍頭和孫軍頭,相伴而來。

他倆都是來投誠的。

這個我真沒想到。

不科學,理解不了。

不是說手握重兵的,逼急了會直接造反嗎?

“給朕個理由。”

趙軍頭說道:“昨日的宴席,已表明周喜厚不再信任我們。我們是來向陛下求一條生路的。”

“等等,朕有些不明白,周喜厚的信任,與你們的生路,有何關聯?”

趙軍頭低著頭,像是在思考什麼,過了片刻才抬頭說道:“我們有他意圖謀反的證據,他不會放過我們的。”

謀反?什麼謀反,他現在這樣子,還需要謀反嗎?

我看向一旁,行完禮後一言不發的孫軍頭,“孫軍頭,你呢?也是有周喜厚謀反的證據嗎?”

孫軍頭拱拱手說道:“回陛下,臣的證據不足,恐難以扳倒周喜厚。”

我看向趙軍頭,“他的扳不倒,你的證據能扳倒?”

趙軍頭回道:“回陛下,之前的證據確實可以扳倒周喜厚,只是如今,有些證據不存在了。”

那就是扳不倒周喜厚了,白高興一場。

不過不要緊,我要的也不是扳倒誰。八大軍頭如果聽我話,我也沒必要扳倒不是。

這兩人看著是聽話了,那就沒必要架著了,我給了個臺階。

“罷了,如今是朕用人之際,以後如何,看你們如何做了。”

“臣等明白。”

“說說八大軍頭的情況吧。”

趙軍頭回道:“八大軍頭,大權在握的其實只有周喜厚。他和他的手下,鄭、王兩軍頭,共同執掌了國內半數的軍隊。我們五個軍頭,不到他們的一半。”

這倒是一個我不知道的資訊。

“說詳細點,都有多少兵馬?”

“周喜厚有八萬,鄭、王各有三萬五,剩下的五個軍頭,每人不到三萬。我有兩萬七,孫軍頭最少,只有兩萬。”

四萬七,才這點人啊。

不過總比沒有強。

就在這時,大殿毫無徵兆地搖晃起來。

這是,地震了?

“地動啦,地動啦。”我聽到大殿外有人在大喊。

我直接向著兩個軍頭喊道:“快走,出去再說。”

晃動持續了數分鐘,漸漸停止。

看這地震幅度,應該是大地震,就是不知是哪裡地震,得趕快去救人。

不過這古代,出行靠馬,來得及嗎?

總是要試試的。

“趙軍頭、孫軍頭聽令:朕命你二人,即刻帶兵前往震區,抗震救災。”

“臣等聽令。”

趕走兩大軍頭,我拿出通天鏡,找起了地震發生的地方。

前世一發生地震,就能立刻鎖定震源,可以有針對性的救災。如今的宋國,顯然沒有這樣的系統,只能靠人傳遞訊息。這落後的不是一點半點。

道阻且長,其路漫漫啊。

找到了,震源在宋國南邊。

如今的那裡,是一個圓形的塌陷區。面積大概有晉國的九曲府那麼大。塌陷區與周圍地面形成的落差,大概有上百米。

塌陷區上的建築,此刻全變成了碎渣。塌陷區內,我沒有看到任何活物。

這片塌陷區,像是被一個巨大無比的啤酒瓶底,硬生生壓出來的。

怎麼會有這樣的地震,這根本沒法解釋。

塌陷區內,自然無人可救,但它周邊,還需要安排人去抗震救災。

我立即寫了七封,除名字外,內容相同的手諭,讓太監按名字,送去了各軍頭手上。

手諭的內容,是讓軍頭們,帶上自已的人馬前去救災。

除了李軍頭,人手一份。

我當個皇帝,發發手諭,應該可以的吧?

腦子:你為什麼不發聖旨?

我:聖旨不能發,發了人家抗旨不遵怎麼辦?砍了他嗎?我現在有那個能力嗎?他抗旨我都不殺他,這事傳出去,我這皇帝就更沒人當回事了。

硬鋼我暫時剛不過,只能來軟的。

不出意外,周喜厚直接將手諭燒了。他還從送手諭的太監那裡,知道了我唯獨沒給李軍頭髮手諭。

周喜厚給李軍頭送去了一壺毒酒。

嘶,這周喜厚膽也太大了,這麼明目張膽的毒殺一個軍頭,毒殺朝廷大臣。

周喜厚此人,留不得。

接下來,就沒什麼值得關注的事了。通天鏡進入了間歇性使用狀態。

次日一大早,我被宮女大聲地喊醒了。

“好大膽子,不知道朕要睡到自然醒嗎?”

宮女顫巍巍地說道:“陛下恕罪,是,是周軍頭,他讓奴婢們請陛下上朝。”

上朝?

嘿,周喜厚竟然決定讓我上朝了。

這傢伙怎麼轉的性子,之前死活不讓我上朝,如今倒來請我了。

當我打著哈欠坐上龍椅時,大臣們都就位了。

禮畢,朝會按著周喜厚的意思進行。

一個站在前排的老頭,上前一步奏道:“陛下,昨日發生地動,此乃上天震怒之相,請陛下發布罪已詔,以此告慰上天,祈求上天的諒解。”

我發你個仙人闆闆。

地動又不是我搞出來的,我寫個錘子罪已詔。

更何況,這是迷信啊。

我看向一旁的周喜厚,“周軍頭,你意下如何?”

“回陛下,此乃天意,是陛下以女子之身登基為帝,引發上天震怒,故此發動地動。陛下應該退位讓賢,以平上天之怒。”周喜厚朗聲說道。

說罷,他轉過身,向著其他大臣說道:“不知諸位大臣,是否認同周某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