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想製作土法水泥的話,鐵礦石是必不可少的,缺了這個水泥根本無法成行。
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這些材料很重要,缺一不可。
好在,她們所在的這個座山頭有著豐富的鐵礦石。
然而,只有鐵礦石也是不行的。
最關鍵的,是需要石灰石。
莽莽山林之間,到處都被樹木和草叢所覆蓋,想要尋找到石灰石,無異於大海撈針。
這是一個難點。
除此之外,粘土倒是好說。
她們附近的河邊湖邊,倒是有著豐富的粘土。
如果石灰石和粘土以及鐵礦石都找齊的話,還有一個重要一點的,那就是煤炭。
但是,煤炭要去哪裡找呢?
一切的一切最終又落回到了原點。
那就是:她們需要專門的勘探採礦人員。
作為一個野外生存愛好者,米丫對於如何尋找礦藏還是有一定的心得的。
一般來說,石灰石在眾多礦山資源裡面分佈的還是比較廣泛,儲藏量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石灰岩找起來相對容易。
那麼,首先要發現石灰石礦藏的話需要什麼樣的特徵呢?
石灰岩是一種灰白色或者灰色或者是淡紫紅色的礦產,它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
石灰岩的構造通常是由泥裂生物痕跡,特別是有蟲孔生物擾動矽質結核和縫合線,可以見到水平層理,還有鳥眼結構的。
尋找石灰岩,成了米丫下一步的重頭戲。
但是要想在危險的山林裡面找到自已心儀的礦藏,除了眼光必須夠準確之外,就需要防身利器了。
所以,還是要多督促鐵匠鋪給她們打造設計精良的弩箭。
有了弩箭防身之後,米丫就能夠帶著孩子們走得更遠去的更多的地方。
這樣,更能夠增大尋找到石灰岩岩層的機率。
心中念頭一起,米丫只要有時間就往鐵匠鋪去跑。
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科技和工藝,鐵匠們打出來的弓弩好雖好,但是曠日持久需要特別費功夫。
這個時代的打鐵工藝已經相當成熟了,就比如赫赫有名的唐代陌刀,是鐵匠們的代表作。
唐代李林甫主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在《卷十六·衛尉宗正寺·武庫令》中,對這種冷兵器之王是這樣描述的:
“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舊唐書》中對陌刀有著一個相對詳細的描述:
“闞稜,齊州臨濟人。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陌刃,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
有了這種工藝做基礎,打造同樣用作武器的鐵弓箭,就沒有那麼高的難度了。
米丫連著去了鐵匠鋪三天,發現他們才剛剛打出來了一把弓弩。
進度非常慢,因為需要一錘子一錘子的加熱的鐵來回鍛造。
於是她便去的勤了些。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是催促之意很明顯。
因著這件事,崔瀾又對她多上了心。
他見她不停的來回察看弩箭的製作程序,崔瀾忍不住就問:
“這裡人跡罕至,又沒有什麼土匪,小娘子為什麼想要這麼快的拿到這些武器?”
難道有他和他的人來保護米丫她們,還不不夠嗎?
米丫沒有把自已的目的告訴他,而是淺淺的笑著說:“不過是因為四周的野獸比較多,所以想要防身利器罷了。”
崔瀾不解的回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帶著其他人把周圍的野獸全部殺光,如何?”
“這樣小娘子你不管去哪裡,都不用擔心會遇到猛獸攻擊。”
米丫被他的豪橫作風嚇了一大跳:“可不興這樣啊!”
“崔郎君你是不知道,野生動物是不能隨便捕殺的。”
“它們在大自然的迴圈中,各自佔據重要的一環,假如你殺了狼,那麼兔子就會氾濫成災。”
“假如你殺了老虎,那麼狼就會氾濫成災。”
“各個物種在生物迴圈當中是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的。”
“你若是隨意的破壞生物鏈,那很有可能造成整個山林生態圈毀滅。”
“甚至,這山林也將不復存在。”
這話說的嚴重,以至於讓崔瀾目光連閃:
“沒有想到小娘子想的如此深遠。”
“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加快動作。”
“分成兩波日夜不停的打造,爭取三天之內給你把所有的弩箭打造出來,你說如何?”
聽到人家如此賣力氣,甚至想要拼命爆肝,米丫也有點過意不去。
她說道:“也不必如此,我們出外的時候手拿火把,也能夠抵擋野獸一二。”
崔瀾卻說:“那不行,火把到底是太弱小。”
“還是有防身的武器比較好。”
“小娘子你請放心,今天我出山多叫一些人過來,再蓋一間鐵匠工房,到時候兩撥人馬一起上陣,保證小娘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拿到自已最想要的鐵器。”
這樣說著,崔瀾匆匆離開了。
米丫小心地觀察他的去向,卻發現他上了一艘小船,小船順流而下。
看樣子,這位崔郎君的家族,應該是在這條河的下游?
能夠召集這麼多鐵匠來打鐵,崔瀾的家裡一定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話沒有這個金錢,也沒有這個號召力。
那麼,他到底是什麼人呢?
對於這個崔瀾,米丫感覺自已越來越看不透了。
一般來說家族裡邊有權有勢的,都不應該是這麼低調。
這位崔郎君,穿的過於樸素,甚至還跟鐵匠們一起打鐵。
“他應該不是什麼世家大族的子弟?”
喃喃自語著,米丫收回了視線。
可是如果崔郎君不是出身於世家大族的話,什麼樣的家庭能夠撐得起一個能夠隨隨手蓋兩座鐵匠鋪,還能連綿不絕的招到專業的鐵匠人才這麼大的勢力?
那不應該是普通的家庭能夠承擔的。
懷著滿肚子疑問,米丫回到了營地。
她們的日子單調而又豐富。
養養兔子喂喂豬,在田裡邊拔一拔野草,不緊不慢的就過了半個月。
半個月之後,瀑布下面的鐵匠工坊變成了兩座。
米丫她們需要的弩箭終於做好了。
為了避免自已顯得過於急切,好像在拼命催著這些鐵匠們爆肝一樣,米丫這幾天都沒有去過鐵匠工坊。
所以,這些弩箭是崔瀾親自帶著人送到她們城門底下的。
崔瀾在城外喊了好幾聲,木頭城牆裡,正在工作的米牙才聽見了他的聲音。
隔著門縫她問崔瀾有什麼事。
崔瀾說:“我們後退十五丈,給你來帶來的弩箭就放到門外邊,你記得拿進去。”
他恪守君子之禮,米丫覺得自已也不應該無所表示。
於是,她將最近燻好的兔子腿拿了過來,等到城門開啟的時候,用小筐子裝著的兔子腿被放到了外面。
取而代之的是,十把弓箭被她們運到了城門裡邊。
等到城門再度關閉之後,崔瀾才走過來。
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個小筐子。
隔著門縫,米丫大聲的告訴崔瀾:“這是我特製的燻兔腿。算是鄉野風味吧,送給崔瀾和你的夥計們嚐鮮。”
崔瀾在外面笑了笑,也不客氣,自已單手拎起筐子。
他親自抱著,不給別人拿,慢慢悠悠的率人離開了米丫的城牆附近。
這一次打造出來的弓箭是獵弓。
是現代經過改良之後的。
體積很小,但柔韌性很高。
弓箭是打出來了,弓上的弦卻是牛筋弦。
一般來說,這牛筋並不是女孩子和小孩子能夠拉得動的。
米丫上手試了試,就發現弓弦拉起來有點吃力。
看來她們一幫小孩子需要加大訓練才行。
不過米丫她自已倒是用的蠻順手的。
另一個用的還可以的,是田招娣。
田招娣力氣大,輕輕鬆鬆能夠拉滿弓。
所以,第二天,把一天的工作任務佈置下去之後,米丫讓小孩子們守好城門,誰來也不開門,然後她邀請田招娣兩個人一起去探礦了。
田招娣白天晚上都在木頭牆壁裡邊工作,雖然說是為自已幹活,但是畢竟是少年人,一聽說去外面探索世界,還是蠻有興趣的。
於是兩個人帶了一些肉乾,每個人手持一個火把,然後背起弓箭出了門。
每個人身上弓搭配有十隻箭,都是連夜做好的。
箭桿用的是上好的木料,筆直筆直的同時也不沉。
箭尖用料紮實。
箭頭磨得非常鋒利。
可以想見,一般的野兔野雞很容易就被這樣的弓箭擊穿。
不過,因為因為她們今天不是來打獵的,所以路上遇到好幾只野兔,她們都輕輕的放了過去。
現在她們有了家養的兔子,倒是需要家養一些雞,好滿足吃雞蛋的需求。
不過捉雞的話,還是回城的時候再說。
此時此刻,她們探索的目的是看這片山野有沒有石灰岩。
田招娣饒有興趣的問:“我們往哪個方向走?”
米丫抬頭看了看天,一指太陽說:“往東方走。”
“這樣我們回去的時候,直接順著自已的影子,就是往正西的方向,就回到營地,這樣就不用指南針了。”
田招娣恍然大悟,忍不住翹起大拇指:
“原來,太陽是這麼用的?”
她們迎著東方的太陽,慢慢的離開了營地附近,走入了莽莽山林。
因為手裡拿著火把,所以兩個人走得非常非常小心,生怕落下一點火星子引燃山火。
不過好在,現在地面上面因為剛下過春雨而非常潮溼,即便是有火星子掉上去,也點燃不了什麼東西。
只需要火把冒出來的火苗不要點燃上頭的樹枝就行。
因為提著小心,所以走了大半天之後,兩個人就感覺到心神俱疲。
田招娣就提議:“要不,我們還是把火把熄滅了吧?”
“現在身上有了弓箭,還帶著火把幹什麼?”
米丫搖了搖頭,轉而在附近尋找其他的東西。
她找到了一個有凹槽的石塊,然後將火把放進去:
“我們在這裡設立一個臨時歇腳地,暫時休息一下,吃點東西。”
她們休息的地方是一條小溪的旁邊,在這片山地上有好幾條小溪,注入那座巨大的湖泊裡面。
吃完東西之後,米丫說:
“我們順著小溪附近的開闊地那樣走,就不用擔心火把會點燃周圍的東西了。”
她們順著小溪旁邊潮溼的粘土地往前走。
雖然說一步一滑,但是終於不用擔心點燃什麼東西。
不過,唯一的危險就是經常有動物來河邊喝水。
在此期間,她們遇到了一隻黃鼠狼,一隻猞猁。
不過那些動物看到她們手中的火把,就遠遠的跑了開去,沒有敢靠近的。
順著小溪又往前走了片刻,突然之間,兩個人齊刷刷停住了腳步。
因為,就在溪水邊上,那個禿頂的巨狼又出現了。
狼盯著兩個人露出了一口了獠牙,半天之後才開始低頭喝水。
米丫和田招娣緊張的捏著火把。
火把靜靜的燃燒,兩個人一動不動。
不過遠處的那隻狼卻好像是對她們不屑一顧。
它喝完水之後便跑走了。
等到那隻狼跑走之後,米丫才發現自已後背已經出了一層汗。
冷風吹來,冷冰冰的很不舒服。
這個時候已經過了中午,太陽開始往下走了。
米丫就對田招娣說:
“今天先到這裡,咱們先回去吧。”
田招娣無可無不可,當然順著她的提議往回走。
可是就在她們拐過一個彎之後,米丫再次停下了腳步。
她眼前一亮,從小溪旁邊的泥地裡挖出了一塊石頭。
田招娣疑惑的看向她:“咱們現在還需要石頭?不是不用鋪地面麼?”
這種鵝卵石,都是用來美化地面的,對她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
是吧?
米丫是拿著鵝卵石,先把它洗乾淨。
米丫說:“我要找的東西找到了。”
“這就是石灰岩!”
不過,是被水沖刷過不知多少次的石灰岩。
既然小溪附近有石灰岩形成的鵝卵石,那麼證明小溪上游有石灰岩礦。
“我們先回去,明天多帶幾個人順著小溪往上走,明天肯定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