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林楓,其他人也有這樣的疑問。
“祝才子的《古詩十九首》作於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將近五百年,品相如此之好,怎麼可能?”
一個穿著普通夾克衫,帶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立刻提出了質疑,顯然是古玩字畫的資深愛好者,隨口便能道出《古詩十九首》的年代。
“沒錯,而且據傳祝枝山的這幅真跡早已失傳,你這是哪裡來的?”
另一個拄著柺杖的老者也站起身附和。
沈疏桐和艾庭軒沒有言語,他們是學經濟的,對這些一竅不通,但是提出質疑的兩個人,前者是建州的市長王遠山,後者是建州時代集團的董事長曹易之,可以說是全部嘉賓的代表人物。
蔡雪鵾彷彿是早就知道有人會提出質疑,所以淡定自若,接過禮儀小姐遞上來的一份證書朝眾人示意。
“這幅墨寶是我蔡家好不容易從外商那裡贖回的,真跡難得,儲存完好理當是今人之幸,而且真跡上蓋有乾隆、宣統的印章,這作不得假。”
“更重要的是,由霍豐大師所鑑定的古玩,至今無一出錯,你們不相信我,也應該可以相信這份證書!”
蔡雪鵾捏著鑑定證書的手翹著蘭花指,若是放在女子身上甚是優雅,但放在他的身上卻有人讓人想作嘔。
不過在場之人的目光並不在他的身上,在王遠山確定證書是真的之後,眾人的目光頓時變得炙熱。
儲存完好的真跡真的太難得了,完全是有價無市,蔡家居然捨得拿出這樣的藏品拍賣,王遠山也不禁看著蔡雪鵾點了點頭。
“我出2500萬。”
一個年輕老闆沉不住氣馬上報價。
“3000萬。”
一個美女也跟著報價。
“4000萬。”
眾人明白這幅真跡的商業價值,所以紛紛加價。
而沈疏桐無動於衷,她對字畫一向不感興趣,反倒是艾庭軒蠢蠢欲動,想要出手卻被艾月攔住,艾家雖然也算大戶人家,但那是論名望,論財力肯定比不過在場的商業大亨。
“5000萬。”
“7000萬。”
林楓聽著這不要錢似的報價,心都在滴血,從十幾萬的瓷碗到幾千萬的真跡,這些人要是可以投資給他該多好?
“七千萬第一次,還有人要加價的嗎?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這幅真跡我想值得諸位爭奪。”
蔡雪鵾嘴角上揚,他彷彿看見了一大筆財富,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我出兩億。”
先前提出質疑的曹易之拄著柺杖再次站起,卻是直接喊出了天價,堵住了眾人想要繼續加價的想法。
蔡雪鵾也震驚的說不出話,他本想賺個幾千萬就收手,沒想到直接發了。
“蔡先生,要是沒有人繼續加價,可以宣佈了。”曹易之自信的說道。
“哦,好,兩億第一次,兩億第二次,”蔡雪鵾反應過來急切的擊錘。
就在他要擊第三下時,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卻打斷了現場的火熱的氣氛。
“這幅字跡是假的!”
就在曹易之出價的時候,林楓潛意識忍不住向系統提出了詢問,他不認識什麼霍豐,所以證書並不能打消他的疑慮。
【是否花費10點人文靈感,用於鑑定該字跡的真假?】
一個機械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林楓沒想到真的得到了回應,立刻選擇了【是】。
這多虧了系統的新模組,人文科學領域,可以解決從古至今人類社會歷史文化的一切難題,考古當然也在其中。
【一眼丁假】
【理由如下:……】
【評論:拙劣的低仿偽作。】
林楓看著上百條理由,心中直呼乖乖,用一幅偽作賣兩千萬,無本暴利啊!蔡家不厚道。
“你說什麼?”蔡雪鵾咬牙切齒的盯著林楓,一個名不見經不傳的小子,他不信他真的懂行。
這小子搞什麼飛機,沈疏桐一臉黑線,一時沒看好就捅婁子。
艾月美目也有點困惑,按理說霍豐的鑑定證書在此,不會有假。
艾庭軒則是看好戲不嫌事大饒有興趣的樣子,這小子最好被趕出去。
“林楓,你別瞎說。”人是她帶來的,沈疏桐已經做好了道歉的準備,於是打斷林楓道。
“我說,這幅字跡是假的。”林楓走近後卻再次強調。
“保安,把這個人給我趕出去,”蔡雪鵾瞥了一眼焦急的沈疏桐,幸災樂禍道:“疏桐,不是我不給你面子,你男朋友無緣無故干擾拍賣會的程序,實在不適合繼續留下來了。”
“等等,讓這位小兄弟說說理由,若是無理,再趕不遲。”
保安剛要帶走林楓,在場地位最高的王遠山卻突然發話。
“王市長,這,”蔡雪鵾神色一緊,卻不敢直接否定,不然反倒顯得他心虛。
見身邊的保安沒有進一步的舉動,林楓嗤笑一聲,在安靜的宴會大廳內顯得如此刺耳。
“聽好了,我有上百條理由。”
“理由一,該字跡距今不過五年,而祝枝山寫這幅作品時,是嘉靖四年,距今490多年。是真是假,用碳-14同位素測定年代一測便知。”
“荒謬,用碳-14同位素測定年代會損壞文物,如此墨寶,怎能胡亂使用?”
蔡雪鵾還未開口,曹易之卻先反駁道。
“理由二,據傳祝枝山揮毫的時候,用的是極品繭絲高麗紙,按常理多應為手卷,而不是冊頁。”林楓沒有理會曹易之,跟個傻子一樣,被賣了還要替對方數錢。
“只是據傳,豈能作為證據?”蔡雪鵾矢口否認。
“理由三,祝枝山在《停雲館帖》中所作的《古詩十九首》,與這幅字跡有很多地方是不一致的。比如在首字“行”和首行的斷句都不同。”
“理由四,古代的紙張質地一般比較厚,在陽光下會呈現出金黃色的光澤,而這幅字跡紙張的金黃色光澤乃是臺上的特殊燈光所致,置於陽光之下便會失真。”
……
“理由九,高麗紙以綿繭造成,其色白亮如緞、其質柔韌如綿,落墨成半滲化狀態,發墨可愛,別有韻味,而這幅字跡上的墨跡浮於表面,毫無半點滲染之象,倒像是噴繪。”
“理由十,這幅字跡可以說是極其低仿了,之所以裝裱完好只是為了掩蓋其粗糙的做工,我打賭,這幅字跡的只噴了正面,沒有噴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