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接過捷報,臉上也露出了驚喜之色。
他仔細翻閱著捷報,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在捷報傳回之前,朱標對徐達那邊的戰事也是憂心忡忡,甚至想過親自前往前線勸說徐達。
然而,此刻看到徐達傳回的捷報後,他的喜悅中卻摻雜著一絲疑慮。
他暗自思忖,自已之前的擔憂是否有些多餘。
次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滿面春風,眾臣見皇帝如此高興,紛紛在心中猜測,大明又發生了何種喜事,才能讓皇帝如此喜悅。
朱元璋沒有讓眾人猜測太久,他對著滿朝文武道:“昨日,前線傳來了徐達將軍的捷報。”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大捷!我軍直入大漠,勢如破竹!”
此言一出,滿堂文武的臉上都露出了喜色。
隨後,朱元璋命內侍將前線傳回的捷報當眾宣讀。
待捷報宣讀完畢,文武百官正準備獻上歌頌之詞時,朝堂之外又傳來了捷報的聲音——李文忠的東路軍和馮勝的西路軍也傳回了捷報!
這一連串的捷報讓朱元璋興奮不已,他大聲笑道:“好!好!好!”
他激動地拍打著龍椅扶手,繼續說道:“這真是天佑我大明!”
“前線將士們如此英勇,待他們凱旋歸來之日,朕定要重重賞賜!”
隨著朱元璋的激動話語,滿朝文武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朝堂之上,氣氛熱烈而莊重。
不僅是那些位列前排的官員,就連那些隱藏在角落的內侍們,也都難以掩飾自已內心的喜悅。
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之情,彷彿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感染。
在這歡樂的氛圍中,有幾位官員卻悄悄地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異樣的光芒。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那位曾經被逐出國子監,如今卻官復原職,並且風頭無兩的沈飛。
這段時間以來,沈飛的崛起速度之快,勢頭之猛,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他執掌國子監,又入東宮詹事府,一時間風頭無兩,無人能及。
這讓那些原本就對沈飛心存忌憚的官員們更加感到不安。
他們覺得沈飛的上升勢頭太過猛烈,似乎對整個朝廷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他們擔心自已的地位會受到威脅,甚至擔心自已的前途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然而,隨著捷報的接連傳來,這些官員們心中的忌憚卻逐漸消失了。
他們回想起徐達出征之前,沈飛曾公然斷言徐達會敗。
然而現在看來,沈飛的預言並沒有成真,徐達反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這讓那些原本對沈飛心存疑慮的官員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已的判斷。
他們意識到,沈飛的話或許只是空談,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相比於現在一往無前的戰局,沈飛先前的言論確實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這讓那些原本想要打壓沈飛的官員們開始動搖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名叫孔希學的官員突然站了出來。
他走到大殿中央,然後恭敬地跪下。
這一幕讓朱標不禁微微皺眉,他自然能夠猜測到孔希學此舉的用意。
果然不出所料,孔希學開口便恭賀朱元璋大軍初戰告捷,捷報頻傳。
他稱讚這是朱元璋領導有方和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
然而緊接著他卻話鋒一轉,開始指責起沈飛來。
他說沈飛蠱惑民心、肆意造謠,說什麼徐達將軍會敗。
他甚至懷疑沈飛是漠北的探子,請求朱元璋嚴懲沈飛。
面對孔希學的指責,朱元璋卻面色不動。
他心知沈飛有才,對他萬分欣賞。
然而他也知道沈飛的傲氣需要磨礪一番才能更好地為朝廷所用。
因此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憤怒或不滿的情緒只是示意孔希學繼續說下去。
孔希學見朱元璋沒有表示反對便繼續列舉沈飛的“七宗罪”。
他言辭激烈地指責沈飛的種種罪行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來打壓沈飛的勢力。
然而他的舉動卻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議論紛紛。
有人覺得孔希學為了這次彈劾準備充分但也有人認為沈飛應該受到這樣的指責因為他之前的言論和行為確實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和疑慮。
朱元璋也對孔希學的指控感到好奇他想知道沈飛是否真的犯了這些罪行。
在朝堂之上,氣氛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彈劾而凝重。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似乎能洞察人心。
孔希學,這位平日裡溫文爾雅的衍聖公,此刻卻猶如一隻蓄勢待發的獵豹,準備向沈飛發起猛烈的攻擊。
孔希學站在大殿中央,深吸一口氣,似乎要將所有的怨氣和憤恨都傾注在這番言辭之中。
他心中暗道:“沈飛啊沈飛,你今日可算是撞到槍口上了!”
他眼神中閃爍著狠辣的光芒,似乎已經預見到了沈飛即將面臨的悲慘下場。\"陛下!”
孔希學恭敬地行禮,然後朗聲說道,“臣今日要彈劾沈飛,其所犯下的罪行,足以震驚朝野!”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沈飛所犯的第一宗罪,乃是公然挑戰朝廷的權威,藐視王法。
他竟敢在大軍出征之際,妄言徐達將軍等人會大敗而歸。
這種言論,不僅是對朝廷的侮辱,更是對將士們的極大不尊重。
此等行徑,實乃目無王法,怪力亂神!”
孔希學言辭激烈,彷彿要將所有的怒火都發洩出來。\"第二宗罪,沈飛在國子監期間,便屢次與上級發生爭執,甚至公然頂撞。
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在軍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無視軍紀,擅自發表言論,嚴重干擾了軍心的穩定。
此等越權胡言、不尊上官的行為,實在令人髮指!”
孔希學越說越激動,彷彿已經看到了沈飛被嚴懲的畫面。\"第三宗罪,沈飛造謠生事,禍亂軍心。
他的言論如同瘟疫一般,在軍中迅速傳播開來,嚴重影響了將士們計程車氣。
這幾封捷報便是最好的證明!若非陛下英明,將士們奮勇殺敵,恐怕大明朝的基業都將毀於一旦!”
……
50催更,加更!
兄弟們,挺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