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仙子,幫我想想看怎麼才樣清楚裡面的字?”古大宇趕緊過來趁機問道。
黛冰清想了會兒就把書還給他,說道“跟我來。”
說完黛冰清飛身遠去,看著空中一身飄然若仙,猶如風中仙子一般,古大宇趕緊跟上。
兩人來到三分石下的一處水滴旁停了下來。然而眼前出現的情景非常奇怪,只見水滴已經落到下面凹槽裡,但是凹槽內並沒有呈現出水花來,而是直接進入凹槽底部,古大宇往裡面一摸,凹槽內部居然還是乾乾的。
黛冰清見狀說道:“這是石精流出的水,它遇石即化,你現在把書放到上面去試試看有沒有效果。”
趕緊拿出秘籍前去迎上水滴,水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慢慢的封面顯示出《文昌遊記》四個字。
“哈哈,它有了它有了。”古大宇捧著秘籍大叫了起來。
黛冰清雖然沒有說話,但臉色明顯沒有當初的那種冰冷,漸漸也出現了一些期待。
過了會兒看見秘籍上面的字又慢慢消失,古大宇趕緊開啟第一頁用它繼續接住水滴。過會兒他傻眼了,除了空白還是空白,怎麼滴都沒有反應。
不對啊!這個文昌老頭的書明明開始都出現了文字,而且文昌遊記那四個字連黛冰清都點頭,說明自已開始並沒有看花眼啊!
難道第一頁只是個目錄?第二頁才是內容,雖然總共才七頁,但是~誰知道了?
然而現實表明第二頁滴了半天也是空白,什麼反應都沒有。古大宇只好失望的放棄,合上書籍的時候一滴水滴滴到了書邊,眼尖的黛冰清看見了其中一頁變了色。
“你開啟第三頁。”黛冰清馬上說道。
古大宇當然沒看見,但不代表他不聽話。馬上開啟第三頁隨著水滴的滴入,第三頁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字型,看完才知曉是一部身法,叫《瞬間移動》。
嘗試另外幾頁但都沒有了效果,黛冰清覺得應該是需要不同的水滴才行。
既然如此只能專心修煉起這部《瞬間移動》身法。
半年後古大宇的身影已經在洞裡遊動著,隨著的快速遊動都出現了殘影,使用一套下來似乎還差點什麼?
熬不住古大宇一直的懇請,黛冰清也展現了這套身法,她的殘影很明顯比他的更高一籌,遊刃有餘的將身法全部展現出來。
黛冰清瞬間化出三個一模一樣的自已,就這樣三個黛冰清都看向古大宇。
古大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然後指向了左邊,三個黛冰清同時搖了搖頭表示不對。
摳了摳嘴皮再指向右邊,對面三個還是都搖了搖頭,兩邊的黛冰清向中間的一個靠攏合併在了一起,中間這個才是真正的黛冰清。
“不錯不錯,比我強多了,唉~多靈根就是比不了單靈根,我想將來這塊會是我一生的痛。”古大宇悲傷說道。
黛冰清安慰他道:“這種事是註定的,你也不要太過於勉強,像你能達到這樣成就已經很不錯了。”
有了共同修煉的功法,兩人就有了共同的語言,黛冰清已經沒有當初的冰冷,古大宇的熱量也在慢慢融化著這座冰山。
閒聊之餘古大宇好奇的問道,“為什麼你一個人住在這裡,像你這樣的奇女子這樣實在有點太浪費了。”
黛冰清白了他一眼告訴他,因為早年宗門比試自已前去參加,可能因為外表的緣故被大家評上了四大美女,所以前來追求的人越來越多。而自已只喜歡寧靜,喜歡清幽之地,加上宗門出現變故和一些其他原因就孤身來到了這裡靜心修養。
從她交談中瞭解到了文昌老人的資訊,俗名叫毛大相,本是一介書生。高中探花後便當場推辭所有官位任命頭也不回的離開了京城。這麼拽的人古大宇覺得很像他曾經認識的一個朋友,朋友說我來考試不是代表我想得到多少分,只是想來證明一下這些題我會做。
毛大相拒絕其他的女子的愛慕之情,隻身回到了黛飛峨的身邊。只因在他最落魄的最無助的時候是黛飛峨在照顧他陪伴他,還給湊齊了他乾糧盤纏讓他上京趕考。
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錢財之恩,自然肉體來償。
於是帶著黛飛峨四處巡遊四海,四處尋找仙緣,從此兩人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只因黛飛峨一直無法修行最後壽終正寢,毛大相陪伴著黛飛峨到香消玉殞那一刻,將她埋葬在三分石下,種下的斑竹後人取名飛峨斑竹,最後他得道飛昇。
這可歌可泣的愛情還得是在悠遠的年代,見識了當今社會太多拋妻棄子的故事,古大宇拿著黛冰清的衣裳擦拭自已的淚光。
最後拿著特製的竹笛揮手告別了黛冰清,前往了文昌老人出生地,既然是上面顯示出了文昌遊記,咱們就從頭而來。
四角砠
四角砠是文昌老人出生的地方,這裡伴山也伴水。站在江邊看著四面八方的景色古大宇覺得很像江南的魚米之鄉,這裡常年風調雨順夫妻和睦相處,莊稼人也非常熱情好客,小孩們都在外面盡情玩著遊戲。
看著旁邊來來往往的人群,發現來這裡的人還真不少,個個挑著擔子裡面裝著祭拜的東西,有的是成雙成對,有的是手牽著小孩,大家都是去同一個地方,就是遠處的一座祠堂。
祠堂門口已經有些風化的招牌上面刻著蒼勁有力的三個字“文昌祠”。
一座石雕聳立在那裡,看著文昌老人年輕時的雕刻,知道自已沒有走錯地方,畢竟兩人也算是有過一面之緣。
整座雕像看起道骨仙風,手握仙杯遙看著遠方,彷彿天地萬物皆在腳下。
這裡應該是不接受錢財贈送,因為沒有功德箱,也沒有管理人員。大家自覺把衛生打掃乾淨,很多人都拿著自帶的掃帚把祠堂裡裡裡外外打掃一遍。
古大宇忘了準備祭拜用的物品,但是還是前去行了大禮,畢竟自已心意已到。離開之時順帶把仙杯中的水帶走了一些,據說這杯中的水從未乾過,也從未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