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十三功臣,百越叛亂

秦三世九年四月十五日,扶蘇帶著子凌來到咸陽城郊外的嬴氏宗廟前,他要帶著子凌祭拜大秦歷代先王。

宗廟內,胡亥一脈已經被直接逐出嬴氏族譜,因為胡亥是大秦的罪人,他不配進入嬴氏宗廟。

扶蘇站在贏氏宗廟前,虔誠地說道:“大秦歷代新王,朕以始皇血脈,大秦長子之名起誓,一定讓老秦人遍佈華夏各地,復興大秦。”

一旁的子凌也跟著喊道:“大秦萬年,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聲音響起,大秦重振舊山河,開始恢復六國舊地,終於實現了大一統。

一個月後大朝會上扶蘇開始論功行賞,大封功臣。

扶蘇突然宣佈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免決定。

他將蒙恬封為齊國公、上柱國、驃騎大將軍、尚書令,並賜予食邑五千戶。

蕭何則被封為宋國公,擔任尚書左僕射,食邑三千戶。

張良被封為韓國公,任尚書右僕射,食邑同樣為三千戶。

韓信則封為楚國公,同時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和兵部尚書,食邑也是三千戶。

蒙毅改封為魯國公,任命為工部尚書,食邑四千戶。

至此,蒙氏兄弟一門兩公,成為大秦帝國最頂級的世家。

贏子嬰被封為關中王,並擔任宗正寺卿一職,負責管理贏氏皇族宗廟事宜,享受五千戶的食邑待遇。

王離則被封為周國公,出任輔國大將軍之職,同時還兼任吏部尚書,擁有三千戶的食邑。

李由也獲得了吳國公的封號,成為鎮軍大將軍,並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同樣有三千戶的食邑。

樊噲被冊封為魏國公,官至左武衛大將軍,享有三千戶的食邑。

龍且則被封為燕國公,擔任右武衛大將軍,食邑三千戶。

司馬欣被封為晉國公,任職刑部尚書,食邑三千戶。

酈食其被封為杞國公,擔任鴻臚寺卿,食邑三千戶。

李超也得到了代國公的封號,擔任戶部尚書,食邑三千戶。

這些新的官職安排使得整個朝堂為之震動,人們紛紛議論著這突如其來的變動。

這就是扶蘇心中的十三功臣,他們的爵位將世代沿襲,永不廢除,永遠傳承下去。

大秦平定天下之後,百姓們終於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太平盛世。

這些功臣們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誠,為國家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們的功績被銘記於心,成為後人敬仰的楷模。

扶蘇作為大秦帝國的皇帝,也深知自已肩負著守護這份榮耀與和平的責任。

他決心繼承歷代先王的遺志,繼續努力讓大秦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朝堂之上,群臣恭賀,扶蘇微笑著接受了眾人的讚美。

扶蘇接著道:“諸位愛卿,如今大秦江山已定,但我們不能懈怠。望各位齊心協力,共同輔佐朕,讓大秦長治久安!”

群臣齊聲道:“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扶蘇微微點頭,揮手示意眾人退下,他轉身看向殿外,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志。

未來的路還很長,扶蘇堅信,在他的領導下,大秦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時代。

秦三世十年春節,大秦百姓張燈結綵,準備過上一個太平的新年。

這個喜慶的時刻,百越之地卻傳來了驚人的訊息,趙佗宣佈脫離大秦帝國獨立!

他不僅如此,還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並在當地士民的熱烈擁護下,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南越國。

趙佗將番禺定為南越國的首都,佔地千里之廣,自封為南越王,成為這片土地上的最高統治者。

這一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大秦帝國的統治受到了嚴重挑戰。

趙陀的舉動無疑給剛剛經歷過戰亂的大秦帶來了新的危機。

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原本期待著和平與安寧,但如今卻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變數。

趙佗的行為也引發了其他地方勢力的關注和思考。

一些人可能會效仿他的做法,試圖擺脫大秦朝廷的控制。

另一些人則對大秦帝國的未來感到憂慮,擔心局勢進一步惡化。

整個大秦再次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人們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大殿之上,氣氛凝重。

扶蘇得到了趙佗在百越之地稱王的訊息後,立刻召集了群臣前來商議對策。

扶蘇坐在龍椅上,面色嚴峻地說道:“諸位愛卿,趙佗在百越之地稱王,妄圖從華夏大地分裂出去,朕決不允許任何人分裂大秦帝國的版圖。”

眾人沉默片刻,然後紛紛開口表示支援。

蕭何站出來說:“陛下所言極是,大秦歷經數百年方才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豈能容忍他人分裂。”

蒙恬也附和道:“陛下放心,我大秦的鐵騎必定踏平百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這時,張良出列奏道:“陛下,當年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設南海郡治,引入中原文化穩步發展,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讓趙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他卻趁著中原內亂,自立為王。”

扶蘇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沉思之色,說:“嗯,南越的五十萬將士也是老秦人,朕不會袖手旁觀。”

話音剛落,樊噲便迫不及待地站出來,抱拳說道:“陛下,末將請命攻打南越,一定將趙佗人頭帶回來。”

樊噲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與決心。

扶蘇看著樊噲,微笑著點了點頭,說:“樊將軍勇氣可嘉,朕心甚悅,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眾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表示贊同樊噲的提議。

他們認為樊噲勇猛無畏,有能力帶領秦軍征服南越,維護國家的尊嚴。

大家一致看好樊噲的時候,張良卻站出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拱手對扶蘇說:“陛下,臣以為此事需從長計議。雖然樊噲將軍勇猛無比,但如今南越地區地形複雜,且趙佗擁有五十萬大軍,如果貿然進攻,恐怕會陷入苦戰。我們應該先了解清楚南越的情況,制定出詳細的戰略計劃再行動。”

扶蘇聽了張良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先派遣使者前往南越,探清虛實,同時做好軍事準備,待時機成熟時再發動攻擊。

就這樣,一場關於如何處理百越之地問題的討論暫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