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還有臉提王,你就指望這個贏錢?\"\"
辦公室外,曲曉明退出房間,鎖門後,他皺眉沉思。剛剛在會議室裡,他感受到楚總的怒氣遠超過預期。對於張啟的造訪時機,實在不太湊巧。在這個情緒低谷,任何觸黴頭的行為,都有可能導致激烈的言語衝突。
曲曉明暗自想,待會兒張啟出來時,他還得多安慰兩句。
辦公室內部,楚建國審視著張啟的臉龐,眉頭皺得更深。眼前的年輕人顯然過於年輕了,沒有積累經驗,其成果可能無甚價值。若放在日常,他也會耐性十足地和這個小夥子聊聊。可今天,他確實缺乏談話的心情。
銷售部門那些傢伙,為開拓海外市場許下種種保證,如今卻陷入困境。沒有詳細說明鑄件引數,就貿然簽約,而且還是一份大額合同,附帶著沉重的賠償責任,這讓他的眉頭更為糾結。
在意識到自已犯錯後,不提補救方法,首先怪罪研發部門技術不濟。簡直是甩鍋高手!如今的局面對他們公司的名譽非常不利,如果違約,不僅要賠償大筆資金,而且海外市場的前景將蕩然無存,甚至可能會給整個華夏鑄造業的聲譽帶來打擊。
唯有提升工藝,生產出能滿足規格的產品,這樣不僅能讓指責的人無話可說,也能開啟國際市場,在國外贏得聲譽,讓華夏鑄造名聲遠揚。可是……提及這一點,他就滿肚子怨氣。
之前那些來訪者急於表現,個個匆匆忙忙。像張啟這樣平靜淡定的態度,對他來說頗為新鮮。此時想到此處,他決定與張啟稍作交流:“抱歉分心了!讓我們直入主題,你可以談談你的作品吧!”
“沒問題!”張啟點頭回應道:“我此行是希望能與貴公司合作。機緣巧合,我想出了一種新穎的鑄造工藝。我可以說,無論精確度、耐用性還是穩定性,相較於市場上現有工藝,都有顯著提升,大概高出一倍。”
聽著張啟的話,楚建國剛才緩和的臉龐又緊繃起來。他原本還以為對方年輕、沉穩,不會只是空洞的誇口,因此才有意聊上幾句。結果一上來就是如此大的宣稱?
新工藝領先現成市場一倍之多,這也太不著邊際了吧!
見到楚建國的反應,張啟明白了他的想法,但他並未辯解,而是從口袋中掏出一個金屬圓球遞給他說:“這是我製造的一個樣品,總工程師先看看。這是未經打磨的,屬於一次性成品。”
接過圓球,楚建國眉頭微微收緊,仔細打量起這個物品。金屬表面反射光澤均勻,毫無瑕疵,也察覺不到任何氣泡,手指滑過也沒有高低不平的感觸。
“如果真未經處理,這個工藝倒還挺不錯的……”他在心中給出了初步評估。
深耕鑄鐵領域超過20年,僅憑目視和手感大致就能判斷產品質量。然而,鑄造工藝除精度外,內部氣泡的含量以及承受的壓力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標,這些則非精密儀器莫屬,肉眼看不出個所以然。
張啟接著補充:“這個圓球內外一致,沒有任何氣泡。並且,這是一款基本的鋼材,承受的壓力大約是3000千帕。”
聽到\"\"無氣泡\"\"和“3000千帕”,楚建國的神色有些匪夷所思。氣泡的存在與否,多加一步工序尚有可能避免,但承受力這方面的保證卻不是輕易能夠給出的承諾。
三十八
通常來說,一個普通鑄件承受3000千帕的壓力理論上可行。然而現實中,即便是目前最先進的鑄品也只能達到2000千帕的程度,這種誇大的說法讓人難以置信。
但眼前的年輕人敢拿出來,是不是真的可能呢?這並不太合理,也許其中有特殊成分或材料在作祟。
他曾聽說過有些材料能輕易增強承壓效能,但在鑄件壽命上大大縮水,幾乎等同於報廢材料。這招騙新手勉強管用,要哄騙他可不太容易。
楚建國並沒有立刻揭穿的想法,他更願姑且聽之,看青年能編造出多少胡言亂語來。憑藉他的經驗和眼力,一定能毫不留情地找出破綻。
青年應聲:“當然可以。”他已經做好準備。系統的工藝說明雖然不錯,但是若沒有詳細的實施步驟,光理論知識的意義不大。
張啟開始描述:“我的方法是採用層疊鑄造法。比如處理這個球狀材料,初始爐料除了鐵以外還包括C、Si、N、P、S等元素,用中頻感應電爐來煉製。”
接著講述他採用的“分層多次孕育”技術,多元素的複雜配方:“1.25%Ca、AI0.9%,我們透過多次孕育使它傾向於形成石墨化、消除自由碳簇,並最佳化共晶相...”
至於澆築系統的尺寸,是根據他自已獨特發現的方法:“我會運用斷面分割分析和計算式來確定...”筆尖在紙上飛快勾畫,一行行的數學表示式浮現。
看到青年紙上的公式,楚建國頗感意外。他說的這一切以前聞所未聞,然而憑著幾十年的經驗,他察覺這不是信口雌黃。更要命的是,他並未覺察到有什麼問題!
特別是那些複雜的公式,彷彿超越了大腦的消化能力,讓他感覺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的課堂——自已對這個領域是一無所知,聽得非常吃力。
這讓楚建國感到無比尷尬:被別人質疑,這種情況他已多年未遇。往往是別人對他灌輸資訊而非被傾聽者...
年紀漸長,臉皮也隨之增厚。短暫的尷尬消散後,楚建國大方承認:“上了年紀,思維有些轉變得慢,小張你慢一點也無妨。”
\"\"好的!\"\"
張啟點點頭,語速又略微減緩,“此公式是從多角度考慮的……”
經過一小時的努力,楚建國終於理解了這個公式。
接著,他就完全被震驚了。他剛剛使用張啟給出的公式對現有的鑄件模型做了推算,結果顯示,這個公式提供的解答是絕對最優方案!不僅效率更高,準確度也是毋庸置疑的超越舊有方法。
他每週都會跟進最新的技術,這個公式卻從未在他的認知裡出現過,所以他確認這是張啟獨創的。
不過……
這麼複雜的公理,既需深厚的數學和物理知識,又要懂鑄造成型的內在規律。很難想象一個年輕人能有這樣的能力。
但是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不容忽視。
他開始驚歎:“此外,流動場與凝固場的CEA分析,你並未採用市面上現有的軟體,而是自主研發的一套模擬分析程式。相較於現有市場軟體,它無疑更優秀。”
從口袋掏出一個隨身碟,張啟說道:“這是我自已研發的。”
\"\"自已研發?\"\"
楚建國的大腦一時難以接受,這實在出乎預料。CEA分析,也就是計算機模擬分析,對於鑄業不可或缺,透過軟體模擬生產流程來發現問題進行最佳化。
國內在這方面積累不多,他所在的公司使用的還是國外的軟體。而面前的年輕人竟然聲稱是自已創造的,開玩笑嗎?就算是清華博士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但這……
算了吧,畢竟話不能說得太滿了。
想起剛剛張啟解說公式的場面,連他自已都聽得雲裡霧裡,楚建國決定親眼見識一下。
“我看一看吧。”
楚建國接過隨身碟,沉著臉將它接入自已的電腦,然後開啟了操作介面。“這個軟體的操作方式和其他差不多,但在構建模型方面更為智慧,只要設定引數就能進行模擬了。
引數大致這麼輸入……”
一邊講解,張啟站在一旁指導楚建國的操作:“總工,你可以試試輸入之前模型的資料,那樣會有更直接的結論。”
楚建國按照張啟的指導逐步填入引數,不一會兒,鑄件模擬的結果便顯現了出來。
“這個結果……”
看到螢幕上的分析結果,楚建國眼睛微微瞪大。軟體得出的分析完全合乎標準,確實優於他們現使用的軟體,資料更加詳細且精準。
這年輕人沒吹牛!
他現在完全佩服至極了!
如果說他在鑄業造詣深厚,還能理解;但他竟然自主研發了這樣一套軟體,這個人是不是人啊?!這結合了新式製造方式和全新模擬技術的應用,其產生的工藝比起市面上的一般工藝,無論是精確度、耐久性和一致性都要提升半倍的說法,幾乎可以肯定是真實的!
擁有這項技術在手,剛才讓他煩憂的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楚建國在剎那間產生了不真實的感受。
隨後,失落、激動、喜悅、興奮以及些許的嫉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難以用言語描述的情緒在他的心中翻湧。當他漸漸恢復清醒,那份喜悅和期待佔據主導。
此次,他鐵定了心要和外國人競爭一次!
他還記得,當初踏入這個行業的原因就是為了讓中國鑄件業不再落伍,甚至揚威海外市場。然而多年的辛勤努力似乎剛見到希望曙光,就差點被銷售部的蠢材攪黃了局勢。
但如今……
一旦新的工藝生產線建成,中國的鑄件產業就掌握了關鍵。
這個新工藝絕不能放過!於是他立刻說道:“張啟,你這個成果,我們要收購!你需要什麼條件儘管提,我只要快速將其投入生產!”說到最後,他直視著張啟的目光炯炯發光。
“啊......”就連一貫厚臉皮的張啟,在楚建國如此強烈的目光中,也稍感不自在,往後退了一小步才開口:“這......這個我還在申請專利,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專利的事情沒問題,我們公司有專門處理這類事務的團隊。對於你這樣的專利,很快就會批准!在正式授權前,我們可以先簽訂合同,生產線的事兒也會同步籌備。”楚建國迅速回複道。
無論放到哪兒,張啟的發明都是極具價值的寶藏,他不想錯過這顆璀璨明珠。
張啟深思片刻後同意:“好的,成交。”
對他來說,騰飛鑄造有著良好的印象。
“太好了!稍候我跟你去見董事長。放心,我會給你滿意的報價,別走!你發明的東西已經被我們預定下來了!”見到張啟欣然應承,楚建國滿臉欣喜地說。他還熱情地提議,“你先參觀我們公司吧,我安排曲曉明來帶你。”
聞言,張啟點頭,對騰飛鑄造也有一定的興趣。
兩步並作一步走向電梯口前,楚建國叮囑曲曉明:“張啟你好好招待一下,帶他到處逛一逛。”\"
留下指示後,他對張啟示意了一下,火急火燎趕向了電梯。
曲曉明微笑著望向張啟,隨後指著樓梯道:“這邊來,走樓梯能更快。我們從六樓開始參觀。”
張啟隨之跟進,他們一同走著。
“楚總工程師對自主研發的要求極高,所以看不上也是正常的。這麼多年來,推銷成功的專案用一隻手都數得過來,而那些人全是有豐富經驗的老將。”邊走邊解釋道,曲曉明想要舒緩他內心的不安。
通常,如果楚建國不去法律部參與,就意味著他對產品並未特別青睞。不過他願意帶領別人參觀,表明未來可能成為騰飛機型的一員。
考慮到這些,他又補了一句:“能在情緒低落時和你談這麼長,你做得非常不錯!”聽到曲曉明這句話,張啟本想說出關於楚總工程師已有決定的話,但想到尚未塵埃落定,回答起來就略顯不合適。
“你能有這種心態挺難得的,比那時候的我要好了許多。其實做技術就需要這份沉穩與冷靜。”看到張啟淡定的表情,曲曉明讚道。接著領他來到了煉砂箱的研究場所,“這邊,我要帶你參觀一下我們的砂箱設計和研發區域...”
下到第三層,曲曉明一邊走路一邊談論。對於騰飛鑄業,他對張啟的觀感更佳。的確,這是一家非常專注於工作業務的企業。
來到鑄模試驗室的時候,曲曉明口袋裡的手機突然振動。
\"\"楚總工給你打電話,估計是關於去人力資源部簽入職合同的事情。\"\"他朝張啟揚了揚下巴,然後接通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