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有經驗,能熬住

研究所那邊現在不用常天操心,常天給了楊蜜電磁爐的設計圖,現在也快製作完成了o年前肯定沒問題。

到時候就憑這三個月三件家用電器新發明的效率,那誰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當然,和那些大研究所肯定還有不小的差距,這時代牛人是非常多的。

但常天對現在這樣已經很滿足了,楊蜜也很滿足,她聽常天的話,不擴張,不發展,小富即安,有工作、有榮譽就行!

所以常天現在很閒,每天待在家裡,不是寫醫書就是調教兩女和三小。

現在是三小了,周曉白沒搬過來,天天還要常天車接車送。

不過等以後搬家了,周曉白可能會在四合院定居常駐。

兩女現在也在跟常天學習,楊蜜主要還是學機械設計和武功。

胖迪學的就比較雜了,跟三小一樣,什麼都學,常天講什麼她聽什麼,一點都不挑食,還特積極,一次課程都不落。

至於醫書,常天現在一起寫兩本。

第一本就是之前計劃的醫書三部曲中的

第二部《中西醫術百科全書》。

《赤腳醫生手冊》全是術法,以實踐為主,只教怎麼做,不教為什麼這麼做。

《中西醫百科全書》就會更雜、更全,會涉及非常多的中西醫醫療理論知識,既有理論原理,還有具體時間方法,偶爾裡面還會摻雜一些失傳的醫術。

這本之後,常天還打算寫一本《醫經》,這本主要就是以理論為主了,是正兒八經的傳世之書,一旦寫成,就相當於三不朽中的立言。

這本書常天會將腦海裡的滿級醫術發揮到極致,寫一本最深奧的中西醫相結合的理論醫書,還會包含大量的失傳醫術和給出現在、乃至數十年後都沒有被解決的醫學難題和絕症的解決方法!

而且常天會以中醫為主!

西醫是科學醫書,未來會有無數人推動它的發展,就算常天不寫,以後也會有無數人去研究。

但是中醫,因為他的難學難懂難理解以及難以傳承的種種原因,未來會被各種質疑,甚至還會有不少人張羅取締醫書。

身為醫生,常天絕對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他要寫一本大醫書,為中醫證明。

就算可能依舊無法阻擋大勢,至少也要盡一些綿薄之力的。

不過不管是《中西醫術百科全書》還是《醫經》都非常難寫。

不像《赤腳醫生手冊》,這個有模板,常天可以照抄。

這兩本書常天要從頭到尾的自己穿心書寫,很麻煩。

再加上常天鹹魚的性子,估計要寫很久。

常天給自己的定的目標,《中西醫術百科全書》五年內寫完!

《醫經》十五年內寫完!

不能再晩了,再晚就耽誤賺錢大計了!

常天對二十年後可是有期待的。

畢竟是開了掛的男人,就算現在沒有系統,常天都有把握讓家人無病活到至少八十歲。

而他自己,甚至有把握一百歲以後還能跑能跳。

而一旦以後再抽出一些延年益壽、素顏抗老之類的藥,那就更可以瀟灑近百年了。

所以二十年後,儘管年齡上已經人到中年,但是對常天而言,人生卻是剛剛開始而720已。

他還要見證網路時代的崛起呢。

所以醫書什麼的,以後就沒時間寫了。

趁著現在有時間,就能寫多少寫多少吧!

而因為這兩本醫書好費時間長,很長時間不會出版,耽誤常天賺稿費。

所以常天現在還在寫另一本醫書。

《七寶藥浴法》!

就是他平時給兩女和幾小藥浴配方的簡化版。

不簡化不行。

原版藥浴法成本太高,需要虎骨鷹肝人參雪蓮之類的極品藥材,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傳授出去也沒用。

而且原版藥浴法效果太強。

小楊果只用了兩個月,現在身體爆發力比普通成年人都強了,進步太明顯了。

這要是傳出去,肯定會引來各種麻煩,常天最煩這個。

所以搞個簡化版的,上交上去,混個出版稿費。

至於上面怎麼用,常天就不關心了!

說起來,常天的事情不算少,但卻不是很累,每天過得也很充實,關鍵很快樂。

尤其是現在胖迪病好了,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幸福已經到來了!

眨眼時間,來到十二月末。

後天後就是元旦了,四合院那邊已經裝修完成,常天已經計劃好,明天搬家!

今天也是個好日子,今天大棚蔬菜的部分蔬菜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大棚蔬菜成熟期其實都很長。

一般而言,因為是秋冬種植,常天種的又比較晚,十月份才播種,一般要到次年的二三月份才能收穫。

但因為常天的種子是系統改造種子,不但產量高,而且繁殖週期也比普通種子要短很多。

唯一的缺點就是很耗費肥料,需要普通種子三到五倍的肥料,屬於科學催熟。

倒也不是沒有壞處,就是口感不如正常發育那樣好。

常天用了三倍肥料催熟,主要是冬天沒蔬菜了,常天已經啃了一個多月的土豆白菜了,家裡兩女都饞蔬菜饞的厲害。

所以常天採用肥料催熟,也不管味道了,先吃到嘴裡再說,明年再講究品質,正好試驗一下肥料的質量。

只是就算提前了,一般的蔬菜也得再過一兩個月才能成熟。

現在成熟的是黃瓜、香菜、小白菜和小蔥,這些都是日常最喜歡吃的,也是最常用的。

尤其是黃瓜,有一根黃瓜,那就相當於吃蔬菜了。

今天,就是收穫黃瓜的日子。

這裡一共二十畝地,一共種了九種蔬菜,現在成熟了四種。

不過香菜、蔥、和小白菜都不用著急收割,可以讓它們再長長,邊吃邊摘。

倒是黃瓜,可以先收割了,看看產量如何!

其實就算不收割稱重,常天心裡也已經有數了。

楊父這段時間天天在大棚裡查黃瓜數量,一根根的查,還只能他自己動手,生怕別人忍不住偷吃了。

眼看著黃光長得這麼好,結的這麼多,楊父就算再遲鈍,也知道這個大棚的價值所在了。

所以這段時間楊父覺都睡不好,半夜睡覺都睜一隻眼睛,生怕出現任何問題。

這也就是楊父當過兵,有經驗,能熬住,換個人都熬不住了。

好在,今天就收割了。

常天今天特意把楊廠長和大領導都請過來了。

這可是大日子,這兩人必須要在場。

大領導和楊廠長起初還不以為意。

尤其是大領導,他是工部的,對農業不感興趣,更別說一個蔬菜大棚了。

只是礙於常天的強烈請求,他只能過來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