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以一己之力攪動天下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威嚴與不容置疑。

“哼!你們所吞噬的,是天下百姓的血汗,是無數將士用生命換來的!”

朱元璋的話語如同重錘,擊打著每一個大臣的心靈。

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此事已定,徹查是不可避免的。”

隨後,朱元璋提出了一個要求:“你們需要舉薦一位官員,此人必須剛正不阿,不為權貴所動。”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紛紛交頭接耳,他們的目光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

他們開始意識到,事情或許並未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皇帝並非要一次性清理整個朝廷,而是想要一個明確的態度。

如果真的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他們也許可以將兼併的土地歸還給百姓,但這樣的割肉之舉,讓他們感到極為痛苦。

就在這時,劉伯溫站了出來。

他深知皇帝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公正無私、不畏權貴的清官。

他心中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於是毫不猶豫地推薦道:“陛下,微臣推薦楊憲。”

“楊憲此人嫉惡如仇,剛正不阿,絕對是朝廷中的一股清流。”

劉伯溫言辭懇切地解釋道,“他必定能夠不畏權貴,將天下良田的歸屬查得一清二楚。”

劉伯溫之所以推薦楊憲,是因為他自已並沒有多少機會去兼併土地。

在皇帝打天下的過程中,他大部分時間都陪伴在皇帝身邊,為朝廷出謀劃策。

他並不是不想貪,而是實在沒有時間和機會。

因此,他對於徹查良田一事,自然是全力支援的。

當“楊憲”

二字在朝堂上響起時,滿朝文武再次陷入了震驚之中。

他們都知道楊憲的秉性,那是一個不懂變通、不懂人情世故的硬骨頭。

雖然他在朝中地位不高,但卻因其剛正不阿的性格而備受尊重。

如果被皇帝任命去徹查良田的話,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而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也在心中權衡著楊憲的合適性。

他知道楊憲的性格特點,也明白他能夠勝任這個重任。

在明朝的朝堂之上,朱元璋原本打算將徹查良田一事交予沈飛去執行。

然而,深思熟慮之後,他意識到沈飛已經因自已承受了來自各方家族的重壓,如若再將這個必然會引起朝野動盪的任務交予他,只怕會讓他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朱元璋深知沈飛的才華與韜略,若得以施展,定能助力大明江山萬世興旺。

然而,如今他已然揹負了天下的非議,朱元璋怎忍心再讓他身處風口浪尖?

於是,朱元璋的目光轉向了另一位重臣——楊憲。

楊憲以其鐵面無私、手段狠辣而著稱,朱元璋相信他能夠勝任這一重任。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傳旨,即刻宣召楊憲回朝!”

官道之上,草木蕭瑟,行人稀少。

一輛稍顯破敗的馬車緩緩駛來,由一匹老馬拉動,顯得步履蹣跚。

馬車四周,幾名衙役緊隨其後,確保馬車平安抵達。

馬車之內,端坐著一位國字臉的中年人,他面容堅毅,目光如炬,彷彿能洞穿一切黑暗。

此人正是楊憲,他因不願與朝中權貴同流合汙,一直遭受排擠,被貶至遠離京師的揚州擔任地方官。

然而,當皇帝陛下傳旨召他回朝徹查良田兼併一事時,楊憲心中激動不已。

他知道,這是一個證明自已價值、展示自已才能的絕佳機會。

儘管深知此行必將面臨無數艱難險阻,甚至可能身陷囹圄,但楊憲毫不畏懼。

他深知,這是皇帝陛下對他的信任與重託,他必須全力以赴,不負所望。

楊憲知道,此去朝中必將引發軒然大波。

他將面對朝中所有勳貴和士族門閥的敵視與仇恨。

但他堅信,只要自已能夠公正無私、鐵面無私地徹查此事,必將為天下黎民百姓討回公道。

他心中早已做好了準備,將那些貪婪無度、侵佔良田的家族與權貴一一繩之以法。

然而,楊憲也明白,這條路並非坦途。

那些大家族和權貴們絕不會輕易放過他,他們可能會派出死士前來刺殺。

但楊憲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為了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他必須勇往直前!

在楊憲看來,這次徹查良田一事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他忠誠與勇氣的考驗。

他深知自已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必須竭盡全力去完成這一任務。

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中,每個人都在為自已的命運和時代的洪流抗爭。

馬車中,楊憲靜坐如松,目光堅毅,他心中燃燒著一股熊熊的鬥志。

他明白,自已此次回京徹查良田一事,必將掀起一場驚濤駭浪。

那些權勢滔天的家族,他們或許有著龐大的勢力,但在這大明王朝的疆土上,他們的勢力又能與皇權相提並論嗎?

楊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他清楚,此行雖然充滿了危險,但同樣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機遇。

只要他能憑藉此次徹查,贏得皇帝的信任和賞識,那麼他距離內閣之位,或許就不再遙不可及。

他相信自已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剛正不阿的品性,能夠將那些侵佔良田的家族一一揭露出來。

在楊憲的心中,還有一個名字揮之不去——沈飛。

這位在京城掀起軒然大波的年輕人,他的事蹟早已傳遍了整個揚州。

楊憲對沈飛充滿了敬佩之情,他佩服沈飛那種以一已之力攪動天下的能力,更佩服他那種不畏強權、敢於挑戰的勇氣。

在楊憲看來,沈飛就是那個能夠在亂世中堅守本心、勇敢前行的人。

而此刻的沈飛,正靜靜地坐在太子府中,思考著楊憲回京徹查良田一事。

他回想起後世對於楊憲的評價——敏銳、剛正、錙銖必究。

他知道,楊憲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刃,他的能力和性格註定會將此次徹查進行到底。

沈飛彷彿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局面——那些侵佔良田的家族在楊憲的徹查下無所遁形,他們的罪行將被一一揭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