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銜結束後,楊嘯卿等人便返回了安全區,開始在學校裡享受著安逸的假期生活。
一晃眼又是過了數天。
這段時間,部隊方面並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因此他們都沒有接收到部隊的調遣。
不過他們也沒閒著,鍛鍊身體的同時,也在瞭解著關於預備役日常任務的內容和實施方式。
而就在他們授銜結束的第二天,傭兵制的提議也在國家的西北指揮總部透過了。
傭兵制只是民間的叫法,在正式下發的檔案裡稱為“探索工會”。
探索工會的具體實施基本照搬預備役的體系,只是在身份認證上並不屬於軍方。
此外,探索工會的探索者在解鎖或者領取相應的熱武器前,還需要前往各安全區分地的武裝部考取證件。
現如今的武裝部和末世前並不同,預備役、內衛以及探索工會都屬於其管轄範圍,尤其是內衛部隊和探索工會,是屬於武裝部完全管轄的。
其職能範圍包括了安全區治安管理、任務釋出與驗收、武器持有資格認證、武器彈藥發放與保管以及戰備動員等等。
可以說,現在的安全區是處在三大機構的共同管理下。
其中,武裝部主要負責安全區的軍事和治安一塊。臨時管理辦公室則負責政治、後勤、秩序方面。
至於人民軍部隊,並不對安全區進行直接的管理,他們的主要方向是在安全區之外。
全國局勢方面,國家的公告已經發布至公告十三。
根據近期的公告內容,北疆方面的部隊在近期展開了一次對工業城市的反攻行動,併成功收復了大片城區。
相關作戰影片甚至做成了宣傳片發放到了各個避難區、安全區,一時間,知道訊息的倖存者俱是情緒高昂 ,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這一點在末世秩序方面的影響極為巨大,在看到有重建文明的希望之後,倖存者團體中的衝突和惡性事件也減少了很多。
畢竟,很多人也是看著生路無門才鋌而走險、為非作歹的。
南域和其他邊境避難區這段時間的訊息也同樣不少,因為喪屍危機和生物異變的持續,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始陸陸續續有難民湧入了華夏國境內。
這些難民並非全是良民,在看到這個繁華的東方大國同樣淪陷於末世後,其中不少人都在幹著窮兇極惡的事情。
國家在瞭解到這方面的情報之後,第一時間就給各避難區和安全區部隊下達整治任務。
不過對於這些難民,華夏方面也不可能趕盡殺絕,於是乎便建立起了一個個難民區。
某些角度而言,探索工會的快速實行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畢竟國家可不會一直供養著這些難民。
不過在這些訊息裡面,有一條訊息的討論度最高,那就是關於黃海和東海的沿海城市,出現了櫻國的軍艦。
一如楊嘯卿等人在第一天的時候猜測那般,在發動核打擊之後,櫻國方面也同步實施了撤離行動。
這方面東部戰區海軍部隊和沿海城市陸軍部隊已經開始著手搜查,也陸陸續續發現一些櫻國倖存者的蹤跡。
只是現在和邦國、朝國的聯絡幾乎斷絕,還並未從他們那方面獲得資訊。
最後就是關於喪屍和異化生物了,這方面的資訊每一天都在不斷更新著。
大半個月以來,已經不只是陸地上的生物發生了變異,鳥類和海洋生物也同樣如此,甚至更為恐怖。
如今的海洋幾乎已經成為了禁區,就連軍艦也不敢貿然涉足。以往那些只存在於傳說和幻想中的深海巨物,現在也陸陸續續出現了目擊和遭遇事件。
東部戰區海軍甚至擊殺了一隻體長超過五十米的巨大異化烏賊。
不光是巨大化,那些肉食的海洋生物也在變得更加兇殘恐怖。
空中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隨著鳥類異化,中低空區域也在變得更加兇險。
現在除了特別緊急的情況,直升機已經不再升空,因為一旦起飛,就有極高的機率引來異化鳥類的襲擊。
雖說這些異化鳥類的也變得更加兇殘、敏感,但它們還遠沒有到可以擊穿飛機機身的程度。
它們真正的威脅來自於對動力系統的破壞以及撞鳥事件。
隨著喪屍和異化生物的不斷進化和變異,現在也迎來了第一個拐點。
透過大量的參照對比,國家釋出了對二者實力的第一個分級稱呼——二階段骨紋級。
國家在末世後成立了生物異變研究中心,透過大量的對比研究發現,特殊喪屍和異化生物在異變到一定的程度後,骨骼上會出現沒有規律的融合性紋路。
達到骨紋級的特殊喪屍和異化生物會吸收、進食身邊的某些物質,在這些融合性骨紋上進行融合。不單是加強了骨骼的強度,甚至還會獲得融合物質的一些特性。
甚至,有研究人員進行了骨紋級疾行種對放射性物質的吸收實驗。
結果令所有人都感到了恐慌,實驗體不光成功吸收了放射性物質,其肌體也同樣呈現了放射性情況。
而在這個過程中,實驗體的肌體卻並未遭到放射效能量的破壞。
對於這一現象,公告裡其實並未提到,還是在一次和蔡子文的聊天中套出來的資訊。
此外,雖然名為骨紋級。但實際上這種現象也在植物、無脊椎生物和軟體動物的身上出現。
29日上午,楊嘯卿集合了三班的成員。
今天他們就要正式接取他們加入預備役以來的第一個任務了,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和消化,他們已經對外界情況有了大致瞭解,接下來就是實戰了。
一行十一人來到鎮子北邊,武裝部並不在茶溪鎮內,而是設立在了鎮外一公里左右的一處村子。
為了方便往返,安全區的臨時管理辦公室在鎮子北側設立了一個腳踏車驛站。
“張總!搞十輛腳踏車!”
來到驛站,張志華熟門熟路的和一個工作人員招呼道。
“喲。志華來啦。”
聽到聲音,張廣生笑著抬手和張志華握在一起。
張廣生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個子不高,一嘴的煙燻牙,說起話來抑揚頓挫有種莫名的喜感。
他在末世前就是開修理店的,來到安全區後順理成章地就被安排到了腳踏車驛站。
平日裡就負責登記腳踏車的租借,閒了也要進行檢查修理。
他和張志華不僅同姓,還是老鄉,因此關係很不錯。
“又去武裝部看任務啊?中午什麼時候回來,要不要一起喝兩杯?”
他和楊嘯卿等人一一招手示意了一下,然後來到一張登記租借資訊的辦公桌旁坐下。
“不了,今天我們是去接任務的。你有沒有什麼需要的?我給你帶啊。”
張志華搖了搖頭,拿起筆開始在表格上進行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