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號上午八點不到,北原大學物理學院的行政樓就已經一片忙碌。
學院的教授、講師還有其他教職工幾乎全員提前到崗,學院的保潔人員也全員出動,拖地、擦玻璃、倒垃圾,仔仔細細地打掃衛生。
學院大樓正門下面,幾個工人正踩著人字梯,往大門上方掛橫幅,橫幅上寫著“熱烈歡迎科技發展部丁仲平部長蒞臨指導”。
教職工的辦公室以及各實驗室中,也是各種收拾。
本來亂堆的檔案,現在都要整理好,橫七豎八的書籍也要歸類放好,實驗室的各種器材也要全部歸位,至少看起來不能亂。
總之,全學院都折騰得夠嗆。
“哎,你們說這丁部長是發什麼神經,怎麼突然就來咱們學校了?”某辦公室裡,一個年輕的男老師抱怨。
“誰知道呢!”另一個女老師接話道,“咱們有些大領導也是沒數,自已到處瞎溜達,他知不知道他這一溜達,下面的人得多折騰!”
“特別是搞這種突然襲擊!”一個年紀稍長的老師說,“好傢伙,昨天晚上我剛躺下,教研室主任就給我來電話,說今天早上丁部長要來,一晚上都沒消停!”
“行了行了,別抱怨了!”一個年紀更大一些的老師邊收拾桌子邊說,“抓緊弄完,別出什麼漏子!”
於是,在一片抱怨聲中,辦公室裡的人繼續忙碌起來。
上午八點四十分,幾輛黑色小轎車和一輛土黃色中巴車組成的車隊出現在北原大學東門。
東門是北原大學的正門,學校對外宣傳的諸多照片中,多數都是以這個門為背景的,一般一些重要人物來校訪問,也會走東門。
車隊中,兩輛小轎車走在前面,中巴車走在中間,其他小車殿後。
很快,車隊開進了校門,然後沒有任何停留,直接開向北原大學物理學院的行政樓。
十分鐘後,車隊來到了物理學院行政樓下,土黃色中巴車停在了行政樓正門前,其他車輛則駛向了大樓旁邊的停車場。
樓門口,北原大學的校長王文軍、幾個副校長,以及物理學院院長孫元成和幾名教授,早就在等候了。
接著,科技發展部部長丁仲平走下中巴車,他身後還跟著一大堆隨行人員。
這些隨行人員也各個都是大佬,比如科技發展部軍事科技局的局長黃志,還有901所的崔所長,六道口大學近代物理學院的趙院長,以及領域內的很多頂尖專家學者。
如此大的陣仗,讓北原大學的校長王文軍也驚訝不已。
此前的電話中已經通知了他,丁部長會帶著很多專家一起來,但是沒有具體的名單。
沒想到,丁部長會帶這麼多的行業內頂級專家一起來。
“丁部長!”王文軍趕緊走上前。
“王校長,你好!”丁部長跟王文軍握了握手,然後又分別跟北原大學的其他校領導,以及物理學院的教授們一一握手。
“王校長,咱們閒話少敘,那篇關於核爆炸阻斷技術的論文作者來了沒有?就是那個叫顧恆的研究生?”丁部長問王校長。
“丁部長,這裡面有點誤會!”王校長趕忙解釋,“那篇論文,其實作者不是顧恆,是他的導師邱峰教授掛了學生的名字,發給的孫院長。”
“哦?”丁部長的視線轉向了旁邊的孫元成。
孫元成還沒來得及開口,聶斌就上前一步,說道:“對,這件事情我瞭解,確實是邱峰教授掛了學生的名字寫的論文,成果都是邱峰教授的。”
“是這樣?”丁部長狐疑地環視著四周,“那邱峰教授來了嗎?”
“邱峰教授已經在大會議室等您了!”王校長說。
“行,那咱們先去會議室!”
於是,在王校長的引導下,所有人進入物理學院大樓,去往頂樓的大會議室。
人群中,孫元成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聶斌走到孫元成身邊,向他使了個眼色。
孫元成只能嘆了口氣,跟上了人群。
孫元成當然知道,論文的事情可能遠沒有這麼簡單,那篇核爆炸阻擋技術的論文也不可能是出自邱峰之手。
不過,昨天下午他們幾個人的小會議上,校長已經定了調子,無論如何,都要把這篇論文的成果安到邱峰頭上。
會議上,孫元成據理力爭,但校長王文軍和副校長聶斌的態度都很堅決,孫元成也沒有什麼辦法。
王文軍和聶斌之所以這麼幹,原因也不復雜。
首先這次開除顧恆,是聶斌主導的,所以無論如何,聶斌都不可能讓顧恆回來,否則他的面子往哪擱?
另外,孫元成看得出來,聶斌之所以維護邱峰,兩人大機率有利益瓜葛。
其實邱峰挪用科研經費等等違規舉動,孫元成作為院長多少也有所察覺,也曾經調查過好幾次。
不過孫元成本人是個學者型官員,一門心思全都撲在科研上,沒有太多精力去管其他,對官場上的很多事情也缺乏足夠的經驗。
此外,調查邱峰的過程中,孫元成還遭到了來自聶斌等人的刻意阻攔,以至於多次調查,都沒找到實質性證據,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至於校長王文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前的這段時間,他只想平穩落地,不想出任何節外生枝的事情。
顧恆已經被開除,並且發了處分通報,現在因為其有了重大成果,就要撤回處分,等於自已扇自已耳光。
不僅學校從上到下都會很難看,而且還有可能引發很多節外生枝的事情。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王文軍只想順利退休,其他所有事情都跟他無關。
九點整,丁部長和一眾專家來到了物理學院大樓頂層的會議室。
會議室很大,除了一個大會議桌外,會議室兩側還擺放了很多座椅,所有位置加起來,差不多能坐下一百多人。
因為丁部長是突然到來,所以會議室的佈置得稍顯倉促,座椅還沒有碼放整齊,幾個工作人員仍然在講臺上除錯裝置。
會議室最前面是一個大螢幕上,大螢幕旁邊則是一個專門的彙報位,有點像教室的講臺,但是要小很多。
此時,邱峰正站在彙報位上,不停翻閱著手裡的一大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