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入住福田院

福田院由各地所在官府依需求設立。

官府先是根據地區大小、百姓人數多少、經濟情況等等來確定所建福田院的規模,最後再由福田院所在地的縣衙按照確切的救濟人數,向朝廷申領救濟金。

這般濟民之所,當然不是誰都可以來,為杜絕身體強壯而好吃懶做的人來吃白食,朝廷對救濟物件做出嚴格的規定。

福田院所收之人要麼是十二歲以下無父無母的孤兒,要麼是六十歲以上無兒無女的老人,主力救濟的還是身有傷殘不能勞作的殘疾人,遇到災年或嚴冬也會增收流離失所的災民。

按著收容標準看來刑昭昭確實是不符合要求,但這裡是她唯一希望,她不能輕易放棄。於是她對著守門的老頭道:“大叔,我被舅舅舅媽趕了出來實在無處可去,您行行好,幫我和這裡的大人通傳一聲。您看我身體強壯,也能做些灑掃漿洗的活計,並不是在這裡白白吃飯。”

守門的楊老頭吧嗒吧嗒抽著旱菸,此時眼皮也沒抬一下,“小姑娘別胡鬧了,你超了年齡沒人會收你的,快回去跟你舅舅認個錯,那是你親舅舅,他不會讓你流落在外的,回去吧。”

領路來的王婆在旁幫腔,她笑著道:“老哥哥,您就行行好,幫幫這小姑娘吧,她無父無母借住在舅舅家,現在她舅舅想把她嫁給村裡的無賴,她不肯,結果就被趕了出來。您瞧她年歲小,又長得水靈,在外邊遇到壞人就不好了。”

楊老頭慢悠悠放下菸斗,抬起眼皮斜睨了一眼刑昭昭,然後皺起眉兇巴巴道:“快走快走,再可憐這裡也不收。”說罷他站起來,拿起一旁的掃帚一瘸一拐的開始掃地。

地上積著一層浮土,揚起的灰塵嗆得刑昭昭與王婆直後退。

見此情景,王婆只得道:“昭昭,要不咱們先回去再想辦法。”

刑昭昭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見院子裡走出一個人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他還沒到門口,遠遠就開始皺眉,語氣不滿道:“老楊,讓你守門,你不好好守門,總是將人往外趕,要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來福田院,你再這般狠心,我便親自跟縣令大人說,要你以後都不用來了。”

老楊無精打采的收起掃帚,退到一旁低低招呼了一聲,“院長,這姑娘已經超過年齡,我也是按規矩辦事。”

“規矩是死,人卻是活,咱們福田院遵循聖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教導,自是不能隨便將有困難的百姓拒之門外。”

一臉正氣的說完這些,被稱為院長的胡三多轉過臉,和善的望著刑昭昭,語氣親切道:“小姑娘,你可是有什麼難處需要幫助?”

眼見對方上來就訓斥了態度不善的楊老頭,張口就說出一串聽起來就很有學問的聖人之言,這位院長身居高位,態度卻親切和善,讓人一見就心生好感。

刑昭昭忙將自己所遇困境全盤托出,聽得胡院長連連嘆氣,“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院長,我雖年紀不符,但我手腳勤快又有力氣,您這裡一定還缺灑掃漿洗的僕佣,這些活我都可以做的,只求您收留我,給我口飯吃就行。”

胡院長為難的皺起眉,圓圓的笑臉上有些猶豫,“姑娘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將刑昭昭上下打量一番,似是看她是不是真如她自己所說那般勤快又有力氣。

“院長,每天來福田院的人沒有十個也有八個,哪一個不比她可憐,我瞧著這姑娘細胳膊細腿的,怕是什麼活也做不來。”楊老頭在旁不鹹不淡道。

“這……”胡院長更猶豫。

王婆忙上前道:“這姑娘六歲時爹爹掉河裡淹死了,沒過兩年她娘也撇下她和她兄弟走了,他們姐弟倆在舅舅家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挑水劈柴餵豬煮飯,即便這樣小心謹慎的活著,她那舅媽還是容不下她,非要讓她去嫁村子裡的無賴。”她心有不忍道:“這般花樣的姑娘,若嫁了無賴,哪裡會有好日子過,她那舅舅一家是要逼死她呀。大人,您可憐可憐她吧。”

“這……”

胡院長還是沒表態,王婆按著刑昭昭跪下叩頭,“求求這位大人,您行行好,這孩子是實在沒有辦法了,這裡再來不了,她真就要去跳河了。”

胡院長閃身避開,虛扶著刑昭昭道:“莫要多禮,快起來。”

刑昭昭跪著肯起來,胡院長沒有辦法,長嘆一口氣道:“膳房裡還缺個燒火劈柴的丫頭,這活可辛苦……”

刑昭昭面露喜色,不等他說完,忙保證道:“我不怕辛苦。”

“工錢一日八十文,雖然低了一些,但是包吃包住,可不可以?”

聽聞不但解決了食宿,還有工錢可拿,對刑昭昭來說簡直是意外之喜,“可以,可以。”

談妥了條件,胡院長邁步領路,“你先隨我進去瞧瞧吧。”又對著王婆道:“你既是她同鄉,也算半個親朋友,那也隨著進來看看幫小姑娘把把關,她這般年輕別被人騙了。”

“是,大人。”王婆見他長相慈善,行事說話又磊落,心中已信他十分。

“哎,我哪裡算是大人,不過暫掌福田院裡日常事物,大家客氣稱我一聲‘院長’,你們若不嫌棄也這般稱呼我吧。”胡院長說罷一邊帶路,一邊跟她們二人介紹福田院裡的種種。

鳴沙縣的福田院有房屋25幢,居室80間,院中設定了倉庫、水井等一切應用之物不說,還定期舉辦木工、燒磚、制瓦類的各種技能課,讓這裡的孤兒能學些餬口的本事,不致於出了福田院去做偷雞摸狗的事。另外每隔十日有大夫來這裡義診施藥外,院裡還有一位長住的僧人負責喪葬事宜。

總之這裡不但設想周到,管理也井井有條,對於無家可歸之人,可算得上是天堂。

楊老頭倚著掃帚望著刑昭昭的背影不由嘆口氣,渾濁的眼中閃過憐惜,低喃道:“地獄無門,自來投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