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咬牙切齒地說道:“沈飛這個禍患,一日不除,我們一日不得安寧。
他就像一條潛伏在暗處的毒蛇,隨時準備給我們致命一擊。”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沈飛的憎恨和無奈。
李善長也深知沈飛的可怕之處,他嘆息道:“沈飛此人,心機深沉,手段狠辣,我們想要對付他,絕非易事。”
他回憶起那些曾經與沈飛為敵的人,他們的下場無一不是悲慘的。
就連衍聖公孔希學,這位孔聖的嫡系後輩子孫,也被沈飛逼得遠走他鄉,前途未卜。
“要想對付沈飛,我們必須聯合起來。”
李善長沉吟片刻,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我們得把劉伯溫也拉入我們的陣營,他的智謀和影響力對我們至關重要。”
胡惟庸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他深知,如今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僅僅是沈飛這個難題,還有即將回朝的酷吏楊憲。
楊憲的歸來,無疑會給朝堂帶來一場腥風血雨。
“我們必須儘快採取行動。”
胡惟庸沉聲道。
“現在國子監的那群儒生還在外面鬧騰,我們必須去安撫他們,防止他們再次做出逼宮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李善長也深知事態的嚴重性,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他們知道,皇帝已經動了殺心,而那八千儒生隨時都可能成為刀下的亡魂。
他們必須儘快採取行動,才能避免這場災難的發生。
在楊憲回京的這一天,整個京城的氣氛都顯得異常緊張。
然而,對於普通的販夫走卒來說,他們並沒有察覺到即將到來的風暴。
他們依舊按照自已的節奏在坊市裡穿梭忙碌,為了生活而努力奔波。
然而,在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中,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呢?誰也無法預測。
儒門的弟子們,這一天又如昔日那般,臉上滿布著深深的哀怨和無奈。
自那衍聖公孔希學踏上漠北的征途後,這群儒者彷彿被剝奪了某種精神支柱,覺得這片天地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公正與清明。
他們時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彼此傾訴著心中的不滿與憤慨,這種情緒彷彿凝固在他們的面容上,從未有過絲毫的消退。
然而,與這儒門之中的憤懣截然不同的是,朝堂之上的氣氛。
大明王朝的統治者們,此刻皆因楊憲的歸來而心生惶恐。
他們所懼怕的,並非楊憲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那股力量,那股能夠撼動朝局、令眾人敬畏的力量。
整個朝堂,從朱元璋那尊威嚴的龍椅開始,到文武百官兩側分列,都籠罩在一片肅穆而壓抑的氛圍中。
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只剩下那細微的呼吸聲和偶爾的衣袂摩擦聲。
在這肅穆之中,楊憲的身影如青松般挺拔,他緩步走向朝堂的入口。
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沉穩而有力,彷彿每一步都在向世人宣告他的歸來。
當他踏入朝堂的那一刻,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但面上卻保持著冷靜與從容。
他一步步地走向那象徵著至高無上的龍臺,每一步都似乎凝聚了無盡的期待與勇氣。
他知道,這朝堂上的每一個人都在注視著他,那些目光中既有敬畏也有慌亂。
這種慌亂讓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快意,因為他知道,自已曾經就是被這些目光所逼走的。
如今,他再次站在這裡,不是為了復仇或報復,而是為了完成自已的使命。
他走到龍臺之下,雙膝跪地,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禮道:“臣楊憲,參見陛下!”
朱元璋看到這位鐵面無私的御史歸來,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他知道,大明王朝此刻正需要一位能夠徹底肅清官場腐敗、恢復百姓生計的能臣。
雖然原本他最看重的是沈飛的才能,但沈飛的才華過於全面,他捨不得讓這樣的人才浪費在肅貪反腐上。
因此,他選擇了楊憲這個以嚴厲著稱的御史。
他微笑著對楊憲說:“楊憲,你的才能朕一直都很清楚。
如今我大明王朝內憂外患,貪腐橫行,兼併土地的現象屢見不鮮。
這已經成為我大明的頑疾,若不根治則天下難安。
朕封你為巡查御史,負責調查天下良田以及孔家對良田的貪墨行為。
你可有信心完成這項重任?”
楊憲聽到朱元璋的任命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
他大聲回答道:“臣楊憲領旨!必將竭盡全力完成陛下所交付的重任!”
這一刻,他的聲音迴盪在空曠的朝堂之上,也傳遍了整個大明王朝。
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楊憲的聲音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我以自已的頭顱作為擔保,絕不姑息一個貪官汙吏!”
他的話語猶如萬鈞之力,猶如銳利的刀刃,無情地切割著文武百官心中的疑慮與不安。
每一個字都如同鐵石般堅硬,沉重地落在他們的心頭,激起了層層漣漪。
目睹楊憲如此堅定果決的態度,朱元璋臉上的笑意愈發濃烈,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這柄即將出鞘的屠刀,果然鋒利無比,足以斬斷一切阻礙大明繁榮的荊棘。
如今的大明王朝,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需要一把鋒利的屠刀來割除腐敗的根源。
至於這把屠刀在完成使命後何去何從,那已非帝王所能預料。
然而,朱元璋堅信,只要這把屠刀足夠鋒利,足夠堅韌,便能為大明帶來一個嶄新的未來。
而在太子府內,沈飛卻顯得異常平靜。
他深知自已此刻的處境,若是貿然出現在外界,恐怕會引來無數儒生的圍攻。
因此,他選擇了閉門不出,靜待時機。
在沈飛看來,那群儒生們雖然滿腔熱血,卻往往缺乏深思熟慮。
他們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他人指手畫腳,卻往往忽略了自身的侷限。
然而,當皇帝真正開始動手時,他們又會變得膽小如鼠,不敢面對現實。
當得知楊憲被皇帝任命為巡查御史,負責調查天下良田一事時,沈飛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和煦的笑容。
他輕聲道:“這位楊憲大人,可真是有些不走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