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皇權是不可侵犯的!

他的聲音逐漸恢復了平靜:“你們起來吧,繼續做好你們的本職工作。

若有任何疏漏,提頭來見!”

聽到這句話,副指揮使和毛驤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皇上這是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於是他們連忙站起身來,恭敬地退出了武英殿。

待副指揮使的身影消失在宮門之外,朱元璋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他不再專注於那些堆積如山的奏摺,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毛驤的缺席,讓朱元璋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力。

國子監八千儒生的這次行動,他竟然在事情發生後才得知,這讓他不禁反思自已的統治是否出現了漏洞。

若是有人真的意圖謀反,他豈不是如同盲人聾子一般,只能坐以待斃?這樣的想法讓朱元璋無法安心。

他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繼續發生。

朱元璋深知,要想維護大明江山的穩固,必須有一套嚴密而有效的監察體系。

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彌補這一漏洞。

目光轉向一旁侍候的內侍們,朱元璋的心中湧起了一個念頭。

這些內侍雖然身份卑微,但他們對皇室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若是能加以利用,或許能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錦衣衛雖然強大,但若是過於依賴,難免會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

而內侍們則不同,他們的權力完全來自於皇帝,更容易受到控制。

朱元璋心中有了計劃,他決定將內侍們培養成為自已的耳目,負責監察朝中的一舉一動。

這樣的安排不僅可以加強皇權的控制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錦衣衛的力量。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彷彿已經看到了這個計劃成功後的景象。

……

與此同時,九寶堂內卻是一片混亂。

幾個官差攙扶著一位衣衫襤褸、面容痛苦的官員走了進來。

這位官員正是楊憲,他的傷勢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九寶堂的大夫匆匆從後堂趕來,看到楊憲的傷勢後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楊憲的左手已經扭曲變形,森森白骨清晰可見,顯然是被人用重物打斷的。

而他的口中也滿是鮮血,顯然牙齒也受到了重創。

大夫連忙招呼夥計將楊憲帶到後堂診治。

經過仔細檢查後,大夫告訴楊憲他的左手已經徹底廢了,即使能夠接上骨頭,也很難再像以前那樣靈活使用。

而且每逢陰雨天氣,都會疼痛難忍。

至於那一口被打掉的牙齒,更是無法恢復,楊憲以後只能吃些軟爛的食物了。

聽到這個訊息後,楊憲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了。

他本是奉旨前往山東巡查的大臣,卻被國子監的儒生們如此凌辱。

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侮辱,更是對皇權的挑釁。

楊憲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那些儒生付出代價。

他絕不允許自已的巡查計劃受阻,更不允許那些世家大族繼續侵佔百姓的土地。

他要用自已的行動來證明,皇權是不可侵犯的!

“國子監!儒生館!”

楊憲咬牙切齒地念叨著這兩個名字,“我若不能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我就不姓楊!”

在九寶堂的後堂裡,楊憲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決心。

他知道自已的傷勢嚴重,需要好好休養。

但他更知道,自已不能就這樣放棄。

他要讓那些儒生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不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

“大人,藥膏已經敷上了,您先休息一下吧。”

大夫輕聲勸道。

楊憲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

他知道,自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他相信,只要自已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成功!

楊憲聽到大夫輕聲的囑咐,眼角不自主地抽搐了幾下。

休息?他此刻的內心如同被烈火灼燒,一刻都靜不下來。

他心中的怒火如同狂風中的火焰,熊熊燃燒,恨不得立刻將那些儒生繩之以法。

然而,面對眼前的困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究竟該從哪裡開始追查這些儒生的罪行?他該如何讓這些儒生為今日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皇上賦予他巡察御史的重任,目的是要巡查天下農田是否被侵佔,但如今,這些儒生的行為又該如何與皇上的旨意聯絡起來呢?這些問題如同巨石一般壓在他的心頭,讓他感到窒息。

正當楊憲陷入沉思時,攙扶他前來就醫的幾個官差紛紛圍了上來。

他們關切地詢問著楊憲的傷勢,忙著為他熬煮藥湯。

楊憲注意到,這些官差身上也都帶著傷,顯然是在保護自已的過程中受到了波及。

“大人,您感覺如何?還有哪裡不舒服嗎?”

一個官差關切地問道。

楊憲微微搖頭,試圖讓自已看起來堅強一些。

“我無大礙,你們也去治傷吧。”

他出言安撫道。

他深知,接下來的巡查工作還需要這些官差的協助,因此他不能讓他們因為自已的傷勢而分心。

然而,一個官差卻憤憤不平地說道:“大人,您這還叫無礙?您的手都斷了!那群儒生真是太可惡了,他們一定是算準了您不會追究他們!”

“若是今日是皇子出城,您看他們敢不敢這樣幹?他們但凡敢動手,全都得羈押到大理寺去!”

官差的話讓楊憲陷入了沉思。

是啊,大理寺!那裡是大明最高法律機構,專門負責審理刑獄案件。

任何一個人只要犯了法,都會在那裡留下記錄。

楊憲突然意識到,這或許是他報復這些儒生的一個突破口。

這些儒生如此肆意妄為,顯然不是第一次了。

他們一定會在大理寺和衙門等地留下卷宗。

只要自已掌握了這些資料,就能查到他們的罪行。

哪怕他們未曾參與過什麼大案,只要有一點小小的貪墨行為,楊憲也能讓他們痛不欲生!

想到這裡,楊憲決定立即行動。

他強忍著傷痛,帶著幾名官差前往了大理寺。

在那裡,他查閱了無數的卷宗,終於找到了這些儒生的犯罪證據。

他將這些證據一一記錄下來,準備在適當的時機向皇上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