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月雖然也不贊同二嬸的想法,但這是他們家的事,她不好多說什麼,丁正月他們囤積的物資不少,別說幾隻貓貓狗狗,就算是幾家人全部吃他們準備的物資也能堅持兩三年之久,兩三年之後,如果末世沒有過去,那就必須出門尋找物資了,畢竟儲存的肉類等基本也就消耗完了,而且種植用的營養土也需要更換,總用一盆土植物是長不好的。
這就是高層避世的弊端,躲避喪屍確實比平房安全,但可持續發展方面卻沒有大院子長遠。
趁著現在還有網路,丁正月和王寧一直在搜尋如發生特殊情況需要撤離這裡時,可以前往的新的安全屋地點。
因為極寒的天氣,以往的喪屍軌跡被打亂。按以往的經驗,喪屍該出動的日子,今天喪屍卻沒有來。喪屍不來了,小區裡的居民卻開始出門了。
其實想想也是,這個小區裡大多住的都是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和一部分沒有在城裡買房的年輕人。拆遷前家家戶戶都有土地,都是樸實的農民,一直有存糧的習慣。
末世開始時是六月,天氣正是一天一天的熱起來的時候,所以末世開始,外面這麼危險,小區裡的人除了加固門窗阻擋喪屍的攻擊外,暫時都沒有出現食物短缺的危機。
現在不同了,先是暴雨又是斷電,好不容易電力恢復了,極寒又來了,緊接著又斷電了。即使翻出冬天時的厚衣服,但這個城市的冬天最冷也不過零下2--3度左右,這裡的人根本沒經歷過這個氣溫。
突然的急速降溫,甚至有人在睡夢中直接凍死了。小區微信群裡,每天都有崩潰的親人離世的求救聲。政府也發了宣告,會啟動緊急供暖措施,但供暖也需要幾天才能開始,畢竟現在外面的情況,政府的工人想順利的到達供熱公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太陽能的電力給幾家人供電已經不能在帶的起來電暖器了,丁正月看孩子們凍的紅紅的手和臉想把空調開啟算了,也不管外機的噪音了,可是開啟空調發現空調根本不啟動了,極寒的天氣應該把空調外機凍壞了。
王寧爸爸在出租屋裡用鐵水桶製作了幾個簡易的火爐,每天把之前的王寧屯的無煙炭和木方劈段放在一起燃燒,鐵桶裡的炭和木方燃燒起來後,桶壁上蓋一個不鏽鋼蒸屜,上面可以放水壺或者蒸鍋。熱熱的水蒸氣在空中發散,給出租屋裡的植物帶來一絲暖氣。
因為使用炭盆,王寧爸爸並不敢把自制的火爐放進安全屋內,空氣不流通搬進來大家都會一氧化碳中毒。放入出租屋內,給植物加加溫,也許能保護植物不至於凍死,收效甚微。
也許寒冷帶來的威脅比喪屍還要可怕,在暴風雪肆虐了三天之後,天氣終於放晴,氣溫回升了6度,小區裡開始陸續有出門找尋物資的人。
在極寒末世中,小區陷入了一片死寂。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每一寸土地,銀白色的世界在月光的映照下更顯淒涼。由於停電,小區內一片漆黑,只有偶爾閃爍的寒星為這片冰封之地帶來微弱的光亮。
居民們無法忍受家中的寒冷,趁著天氣回暖,紛紛裹著厚重的棉衣,戴著防風帽和手套,艱難地走出家門。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定與決絕,眼中閃爍著對生存的渴望。在寒風中,他們的呼吸都變得沉重而急促,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冰冷的空氣刺激著肺部。
他們步履蹣跚地穿越被積雪掩埋的小徑,憑藉著記憶和微弱的星光尋找著可能的物資。有的居民手持手電筒,微弱的燈光在黑暗中搖曳,為他們指引著方向。有的則依靠手機的微弱光芒,艱難地前行。
在這極寒末世中,居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不僅要面對嚴寒的侵襲,還要應對停電帶來的種種不便。但他們沒有放棄,而是用自已的勇氣和毅力,一步步向前,尋找著能夠支撐他們度過難關的物資。
在這片冰封的土地上,居民們用他們的行動書寫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他們雖然身處末世,但從未放棄過對生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希望。
丁冬陽和李碩也來和王寧等人來商量出門尋找物資的事,他們的食物不缺,但實在是太冷了!想燒火取暖卻沒有足夠的木柴和炭火。
正月媽媽問過丁正月為什麼沒有上一世極寒的記憶,丁正月確實不知道,因為她根本沒有活到極寒開始的時候。
丁冬陽的工作是對周圍村莊進行勘測記錄,他對回遷房這附近很熟悉,據他說,離回遷房四公里處有一個農場,農場每年都會囤積大量的秸稈用於製作草木灰,種植的有機農作物在全國都有名。
如果他們可以前往那個農場,可以去拉一些秸稈或者木柴回來,最起碼可以撐到政府提前供暖。
王寧和丁冬陽、李碩圍坐在餐桌旁,桌上鋪著一張手繪的簡易地圖,標記著他們即將前往的農場位置。窗外,寒風呼嘯,冰晶在窗玻璃上結成了厚厚的霜花,外面的世界彷彿被一層厚重的白色紗幕所籠罩。
王寧的眼神堅定而冷靜,他低頭審視著地圖,手指在農場的位置上輕輕劃過。他抬起頭,聲音沉穩地對丁冬陽和李碩說:“我們必須在天亮之前出發,否則等到極寒再次籠罩大地,道路將變得異常難行。”
丁冬陽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的興奮。
計劃好目的地,幾人又分工準備車輛和出行工具。王寧在網路上搜尋關於自行改裝極寒暴風雪模式下車輛的教程,按照教程將家中可以用的裝備收拾出來備用。
郭富寬和李碩則到地下停車場內,將那裡停置的汽車,可以抽出的汽油都收集起來。
丁正月將家中留守的爸爸媽媽、姑姑姑父及二叔等人重新排班,預備著在王寧等人外出時由其他人留守家中,確保兩層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