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心瑤和傅雲軒結婚後的第六年,他們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傅縉宸。當三歲多的傅縉紳得知媽媽懷孕後不能再隨時抱著他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失落感。然而,奶奶告訴他,再過幾個月,媽媽肚子裡的小妹妹就能出來陪他玩耍了。傅縉紳想起幼兒園裡同班小朋友城城的妹妹非常可愛軟萌,如果自已也能有一個這樣的妹妹,那似乎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於是,他開始滿懷期待地等待著妹妹的到來。
每當放學回家,傅縉紳總是迫不及待地撫摸著媽媽的肚子,給未出生的妹妹講述各種有趣的故事。他不僅與奶奶一起為妹妹精心準備了玩具和小裙子,還時常幻想著未來與妹妹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
在傅縉紳小朋友的感染下,每個人都認為穆心瑤肚子裡懷著的一定是個小公主。大家都翹首以盼,期待著這個新生命的降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九個月後,孩子出生竟然是個男寶寶!
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讓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原本期待著新生命到來的家庭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傅雲軒不禁想起家中早已精心佈置好的粉紅色公主房間,滿屋子都是小裙子和芭比娃娃,這些可都是為了迎接女兒而準備的啊!現在女兒變成兒子了,有些遺憾,但還是很快接受。可是還有一個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妹妹降生的兒子傅縉紳呢。
果不其然,當得知期待已久的妹妹竟然變成了弟弟時,傅縉紳小朋友徹底崩潰了。他放聲大哭,嘴裡不停地喊著:“奶奶和媽媽騙人!我要妹妹,你們快把妹妹還給我!”傅母和母心瑤面對孩子的哭鬧束手無策,儘管她們用盡各種方法試圖安撫,但小縉紳依然沉浸在失去妹妹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縉紳的哭聲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傅雲軒心疼不已,決定親自出馬。他走到兒子身邊,輕輕地將他抱入懷中,溫柔地說道:“縉紳,爸爸知道你很想要妹妹,但是弟弟也是我們家的一份子呀。弟弟也可以和你一起玩耍、一起長大,爸爸相信縉紳一定可以做個好哥哥,可以照顧好弟弟的。”傅雲軒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拍打著兒子的後背,給予他溫暖的安慰。
漸漸地,小縉紳的哭聲變得越來越微弱,最終停止了哭泣。他抬起頭,淚眼朦朧地看著傅雲軒,似乎在努力理解父親的話。傅雲軒見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已成功地勸慰了自已兒子,看著乖巧聰慧的大兒子很是欣慰。
儘管與預期有所不同,但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仍然帶來了無盡的喜悅和幸福。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傅雲軒和穆心瑤將繼續用滿滿的愛去呵護和陪伴兩個孩子成長。
雖然妹妹變成了弟弟,這件事讓傅縉紳小朋友傷心難過了足足兩天時間之久,但隨後發生的事情卻令他感到十分驚喜和開心——弟弟傅縉宸竟然學會了對著自已微笑!而且沒過多久,弟弟又學會了努力翻身,和哥哥哇哇聊天!這些可愛而有趣的變化使得傅縉紳小朋友內心深處的哥哥情懷瞬間爆發,他對弟弟的喜愛之情洶湧澎湃起來,從此成為家中最愛、最寵溺弟弟傅縉宸的那個人。哪怕是多年以後傅縉紳成了傅氏執掌大權的總裁,對傅縉宸這個弟弟還是無可奈何,有求必應。
儘管穆心瑤已經擁有了兩個可愛的兒子,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但她心中對繪畫夢想的執著從未減退。儘管她再也沒有機會舉辦個人畫展,但在許多公益拍賣會上,仍然可以看到她的眾多精美畫作。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她卓越的藝術才華,更傳遞出她對社會公益事業的關注與熱愛。
傅雲軒作為丈夫,一直以來都全力支援著穆心瑤的夢想和追求。他深知妻子內心深處對於藝術的熱愛,並願意陪伴她一同前行。受到穆心瑤的啟發,傅雲軒決定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傅氏企業的一部分收益投入到公益事業當中。這個舉動不僅體現了他的社會責任感,更是他對妻子愛心的延續。
每年,傅雲軒都會親自參與基金會的運作,確保資金能夠得到合理運用,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帶去溫暖和希望。他的努力不僅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更為傅氏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這個充滿溫馨、愛意與責任感的家庭之中,穆心瑤和傅雲軒這一對恩愛夫妻,用他們的切實舉動向世人完美地詮釋了何為夢想的堅守以及愛心的傳遞。受到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他們的兩個兒子——傅縉紳和傅縉宸,自幼便懂得將自已節省下來的零花錢捐贈給那些生活困難、急需幫助之人。待到進入大學校園之後,兄弟倆更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類鄉村支教、救災等社會公益活動,以自已的方式貢獻出一份力量。
他們一家四口的動人事蹟不僅深深地觸動並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讓大家勇於去追逐屬於自已心中的那份夢想;與此同時,也喚起了社會各界對於公益事業廣泛的關注度以及大力的支援力度。
這一世的穆心瑤非常長壽,一直活到了八十六歲高齡。面對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孫女們挽留,她沒有不捨,只告訴他們自已去找他們的爸爸傅雲軒了。
傅雲軒一生都致力於工作,常常加班加點,頻繁出差。這樣的辛勤付出最終導致他在六十歲時不得不接受心臟搭橋手術。儘管如此,他還是未能抵禦時間的侵蝕,七十多歲時便離開了人世。在臨別之際,傅雲軒囑咐兩個兒子務必照顧好他們的母親穆心瑤,並陪伴她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幫助穆心瑤擺脫失去他的痛苦。
穆心瑤在傅雲軒離世後陷入了深深的哀傷之中,整整傷心了半個月之久。但她終究聽從了兒子和丈夫臨終前的囑託,開始踏上華國國內的旅程。接下來的十年裡,穆心瑤與小兒子一同四處旅行,盡情享受著旅途中的美景。他們或是停留在一個地方住上半年,或是遊玩半年,用畫筆記錄下美好瞬間。這段時光對穆心瑤來說無疑是一種慰藉。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穆心瑤的身體狀況逐漸變得不佳。直到八十五歲那年,她的健康問題愈發嚴重,迫使她回到了滬市。在這裡,她度過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時光,回憶著曾經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