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吳三桂說反許定國

北伐明軍在取得曲阜大捷後,立即北上順勢佔領了濟南,並在此休整了五天。在這五天之中,明軍並未閒著,而是四處抓捕降官,很快就抓住了三百多人。

至於如何處置這些人,明軍中的官員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立即梟首以儆效尤,另一派則主張等候朝廷發落,吳林華與史可法支援後一種主張,於是二人聯名寫了奏章送回南京,並在奏章中痛陳利害,指出若是從輕發落這些人的話,將有利於北方人心尤其是官心的歸附。

北伐明軍一邊等著補充糧草物資,一邊等候著朝廷的旨意,經過這些天的消耗,糧草已不多了,火藥更是缺乏,尤其是吳林華率領的鎮虜軍,其軍中所存的彈藥僅夠一場小規模戰鬥了,吳林華正為此事擔心,萬一此時清軍發動反擊的話,後果難以預料,此次戰鬥有一半以上的功勞是鎮虜軍用火器取得的,沒有了火藥,鎮虜軍的戰鬥力將大大下降。

不過令吳林華欣慰的是,從左良玉傳來的情報來看,清軍的主力似乎還在河南一帶,一時半會兒還打不過來。

明軍佔領濟南後的第九天,朝廷的旨意總算下來了,出乎吳林華和史可法意料的是,朝廷命他們立刻將降官問斬,並將其家人也一同問斬。

接到聖旨後,吳林華與史可法商量了一下,決定再上一道奏章,懇請朝廷收回成命。那些朝廷官員心裡是怎麼想的,吳林華並不清楚,但他知道,若是開了殺戒,只怕那些還在觀望的清朝漢官肯定會與明朝拼個魚死網破,若想招降恐怕難了。

糧草與物資仍未運來,史可法不得不又向徐州的高傑發信催促,吳林華也一同發了封信,催其儘快將火藥運來,以便繼續北伐。

但他們並不知道,此時的高傑已陷入一場巨大的陰謀中,難以自拔了。

就在明軍佔領濟南的第三天,河南軍事重鎮雎州,駐守在此的大明河南援剿總兵許定國正坐在總兵府中查收部下送來的一箱金銀珠寶,這是河南豪強劉洪起派人送來的,同時還送來了一封信。

本來許定國早已看中了劉洪起兄弟控制的幾口鹽井,打算派兵奪過來的,但劉洪起很乖巧的送來了金銀珠寶,並在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證,以後每月都要向許定國送上一筆金銀,只是希望別來攻打他。

看著一箱子的金銀珠寶,再看看手裡那封充滿了低三下四語氣的信,許定國笑了,本來他還擔心劉洪起的家兵太多,恐怕自已部隊會遭太多傷亡的,現在看來這劉洪起還真是識時務,既然他肯放下架子來求自已,那麼就給他個面子吧。

許定國正清點著箱子中的金銀,忽然手下來報,說城門口抓住一個滿清細作,那人口口聲聲要見總兵大人。

“滿清細作?!”許定國心中一凜,說道:“既是細作,就把他立即斬首!”

那親兵轉身剛要離去,許定國又改了主意,說道:“回來!把他帶來見我,要悄悄的。”

待親兵走後,許定國合上箱子蓋,坐在太師椅上,眯著眼睛等候來人。

不一會兒,一個身穿黑衣,頭戴斗笠的人便被領到了許定國面前。

許定國睜開眼睛,盯著來人,但那人低著頭,看不清他的臉。

許定國說道:“哚!你在本總兵面前怎敢不跪?到這雎州城來做甚?”

那人低著頭,壓低著嗓門說道:“這裡說話不方便,總兵大人不防摒退左右,咱們也好說話。”

許定國一楞,心想:莫不是來刺殺我的?於是說道:“有什麼話儘管說好了,這裡都是我的親兵,不會說出去的。”

那人卻說道:“此事事關機密,若是成功,一場大富貴就等著總兵大人了!”

許定國聽到“大富貴”三個字,想了想,便將腰刀抽了出來放在身邊的桌子上,然後示意親兵退出屋子。

待親兵退出屋子並關好房門,許定國說道:“現在沒人了,你說吧。”

那人先把斗笠摘下,並抬起了頭,順手撕掉了臉上濃密的大鬍子。

許定國終於看清了此人相貌,一看之下大驚失色,站了起來,右手拿起腰刀,指著來人低聲喊道:“你......你......你是吳三桂!”

那人哈哈哈笑了幾聲,說道:“不錯,我就是吳三桂!想不到許大人還記得我,想當年你我同在袁督師手下的時候你就是總兵,沒想到現在你還是總兵,真是可嘆哪。” 說完就像看一個可憐蟲那樣看著許定國。

許定國大怒,說道:“你信不信我現在就一刀殺了你?提著你的人頭到南京,只怕我就不是這小小的總兵了!” 說完便用刀尖頂住了吳三桂的胸脯。

吳三桂面不改色,再次哈哈大笑道:“吳某若是怕死,就不會來這重兵防守的雎州城了,況且將我殺了之後,許大人能封個什麼官呢?封大將軍嗎?就是封了督師又能怎麼樣?還不是要受制於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監?袁督師怎麼死的你不會不清楚吧?還不是死在兩個太監手裡?小老百姓糊塗,跟著昏君說袁督師壞話,咱們可是跟著袁督師南征北戰的部下,咱們能不知道真相嗎?還不是那兩個太監索賄不成蓄意報復!可憐袁督師忠心耿耿,竟落得如此下場,怎能不讓人心寒?!好好為國盡忠的人得不到封賞,蠅營狗苟之輩卻扶搖直上,老弟你不就是個例子嗎?!”

聽到這些話,許定國拿刀的手不知不覺放了下來,垂頭喪氣的說道:“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不要再提了,我現在只想一心攢點兒錢,過幾年就告老還鄉。”

吳三桂冷笑道:“只怕你的願望不能實現啊!現在正逢亂世,正是男兒大丈夫創立一番大事業的好時候,老弟怎可輕易放棄呢?”

許定國搖了搖頭,說道:“你是來招降我的吧?我是不會投降的,你回去吧。” 說完又坐回到太師椅上。

吳三桂並不放棄,他掀開了地上的那個箱子,看了看裡面的金銀珠寶,抬起頭望著許定國笑著說道:“老弟,這點東西怎能入得了你的法眼呢?你想沒想過,你為什麼不得志呢?”

不等許定國回答,他接著說道:“那還不是因為你不懂鑽營?若是你能夠像那左良玉一樣,處處搞好關係,處處留下退路,恐怕你現在也能封伯封侯了!你想想,為什麼朱慈琅一登基就把你派到這雎州來?還不是因為你是那馬世英的人?他們是想借清兵的手把你除去呀!你再想想,那高傑憑什麼就能封侯?還不是因為他在朱慈琅逼宮奪位的時候見風使舵?他高傑本來不過是那賊寇李自成的部下,拐帶李自成的小妾投降明朝,因為孫傳庭戰死,他才得以吞併其部下,有了兵他就可以為所欲為,如今他可威風了,這徐州以南揚州以北全是他的地盤,這可是塊寶地呀!每年的銀子嘩嘩流進高傑的腰包,可不比你這一箱銀子多多了!還有那什麼威毅侯吳林華,都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不就是在朱慈琅逼宮奪位的時候充當了一下馬前卒嗎?一夜之間就從個窮小子變成了侯爺,這不是開玩笑嗎?這些沒有真本事的人都能當上候爺,像老弟你這樣在前線浴血拼殺的人卻得不到任何好處,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許定國越聽越怒,揮起腰刀“唰”的砍下一塊桌角,狠狠的說道:“總有一天老子要他們的好看!老子可不是好惹的!提起高傑老子就一肚子的氣,前些天我向他要些糧草,他那裡明明糧草堆積如山,可他就是不肯給,還把老子訓斥了一頓,說什麼拒不聽命,不肯北援,真是豈有此理!老子軍中沒糧沒餉,底下早就怨聲載道了,讓老子用什麼北援?”

吳三桂走上前去,拍了拍許定國的肩膀,說道:“那翻山鷂子本來就匪氣十足,你沒把命丟那兒,就是萬幸了。”

說完他走到門口聽了聽動靜,然後在許定國耳邊說道:“我有一計,既能替你出氣,也能給你帶來一場大富貴。”

許定國道:“何計?”

“前些天大清兵在曲阜一帶吃了個敗仗,相信你也聽說了吧。”

“聽說了,據說十幾萬人全軍覆滅,連多鐸也死了,這幾天朝廷正在慶賀呢。看來這北伐快要成功了。”

吳三桂道:“哪裡的話,這是吳林華和史可法胡吹呢,這點敗仗在大清眼裡也不過是小挫而已,多鐸也不是戰死的,而是舊疾復發重病而亡,清軍損失不大,只有三萬人被打敗,現在大清正調集數路兵馬近百萬大軍,準備將那北伐明軍一舉消滅,然後一舉南下滅明,如今肅親王豪格已率數十萬大軍屯於黃河北岸,只等時機成熟就可發動進攻。今日我來就是為了此事,只要拿下徐州,則明軍的糧草供應將全部中斷,且與南邊的聯絡也將中斷,到時北伐明軍既無糧草,也無後援,清軍大軍一到,立即土崩瓦解。不過嘛,此計還需老弟幫忙啊。”

許定國道:“幫忙?幫什麼忙?我有什麼好處?我要是不幫忙呢?”

吳三桂露出一絲詭笑,說道:“本來是用不著老弟幫忙的,肅親王的意思是立即揮兵南下,一舉拿下雎州,然後再向徐州進攻,但我知道守雎州的是許老弟的時候,我就向肅親王懇求,讓他許我來招降你,看在我們多年交往的份上,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吳三桂看了看面無表情的許定國,接著說道:“老弟,不要猶豫了,這可是大好的機會呀!我來的時候肅親王向我傳話,說睿親王多爾袞親口答應了,只要老弟肯歸降,等到此戰結束,就裂土封王,封我為平西王,統轄雲南和貴州,封老弟為鎮南王,統轄淮南,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呀,老弟可要想清楚了。不過肅親王也說了,若是你不肯歸降,一意孤行要阻擋王師的話,定要滅你九族!對老弟你我可是仁至義盡了,你要快下決心呀,晚了可就後悔莫及了!”

許定國坐在太師椅上,一動不動的看著腳下的地面,過了許久,他才猛然站起,說道:“他不仁就別怪我不義!老子豁出去了!富貴險中求!吳兄,說吧,你要我怎麼做?”

吳三桂笑著說道:“這才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其實並不用老弟冒什麼險,只需借老弟的地盤用用,另外再向老弟借點軍服,老弟只需坐在這裡靜候佳音就行了。”

許定國道:“就這麼簡單?那好,就聽你的。”

吳三桂道:“好!咱們一言為定!對了,剛才進來時我看見倆小夥,和你長得甚像,可是爾安與爾吉兄弟?”

見到許定國點頭,吳三桂笑道:“哎呀,第一次看到他們時他們還是吃奶的娃娃,現在長這麼高了?英俊瀟灑,頗有父風,我甚是喜愛,不如就讓我帶到我那裡,也讓我那幾個不爭氣的兒子看一看,學一學,順便也讓肅親王看看,他可是很喜歡少年英雄的,說不定一高興,就賞他們哥倆一個什麼官兒噹噹呢!”

許定國看了看吳三桂,心中嘀咕:這麼多年不見,你還是那樣狡猾,一點兒沒變。你想要我兒子去當人質就直說好了,何必繞這麼大個彎?但此時他已是騎虎難下,只得同意讓兩個兒子與吳三桂到黃河北岸的清軍大營“小住”幾天。

就在吳林華與史可法翹首以待徐州的補給的時候,清肅親王豪格親率十五萬大軍悄悄渡過黃河,抵達雎州城下。

雎州扼守徐州西北,是徐州西北的重要門戶,雎州若失,則徐州亦難保,但若想拿下雎州而不驚動徐州是不可能的,正是因為這一點,豪格才會派吳三桂前去招降許定國。

豪格進入雎州後,立即下令關閉城門,禁止城內居民出入,違者格殺勿論。

接著便令吳三桂率四萬關寧鐵騎身著明軍軍服,與許定國的三萬人馬先行出擊,日夜兼程趕往徐州,而他自已則率領剩下的十餘萬清軍精銳緊隨其後,準備一舉攻破徐州,斷絕明軍糧草供應,並切斷其與南方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