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林陽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周曉月和姜妍繼續留在省會城市。曉月所在的那家小公司業務急劇增長,人數也從6、7人擴招到了30多人。自從林陽走後,他和曉月每天中午要煲一個小時電話粥。
“月姐,又是男朋友電話?”
“哈哈,是啊。去吃飯?”
“是啊,要不要一起?”
“不用了,我晚點再吃。”
這批新來的實習生都管曉月叫月姐,一開始她很不習慣,後來便習以為常了。
電話那頭的林陽聽到她跟同事談話後,也陰陽怪氣的逗她:
“月姐,你要不要先吃飯?”
“小心我打你!”
“哈哈哈,你怎麼不吃飯?”
“我待會兒睡醒再吃,吃飽了趴著睡容易脹氣。”
“哦,我給你買個行軍床放工位行不行?”
“可別,工位現在可擠了。聽說公司要搬到華貿大廈了!”
“想不到SEO(搜尋引擎最佳化)這麼賺錢!”
“一個搜尋引擎,不去好好想想如何提升搜尋質量,整天變著法兒的到處搞錢!”
“是啊,這樣子就沒人深耕好內容了,反正掏錢就能買流量。”
曉月越來越不喜歡這份工作,她覺得自已好像是被資本家畫的框框圈住了,越是努力越是在幫資本家剝削窮人們的錢。
姜妍經過曉月的內推,也成功進入了這家公司。不過她沒透過研發的面試,最後轉到了測試崗位。
雖說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但網際網路公司節奏快,往往一個人要掰開兩半用,兩人甚至一連幾天見不了面。有一天中午,碰巧兩人都不太忙,就約著一起去師姐店裡吃頓火鍋。店名真就叫師姐火鍋,老闆是大曉月七八屆的師姐,畢業後去北京打拼攢了點兒錢,在學校正對面開了火鍋店。
店裡人不太多,只有師姐一人在忙活。見有人進來,師姐熱情的招呼她們坐下。
“你倆今年畢業了吧?在哪兒工作呢?”
“我倆都在華貿,她幹開發,我幹測試。”
“計算機專業的?”
“物聯網。”
“物聯網好啊,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農業,很有前景。”
“哎,老師上課只知道照著書本念,基礎的溫度感測器、溼度感測器什麼的只見過沒摸過。硬體沒教好咱也沒學好,只能幹軟體了。”
“這麼好的專業可惜了。”
“那你們怎麼這會兒跑回來了,下午不用上班嗎?”
“我們晚上下班太晚,每次來了你們都關門了。正好今天上午不太忙,溜回來吃頓火鍋,哎呀,早就想吃了!”,姜妍說道。
“好,那我趕緊去備菜,別耽誤你們下午上班。”,師姐說著趕緊回後廚忙活去了。
“曉月,我有點兒不想幹了。”
“啊?為啥呢?”
“李爽說他想去北京,我不想跟他分開。”
“嘿,你個重色輕友的傢伙!那你就捨得拋下我?”
“當然捨不得,所以我打算讓你和我一塊兒去。”
“我才不去!”
“誒,你知道我師傅工資是多少錢嗎?就是你上次見過的那個短頭髮戴眼鏡的?”
姜妍用胖乎乎的食指和中指神秘的比了個2。
“你的2倍?”
“不對。”
“少了?”
“多了!我跟你說正經的,她只比我多2000,才2000。”,姜妍半捂著嘴,鄭重其事的逐字逐句強調。
“不少了,不知道我啥時候能漲2000呢!”,曉月瞥了她一眼,覺得她八卦的樣子有點兒滑稽。曉月媽那時候一年才掙幾千塊,2000對她家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呢。
“你這人真是目光短淺,我師傅工齡少說也有七八年了,這就意味著咱如果一直呆在這兒,30歲之前也就那樣兒了。”
曉月仍然無動於衷,師姐早已端上了毛肚兒和羊肉,她肚子也早已餓的咕咕叫,於是一邊嗯嗯啊啊的應付,一邊大快朵頤。
“你知道陳泉吧?他去北京了,保守估計工資是咱2倍多。”
“計算機班那個陳泉?”
“對!”
“我記得他成績挺差的,怎麼,這麼厲害?”
“聽說過風口的豬嗎?咱也得上北京去,抓住風口。”,見曉月終於動搖了,姜妍才夾了一片羊肉,心滿意足的吃起來。
“想去就去吧,趁年輕去大城市看看。如果到時候實在不行,再回來就是了。”,師姐忙活完,坐邊上聽她倆聊天。
師姐又指了指牆上貼上的密密麻麻的情侶大頭照和花花綠綠的便利貼紙:
“再說了,你們看看這牆上一對一對的,有多少是因為異地戀分手的。能湊一塊兒就湊一塊兒,可不能拿愛情冒險!”
姜妍起身跑到那面牆的中間,踮著腳用筷子指著牆上高處的一張合照:
“你們看,這是我跟李爽,我倆指定不分開。哈嘎嘎嘎嘎......”
“師姐,他們分手之後,會回來把照片摘掉嗎?”
“有的會,前段時間一個小姑娘自已來吃火鍋,走的時候我看到她偷偷把一張照片帶走了。”
“那?姜妍,咱倆一塊兒去北京?”
“走,吃完就辭職。再說了,林陽不也在北京呢嘛,你倆離這麼遠不怕他拈花惹草?”
林陽和曉月的照片貼在一進門靠窗的位置,那是他倆大一的時候貼上去的,到現在已經快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