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見闖王

吳林華從他們的交談中已猜出此白衣人是大名鼎鼎的制將軍李巖,於是趁機將手裡的刀收了起來,那五名女子也跪下謝過李巖。

李巖吩咐手下將女子送回家,轉身望著吳林華道:“這位壯士俠肝義膽,令人佩服,不知如何稱呼?”

吳林華慌忙道:“在下吳林華,壯士二字實不敢當,只是一時衝動。” 這倒不是他謙虛,剛才實在是危險的很,雖然他前世是跆拳道黑帶,但對方是三個人,並且他也不確定這個時代人的武力是什麼水平。此時已有些後悔太過沖動。

李巖哈哈一笑,說道:“壯士不必謙虛,如肯賞臉,請到府中一敘。”

“恭敬不如從命。”

“好!來人,給壯士備馬。”

吳林華忙道:“在下不會騎馬。”

李巖一愣,隨即笑道:“是我魯莽了。”

於是他跳下馬來,一手牽著韁繩一手拉著吳林華的手,說道:“難得我李巖今日結識如此坦蕩的壯士,今日我們不醉不休!”

當晚李巖即在府中擺酒款待吳林華,為了說話的方便支開了下人,旁邊只有紅娘子做陪。紅娘子仍是一身紅衣,腰配短劍,吳林華一見之下方知什麼叫英姿颯爽。幾杯燒酒下肚,雙方的話匣子便開啟了。

李巖首先開口:“不知壯士是何方人士,我見壯士髮式有異,且武術招式別緻,敢問壯士是何方人士?”

吳林華馬上把想好的說辭講了出來:“制將軍慧眼如炬,我剛從西洋回到中原。鄙人祖上世代造船,永樂年間曾隨三保太監下西洋,因見西洋對我中華瓷器甚為喜愛,故而轉行販賣瓷器,獲利甚豐,不料嘉靖年間竟被汙為海盜,只好舉家遷往西洋避難,雖身在海外,然心向中華,我小時長聽長輩說起中華地大物博,不禁心嚮往之,本想回來一睹故國風貌,不料看見的卻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不禁心恢意冷。”

李巖聽後馬上說道:“壯士不必消沉,朱明無道,天怒人怨,上天假手闖王滅之,闖王宅心仁厚,寬愛百姓,只要闖王得了天下,百姓自可安居樂業,如今京師已在大順軍手中,只要過得三月,江南就可傳撽而定。”

吳林華聽後,搖了搖頭,不以為然的說道:“明朝立國兩百餘年,所封王侯眾多,其中實力雄厚者如唐王、魯王、桂王,只要其中一人登高一呼,則明朝官吏和軍將必將影從,在江南建一小朝庭與闖王對抗,若到那時中原危矣。”

李巖微微一笑,道:“林壯士過慮了,明軍腐敗透頂、戰力低下,根本不是大順軍的對手,只要闖王提兵南下,不出半年天下可定,何來‘中原危矣’之說?”

“難道將軍忘了關外虎視眈眈的滿清鐵騎嗎?滿清自從立國以來先後數次入寇中原,擄去百姓、金銀無數,其覬覦中原之心昭然若揭,若趁大順軍南下之機入主中原,則漢人社稷必將不保,到那時只怕將軍也成了罪人了。” 吳林華嘆了口氣說道。

李巖聞言一驚,轉念一想,說道:“滿清不足慮,山海關尚在吳三桂手中,其前幾日已表示歸降,闖王已令唐通帶領五千人馬前去接防,只要山海關在,那滿清必進不了關。”

吳林華已無話可說,正考慮要不要把吳三桂會當漢奸、引導滿清南下的情況告訴李巖時,李巖卻開口了:“林壯士一片愛國憂民之心讓李巖好生佩服,如今大順朝正需人才,還請壯士助闖王一臂之力。”

吳林華不覺有些心動,畢竟要想在這個時代立一番事業是離不開權力的,而眼前正是大好機會,雖然李自成很快就會敗亡,但若趁此抓住了兵權,應該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當下答道:“在下不才,願助闖王。”

李巖大喜,道:“好!難得莊士如此乾脆,來,滿飲此杯。”

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由於喝的太快,不由咳嗽起來。

紅娘子一邊給他捶背,一邊數落道:“不會喝酒還喝那麼快,也不怕人笑話。”

“壯士豪爽,我豈能落後?” 李巖笑著說道。

“一口一個壯士,你就不會問問人家的表字嗎?”

吳林華馬上把想好的說了出來:“在下字子華,子不語的子,中華的華。”

散席後吳林華向李巖借了輛馬車,離去時李巖再三叮囑早回北京。

回到村子時,吳林華髮現莎莎倚門而立,正等著他回來。見到馬車上跳下的是吳林華,莎莎低呼一聲,滿臉的悽苦頓時化做微笑,不顧一切的撲進吳林華懷裡。摟著懷裡嬌弱的莎莎,吳林華感慨不已,暗暗下定決心,今生今世一定要保護好莎莎,絕不讓她受到傷害。

第二天,吳林華帶著莎莎,收拾好行裝,告別鄉親,駕著馬車返回北京。

進了李巖府,得知李巖上朝去了,紅娘子則領了一群女兵在後院操練。紅娘子見吳林華來了,便囑咐眾女兵繼續,自已則領著吳林華與莎莎去廂房安頓。一進廂房,紅娘子便拉著莎莎問長問短,吳林華覺得無趣,便一個人來到門口與門房套起近乎。

沒過多久,李巖匆匆返回,見到吳林華二話不說,拉起他就走。吳林華稀裡糊塗被李巖拉進馬車,正欲開口問,卻被李巖阻止。李巖親自揮鞭駕車,不一會兒,便把吳林華帶到了紫禁城。吳林華被李巖拉著七拐八拐,穿過重重門禁,終於來到金鑾寶殿前。李巖吩咐吳林華別亂走動後,便進殿去了。

直到此時,吳林華才仔細觀察起這皇家禁地來。此時的紫禁城與吳林華來的那個時代的紫禁城大不一樣,處處透著皇家的氣派,雕樑畫棟,金碧輝煌,讓人讚歎不已,就連裝水的大水缸都包著金子。

吳林華正欲走近金水缸看個仔細時,李巖走出殿來,說道:“快進來面君。”

吳林華跟進大殿,只見殿中站滿文武大臣,武將竊竊私語,而文臣則大多面帶憂慮之色。大殿龍椅之上坐著一個大漢,一身戎裝,身材魁梧,面目冷峻,鬍鬚濃密,不怒自威。吳林華暗暗想道:這就是李自成吧。

李巖跪下叩首道:“臣李巖叩見萬歲。早朝時臣向萬歲推薦的人才臣已帶到,是否人才萬歲一問便知。”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愛卿平身。” 說完轉頭向著吳林華問道:“你就是吳林華?”

吳林華答道:“是。”

此話剛一出口,文臣中便站出一人喝道:“大膽!見到皇上不下跪,此乃大罪。” 說完他又轉向李自成說道:“臣請萬歲治此人大不敬之罪。”

李巖搶上一步說道:“不知者不罪。吳林華首次面聖,不知規矩,牛丞相不必如此。”

李自成說道:“此事怪不得吳林華,以後還要制將軍多加指點,使其熟悉尊卑之別,免得再壞了規矩。”

李巖叩首遵旨。吳林華內心極不情願的被李巖拉著跪下叩首謝恩。

李自成接著問吳林華:“制將軍說你很有謀略,朕有些不信,今天朕考考你。前明大將吳三桂駐守山海關,其家眷均在北京,前些天其本已上了降表,不料今天傳來訊息,這廝擊敗了唐通,投降了滿清韃子,對抗我大順,現下朕該如何應付?”

吳林華沒想到吳三桂這麼快就當了漢奸,看來抓軍權的希望不大了,眼下最要緊的是如何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於是說道:“如今滿清勢大,且其早有入主中原之心,不如避其鋒芒,全軍撤往河南,佔住這一天下腹心,休養生息,且不時派出小股騎兵騷擾滿清,三年之後再圖恢復,不可操之過急。”

“一派胡言!”牛丞相再次發作,“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已威風。如今我大順兵強馬壯,天下歸心,小小韃子有何可懼,只要萬歲御駕親征,立時平了它!”

李自成聽後捻鬚而笑,彷彿已看見滿清的辮子兵正在自已的刀下跪地求饒。

李巖爭辯道:“如今敵情未明,陛下不宜親征,不如退到河南,徐徐圖之。”

這時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道:“臣昨日夜觀天象,發現紫薇星蒙塵,且有客星擾之,似乎不宜親征。”

牛丞相聽後不以為然的說:“軍師此言差矣,萬歲雖未正式登基,但乃當今真龍天子,自有上天護之,且軍中精兵猛將無一不是誓死效忠,焉有不勝之理?權將軍,你說是吧。”

只見武將中走出一個彪形大漢,向著李自成一抱拳,用洪鐘般的聲音說道:“臣願為萬歲前鋒,將那吳三桂活捉回來,交給萬歲發落!請萬歲下令御駕親征。”

李巖聽後怒道:“劉將軍,我早勸你將那陳圓圓送回吳府,你偏不聽,這才惹來今日之禍,現在你又蠱惑聖心,你居心何在?”

劉宗敏兩眼一瞪,怒道:“那女人人盡可夫,吳三桂玩得,我為啥玩不得?我為萬歲分憂,你卻在此聒噪,要不是看在萬歲份上,我早把你掐死了。”

李巖怎肯善罷干休,當即與其爭論起來,軍師、丞相也加入戰團,不一會兒金鑾殿上便吵成一片,“奸臣”、“小白臉”、“宋矮子”等詞不絕於耳,只將吳林華看得目瞪口呆,心裡暗叫厲害。

李自成臉上漸漸掛不住了,猛地一拍几案,喝到:“住嘴!看看你們象什麼樣!這是金鑾殿,不是山寨的聚義廳!朕意已決,明日御駕親征,一舉蕩平吳逆,眾臣不得異議!”

劉宗敏立即說道:“萬歲英明,臣這就去準備。另請萬歲下令帶上吳襄,當著吳三桂的面宰殺其父,看誰還敢背叛萬歲!” 說完不由瞥了李巖一眼。

牛金星跟著說:“今晚還望權將軍不辭辛勞,將那吳妻陳圓圓好好懲戒一番,以洩萬歲心頭之恨。” 說完二人哈哈大笑。

李自成聞言不禁想起昨天丞相送來的四位美人還等著自已去寵幸,不禁心猿意馬起來,說道:“今天就議到這兒,權將軍和制將軍明日與朕一起出徵,退朝。”

說完起身便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