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是我,有何指示?”
“上次那份方案完善的怎麼樣了?”
“是那個公務員聘用方案嗎?”
“是的!”
“被省委組織部要去了!”
蔡輝一聽,心裡便有些不爽。
這件事被省委組織部攬過去,肯定是搞公務員聘任制,不會是事業編聘任。
雖然都是聘用,但歸口的單位卻截然不同。
搞事業編聘任制,那就是省政府這邊主導,實行公務員聘任制,那就是省委組織部的事,是省委的事,這一次全省的人才改革就沒有省政府什麼事了。
省委組織部部長廖俊生也是常委,排名還不比自己低,五人小組之一,這就比較麻煩了。
“閔市長,這事不是你在出方案嗎?省委組織部怎麼會把這件事給要過去?”蔡輝皺了皺眉問。
“蔡省長,因為這件事是省委徐書記主推的,寧城市只是出一個方案, 省委組織部肯定是有關注的!”閔行健如是說道。
他相信自己的這個回答堪稱完美。
既然是徐書記提出的人才改革方案,省委組織部肯定知道,把自己的方案要回去正常,這個鍋就這麼甩出去了,而且讓蔡省長不好說自己什麼。
自己只是個市長,省委組織部要肯定給。
蔡輝確實也沒有再繼續追問。
既然是省委組織部要去了,那常委會上肯定是按照公務員聘任制來實行。
蔡輝已經敏銳的意識到,這件事無論是按照公務員聘任制還是事業單位聘任制來說,風險大於收益,而且很有可能為全國的人才競爭模式引入的新的機制,到時候很有可能成為全國的典型,就此放棄心有不甘,他決定去向省長王志堅彙報,看看是不是讓省長出面?還是把這個方案要回到省政府這邊來?
蔡輝還有一個小心思。
省長王志堅面臨人到碼頭車到站,下一任省長的位置肯定是空出來了。
現在覬覦這個省長位置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一個強有力的對手:省委副書記米向陽。
省委組織部主導,到時候功勞肯定落在省委副書記米向陽身上,而省政府主導,功勞最後肯定落在自己這個常務副省長頭上。
誰主導,省長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說去就去,反正都在一棟樓裡辦公。
“省長,寧城市搞了個人才聘用方案,對擬聘用的專業產業人才給予高薪和公務員編制或事業單位編制!上報給了省裡。”
王志堅聽了點了點頭:“蔡輝同志,這是好事啊!經濟發展問題最終是人才的問題,這個方案的實行,對省的人才聘用展開的一個新的思路!”
“當然是好事,可是省長,”蔡輝躊躇了一下說:“這件事做成了是一個很大的成績,這個方案交給了省委組織部,是省委在主導,並不是我們省政府。”
王志堅還是沒有深想裡面的道道,回答說:“不管是省委還是省政府主導,不都是在為之江選人才?”
蔡輝有些急迫的說:“省長,這裡面的區別可大了!如果是省委主導,那肯定是按公務員編來走——您也知道,公務員編根本不用籤什麼勞動合同,更不用約定工作年限,完全按公務員體系的規矩來;可要是咱們省政府主導,大機率就是事業編聘任,這就得籤勞動合同、定工作年限,說句實在的,這和公務員法的原則多少有點相悖,推行起來容易落人口實。”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事要是做成了,那是實打實的政績。現在方案在省委組織部手裡,最後成績自然都算在省委頭上,咱們省政府忙前忙後,最後可能連個響都落不著啊!”
蔡輝這麼一說,王志堅覺得不無道理。
“那現在這個方案已經在省委組織部那裡了,還能怎麼辦?”
“這件事肯定是要過省委常委會討論的,到時候我們可以提議修改一下,從公務員編改成事業編,事業編就是由省人社廳主管,就成為我們省政府的專案了。”
“那行。”王志堅點頭同意了。
組織部部長廖俊生把完善過的方案交給了徐雨萌。
“這是根據閔行健同志的方案,省委組織部重新做了完善和修改。”廖俊生實話實說。
徐雨萌認真的看了幾遍,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會盡快召開常委會討論這個方案,人才的爭奪耽誤不得。”
..........
過了幾天,省委辦公廳通知召開省委常委會議,討論的不是大家最關心的幹部人事問題,而是人才引進方案。
組織部部長廖俊生向常委們介紹了省委組織部的這個公務員聘任制方案。
徐雨萌抬眼看向在座的常委們:“同志們,今天我們討論這個公務員聘任制方案,不是小事,是關係到之江省未來發展的大事。當前,全國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誰能搶佔人才高地,誰就能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主動。”
“這個公務員聘任制方案,就是我們拿出的‘引才誠意’和‘用才魄力’。它打破了傳統招錄模式的侷限,能更精準地把專業產業人才吸納到公務員隊伍中來,讓懂產業、通技術的人直接參與到政策制定和落地中,這對提升我們全省的治理效能、推動產業升級,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才是第一資源,這個方案的推行,既是我們落實zong央關於人才工作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之江省在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上的一次積極探索。做好了,不僅能為我們自己引來‘活水’,更能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所以,這件事必須抓緊、抓實、抓好,不能有半點遲疑。”
組織部部長廖俊生自然是同意,畢竟這個方案就是省委組織部新鮮出爐的。
省委副書記米向陽覺得這個方案很好,這個方案搞成了,對他這個省委副書記來說也是好處多多,他是省委副書記,主抓的就是幹部隊伍建設,這個經驗成功在全國推廣,對後來競爭省長肯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