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危機已經開始了

文武百官早已各自散去,然而胡惟庸、劉伯溫、李善長三人卻被朱元璋單獨留了下來。

他們站在龍臺之下,面對著朱元璋那嚴肅而焦急的面容,氣氛顯得異常沉重。

朱元璋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掃過,眉頭緊鎖,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北方的戰事已經告急,我大明的將士們如今深陷漠北,孤立無援。

你們三位,作為朕的得力助手,是否有什麼良策能夠扭轉乾坤?”

此言一出,胡惟庸、劉伯溫和李善長三人均是面面相覷,神情凝重。

他們深知,大明建國以來,雖歷經風雨,但從未遭遇過如此嚴峻的挑戰。

漠北之地,地勢險要,氣候惡劣,再加上元庭鐵騎的驍勇善戰,使得這一仗變得異常艱難。

劉伯溫率先開口,他眉頭緊鎖,語氣中充滿了無奈:“陛下,漠北之地,環境險惡,且元庭鐵騎擅長於此地作戰。

我們即便增派兵力,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更何況,我們目前對漠北的具體情況瞭解甚少,貿然行動只會是雪上加霜。”

朱元璋聞言,面色更加陰沉。

他瞪大了眼睛,緊盯著劉伯溫,彷彿要從他的臉上看出什麼破綻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中的怒火,聲音卻仍舊顫抖:“那你們的意思是,我們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將士們陷入絕境,而無動於衷嗎?”

胡惟庸和李善長見狀,連忙上前勸解。

胡惟庸道:“陛下息怒,我們並非坐視不理。

只是這漠北之戰,確實非同小可。

我們需要從長計議,制定出一個萬全之策。”

李善長也附和道:“陛下,臣認為當務之急是儘快籌集兵力,穩固後方城池。

同時,我們可以派出使者前往漠北,與大將軍徐達取得聯絡,瞭解具體戰況。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戰略。”

朱元璋聽罷,心中雖然仍有不甘,但也明白此刻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他點了點頭,沉聲道:“好,朕就給你們三天時間。

三天之內,你們必須給朕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否則,朕決不輕饒!”

三人聞言,皆是心中一凜。

他們知道,這三天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他們必須竭盡所能,為大明、為將士們找到一條生路。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天裡,胡惟庸、劉伯溫和李善長三人夜以繼日地商討對策。

他們蒐集情報、分析戰局、討論方案……最終,在三天期限的最後一刻,他們終於拿出了一個初步的作戰計劃。

他們決定,先穩固後方城池,同時派出使者前往漠北與大將軍徐達取得聯絡。

在瞭解具體戰況後,再製定更為詳細的作戰方案。

此外,他們還建議加強與大明朝周邊國家的外交聯絡,爭取獲得更多的支援和援助。

當這個作戰計劃呈遞給朱元璋時,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他深知,這三位大臣為了大明的未來,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努力。

他點了點頭,沉聲道:“好!就按照你們的計劃行事吧!朕相信,在大明朝的將士們和朕的英明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元庭,保衛家園!”

……

與此同時,午門之下,一片喧囂。

文武百官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沈飛的預言,竟然一一應驗了!”

“若當初大將軍能採納沈飛的建議,今日的局面或許就不會如此嚴峻。”

“言之有理,眼下十五萬將士身陷漠北,若無妙計破局,恐怕將面臨滅頂之災。”

“元庭若是趁機南下……”

提及此處,眾官紛紛閉上了嘴,擔心這些話傳入龍耳,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諸位同僚,當務之急是尋找解救徐達大將軍的良策。”

方孝孺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到眾人面前,神情嚴肅。

“方大人,徐將軍如今身陷敵後,十五萬大軍深入敵境,解救之難,可謂前所未有。”

眾大臣紛紛向方孝孺行禮,其中一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陛下昔日曾有旨意,告誡徐達、藍玉二人不可冒進,然而……”

編修景清長嘆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其餘大臣亦是面露憂色。

眼前局勢已是困厄難解,即便有天人之助,也恐怕難以扭轉乾坤。

而在太子府內,氣氛同樣凝重。

東宮之中,眾皇子齊聚一堂。

太子朱標緊鎖眉頭,目光緊盯著朱標,他是除了朱棣之外,最熟悉戰事的皇子。

“四弟,你與徐叔叔征戰多年,對於此次漠北之困,你有何良策?”

朱標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與焦慮。

此言一出,其他皇子的目光也齊刷刷地投向了朱標。

朱標深吸一口氣,面色沉重地搖了搖頭:“此次戰局,確實棘手。

要想破解,非一朝一夕之功。”

此言一出,眾皇子心中皆是一沉,整個東宮瞬間被壓抑的氛圍所籠罩。

“這可如何是好?”

朱標焦急地問道。

“我大明十五萬精銳深入漠北,若一旦受損,國家根基動搖,元氣大傷。”

“屆時,元庭若再次南下,反攻燕雲十六州,我大明將處處受制。”

朱標眉頭緊鎖,語氣堅定地說道。

“更為嚴重的是,若元庭恢復元氣,很可能會聯合其他部落,對我大明構成更大的威脅。”

朱標繼續分析道,他的臉色愈發難看。

“難道我大明朝的危機已經開始了?”

朱標震驚地問道。

“恐怕……是的。”

朱沉重地點了點頭,“這些日子以來,應天府內人心惶惶,不少百姓已經開始逃離。”

“我們必須儘快想出對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沉聲說道,目光掃向眾兄弟。

眾皇子面面相覷,心中都明白這次危機的嚴重性。

他們知道,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共度難關。

然而,我最為憂慮的,是朝中或許已有人暗地裡向元庭示好,尋求妥協與苟安。

這種潛在的背叛,如同暗流湧動,難以察覺,卻足以摧毀我大明朝的根基。

……

50催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