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_上靈山

此事引起了警察局的高度重視,他們找到目擊者丁曉,詢問那隻殘破的手掌是怎麼回事。

丁曉只是告訴他們,此車差點和他追尾,那隻手掌是在附近十幾米處發現的,其他沒有什麼再提供的。

春節之後,轉眼來到了陽春三月,丁覺帶著父母周遊了世界20多個國家終於回來了。

當遊歷到美麗國的時候,方芷若在那裡見到了作為訪問學者的大哥方芷羽和嫂子葉之凡。

兄妹在異國他鄉意外相見,心情都非常感慨,當得知自己的大外甥已經成了大華國的富豪時,方芷羽很是欣喜。

三人中最不開心的是丁覺,當他回到學校時校方通知他,因為他曠課太多,被學校勸退了。

當方芷羽接到外甥的長途電話時。他立刻託人在美麗國聯絡了哥倫比亞電影學院,丁覺如願以償的去美麗國留學了。

丁覺成了燕京電影學院因意外勸退而出國留學的第一人。

這天晚飯後一家人坐在客廳裡閒聊,母親方芷若對劉小山進行了一番誇獎。

原來當他們在美麗國廢城遊覽的時候,在街上遇到了幾個黑人小偷。

就當小偷用刀片割媽媽的錢包時,被小山發現了,小山三下五除二,把那幾個黑人小偷打的滿地找牙。

丁曉聽見後,微笑著衝小山伸了伸大拇指,“好樣的,這才是我兄弟!”

劉小山自從從劉家窩棚出來後。不到半年的時間,他的身高几乎竄了一頭,現在的身高已經長到了1米7。

游完了國外,再遊國內。

丁曉見自己的父親對開車很感興趣,於是他瞞著父母為父親買了一輛海關查沒的島國走私轎車。

當丁曉把車開到大門口時。小山把父母叫了出來,丁鴻漸一看到嶄新的進口車,高興的問道,”給我買的?”

“當然,我看您對我的車很感興趣,所以託海關的朋友買了一輛查沒的走私車!怎麼樣?對這輛車還滿意嗎?”

方芷若一聽兒子說這是輛走私車,馬上追問道,“走私車是犯法的兒子,這要讓人家查住怎麼辦?”

“放心吧媽,這是海關罰沒內部處理的,我已經補交了稅款,絕對沒有什麼問題!”

一聽這話,方芷若終於放下了心,她瞟了一眼丁鴻漸道。

“滿意了吧?老頭子,天天在背後搗鼓著羨慕別人開車風光!這回咱們也風光風光!”

丁鴻漸老小孩一樣,開啟車門坐在了駕駛員的位置,伸手四處摸著,感覺到哪兒都新鮮。

丁曉給劉小山使了個眼色,劉小山立刻會意道,“爸,我來教您開車!”

丁鴻漸和方芷若一聽愣住了,“怎麼,你會開車?”他們倆根本就不相信。

“是啊,我會開車,幾個月之前我就跟大哥學會了,不信你和我媽坐上來,我開車帶你們兜一圈!”

老兩口望著丁曉,眼神裡充滿了疑問。

丁曉笑道,”媽,三兒說的是真的,他開車開的溜著呢,去年去端粒賭石,回來的時候就是我們兩個交替著開回來的!”

老兩口一聽笑得合不攏嘴,方芷若道,”我家三兒真是好樣的,竟然還是個多面手!”

丁曉一本正經的對父母道,”爸,媽,你們才50多歲,正值壯年,身體都沒啥毛病,要趁著這個時機去遊歷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這是丁曉的心裡話,因為在40多年前,父母幾乎就沒有離開過齊省和東濱市,一直在那兒終老。

每每想到這兒,丁曉的內心就有一絲悲涼。

劉小山讓丁鴻漸和方芷若坐上車,轎車很快消失在衚衕口。

丁曉正要翻身進門,突然發現他的西鄰大門口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

此人是方指南的小兒子方正,他瞥了一眼丁曉後,走向了停放的一旁的一輛在當時非常罕見的進口跑車。

由於丁曉從未見過方芷楠的兩個兒子,他不知道這是老大還是老二。

丁曉開啟天目一瞧,跑車的副駕駛位置坐著一個燙著捲髮的女孩。

女孩的唇上塗著腥紅的口紅,兩隻手指塗成了蔻丹色的指甲油。

纖纖的手指上叼著一根女士香菸,方正一坐進去,她立刻就給他拋了一個媚眼。

丁曉把天目拉近,他立刻發現了這女孩的肺部有一個直徑約4公分的腫瘤,他不由得輕輕搖了搖頭。

方正發動汽車,瞬間跑車風馳電掣般跑遠了。

正在這時,張小蘭從院裡跑了出來道,“先生,您的電話!”

電話是周建軍打來的,他告訴丁曉,他有一個老鄰居向他反映,在京西的靈山有人發現在那裡有一個幾乎透明的人形物出現。

丁曉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非常興奮,重生後的他血液裡充滿了挑戰的基因,他當下決定上靈山。

當上靈山這個念頭一出現,系統立刻提醒他,”小心蛇穴瘴氣。”

靈山距燕京城150公里,他開車用了一個多小時就來到靈山腳下。

此處海拔很高,靈山的頂峰有海拔2700米,丁曉一下車就感到周圍寒氣逼人。

山腳下有幾個散落的村莊,有一個村莊的村口有一座關帝廟。

當從廟門口經過的時候。丁曉發現廟中的關二爺金身已經有點破損,他的第1個念頭就是自己投資,為關二爺重塑金身。

當這個念頭一起,系統立刻通知他:修為加分。

來到村口的一戶人家,他敲響了大門上的門吊吊。

出來開門的是一位50多歲的農婦,頭髮已經儼然發白,他奇怪的盯著丁曉問,”你找誰?”

“我是過路的,口渴了,進來討碗水喝!”回答這種問題,丁曉幾乎不用過腦子。

“那好,請進來吧!”農婦閃開了身,把丁曉往院裡讓著。

院子不大,有北房三間,還有兩間西廂房,院子的中央種植了幾棵棗樹。

北房的門楣很低,丁曉進去的時候微微低了下頭。

八仙桌旁的太師椅上,坐著一位長鬚老者,他手捧一把老式的水菸袋,呼嚕呼嚕的吸著。

“爹!來了個過路的,口渴了想討碗水喝!”農婦說完,從桌子上抄起暖瓶給丁曉倒水。

老人一聽說來了過路的客人,抬起了無神的眼睛向門口張望著。

此時丁曉才發現老人的眼球中有兩朵蘿蔔花,原來老人是個盲人。

此時丁曉開啟了天目,他不經意的在屋裡四下打量了一番,發現西牆上掛著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丁曉暗想,說不定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是個習武之人。

老婦自己的袖口擦了擦椅子上的灰塵,對丁曉道,”請坐下喝吧,屋裡很埋汰,您不要嫌棄!”

丁曉接過茶碗說了聲謝謝,然後坐在了椅子上。

看到牆上的兵器,丁曉對這個老人的過往產生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