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深知沈飛之才,超凡脫俗。
失去如此人才,將是莫大遺憾!
“加速!”
朱標忍不住掀開車簾,對駕車之人下令。
“遵命!”
駕車者不敢怠慢,立刻驅馬前行。馬車飛快離開了皇宮,沿途,
百姓紛紛避讓。面對皇家馬車,
他們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
觸怒皇室尊嚴,那是掉腦袋的大罪,無人敢冒此險。
時間不長,朱標已到達了指定的客棧。車伕連忙上前,為他拉開簾子,畢恭畢敬地道:“太子殿下,目的地已到。”
朱標輕輕點頭,臉上浮現出滿意的微笑。他此行拜訪沈飛,正是為了尋求解決之道。他認為,放眼天下,唯獨沈飛能擔此重任。
客棧內部,醇厚的酒香四溢,賓客絡繹不絕。在一張充滿古韻的桌旁,坐著一位年輕俊逸的男子,正是沈飛。他淺嘗一口杯中佳釀,臉上洋溢位輕鬆愉悅的表情。遠離朝廷紛擾,無需再為瑣事煩心,對他而言,這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此刻若有人邀他重返朝堂,他怕是不願。
沈飛揚手,爽朗言道:“店家,再來一壺酒!”
“好的,客官稍等!”小二應聲而去,取酒回來欲送至沈飛桌前,卻被朱標攔下。朱標向小二使了個眼色,低聲說:“由我來吧。”小二笑著點頭同意。
朱標手持酒壺,一臉恭敬地走向沈飛,一旁的隨從見狀驚訝不已,當今太子親自為他人斟酒,這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恐怕也是絕無僅有。
朱標並未在意周圍的目光,徑直到沈飛身旁,微笑著說:“先生,酒來了。”沈飛微微點頭,淡然道:“酒已至,人也到,坐下吧。”
“學生今日拜訪,是想向先生請教一樁事情。”朱標態度謙恭。
“講吧!”沈飛了解沈飛直來直去的性格,朱標便直接說明來意:“我此行是想請先生擔任太子講師,兼任少詹事。”朱標稍作停頓,又補充:“同時,我更希望先生能出任國子監祭酒,執掌國子監。”
這話一出,周圍的隨從震驚不已。太子竟然承諾國子監祭酒之位,要知道,國子監是國家教育重地,能在其中任職已是榮耀,更別說執掌國子監,那可是萬人之上的職位。沈飛雖已習慣外界生活,重返宮廷或許會有不適,但面對太子的親自邀請,拒絕似乎不合情理。
這時,朱標向沈飛深深一鞠躬,誠摯地說:“懇請先生能答應學生的請求。”當代太子親自行禮,沈飛緩緩起身,扶住他。雖然他對國子監的某些人並無好感,但太子親降尊貴,拒絕實屬不妥,何況對方的誠意滿滿,令人難以拒絕。
若此人能登基為大明之君,必然是萬民之福澤。沈飛輕輕點頭以示認同。
朱標眼前豁然開朗,喜形於色:“先生,您是答應了嗎?”
沈飛再度輕輕頷首,動作雖細微,卻足以讓朱標內心的激動難以言喻。
“請先生移步上車,我們啟程!”
而在另一邊,國子監的殿堂內,金碧輝煌,作為國家學術重地,每一件擺設無不彰顯尊貴。這裡不僅是皇族子弟學習之地,更有眾多權臣之後匯聚。昔日的場景總是洋溢著莊重與和諧,而今日,空氣中卻瀰漫著一種異樣的沉重。
正中座位上,一位鬚髮斑白的老者端坐,面容嚴峻,兩側則排列著國子監的高階官員,他們在朝中均是權重一時。老者環視四周,緩緩開口:“諸位可都聽說那件事了?”
此言一出,座中眾人神色更加凝重,他們當然知曉,那個曾經被他們排擠出去的年輕人,竟被太子親自邀請,不僅進入東宮,還將執掌國子監。這突如其來的轉折,如同戲劇般不可思議。
“若此人重返,對我們恐怕意味著……”一人搖頭輕嘆。當年排擠沈飛,他費盡心機,一旦對方歸位問罪,他自知難逃其咎。
“太子殿下親自召回此人,未來對我們恐怕是個不小的隱患。”另一人接話道。
斑白老者聞此,也不禁搖頭嘆息。原以為驅逐的僅是一名無足輕重的角色,怎料對方竟能有此番作為,實在出乎意料。
老者起身,仰望蒼穹,面上添了幾分憂愁。沈飛歸來,取代劉三吾,他們這批人將面臨何種命運?對方會以雷霆手段清算舊賬,還是選擇息事寧人,一切都還是未知。
老者搖頭嘆息,對眾人言道:“事態不簡單,國子監或將風雨飄搖,各位務必小心。”言畢,老者轉身離去,留下眾人面面相覷,若早知此人能與太子結緣,無論如何也不會將其逐出門牆。
又過了數日。
朱標離宮,回到太子府邸。清泉潺潺,假山錯落有致,簡約而不失雅緻,皇家住所,自是注重體面。於湖畔,一俊朗男子靜立,觀魚躍水間,此人正是沈飛。沈飛寓居太子府已有時日,對此地頗為滿意,倍感安適。
正當此時,急促的腳步聲漸近,朱棣向這邊行來。沈飛眼神微斂,對方步履匆匆,必是有事相商。朱棣一見沈飛,即刻趨前,至湖邊,順著沈飛視線望向水面,一臉疑惑,問:“先生在看何物?”
“觀水,賞魚,察世。”沈飛淡然答道。
宮中,朱元璋想著藍玉!
自古驕兵必敗,淮西新貴他深知。
國初定,用人之際,朱元璋強忍持刀。
歷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徐達隨他多年,或能聽旨,至於藍玉……
念及此,朱元璋眼眯縫微合,憶起昔年,與藍玉散步,彼時,藍玉攜數名義子。
朱元璋原本打算私下與藍玉交談幾句,希望他能命令那幾名忠誠於他的義子退下。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那幾人卻如同磐石般不為所動,堅守在藍玉的身邊。
面對此情此景,藍玉終於忍不住厲聲呵斥,那幾人才緩緩退去。
這些人的行為令朱元璋震驚不已,他們居然敢於違背皇命,一心只為忠誠於藍玉。
回想當初,自已曾下達過命令,希望藍玉的那些義子能夠遵從,但他們卻置若罔聞。
如今,自已再次發出命令,藍玉是否還會聽從,這成了朱元璋心中的一個巨大疑問。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此人若是不除,必將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然而,此刻他面臨的困境並非是否要除掉藍玉,而是對方不遵從命令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種不遵從命令的行為,極有可能導致一場大戰的失敗。
想到這裡,朱元璋不禁抬頭望向天空,背後一陣冷汗直冒。
正值此時!
皇城之內,百姓往來於街巷,選購日常所需,一切顯得那麼安寧。然而,就在此刻,一陣突兀的喧囂打破了這份寧靜——急促的馬蹄聲如戰鼓雷鳴般響起,劃破了天際。
馬背上騎著的是一名信使,從其裝束不難辨認,乃是一名軍中的偵察兵。
“捷報傳來!捷報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