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內部訊息

2007年9月15日晚上八點,劉海和劉副局長再次相見,這次是兩人單獨見面,還是在深水埗區的那家飯店,這次他們熟悉許多,交流的話題也多了起來。

劉副局長說:“你年齡比我小,我叫你小劉吧,你就叫我老劉就行,老是稱呼職位不好”。

劉海笑著說:“可以,可以”。

劉副局長說:“小劉啊,上次和你喝盡興了,今天咱們接著喝,我喜歡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喝酒,有種棋逢對手的感覺”。

剛到飯店,他們就進入狀態,菜都沒上,酒就已經倒滿,還是熟悉的紅酒,接著上次的話題,很容易就聊上了。

過了一會,服務員來上菜,她微笑著說:“兩位先生,看著你們很面熟,之前是不是來過我們店”。

劉海微笑著說:“對,你們店的菜做得不錯,我們以後會經常來”。

服務員一邊擺盤一邊說:“非常歡迎,那我得和老闆講講,給你們打折”。

劉海說:“感謝你,不用打折,我們主要是喜歡你們店的菜品和服務”,劉海有點財大氣粗的感覺。

劉副局長說:“小劉,有打折還不好嗎”,然後問服務員說:“能打幾折”。

服務員說:“一般能打九折,如果是我們老闆的朋友的話,可以打八折”。

劉副局長說:“那就你們老闆過來喝幾杯,交個朋友”。

此時,劉海有些尷尬,本來是想和劉副局長單獨吃個飯,順便談點事,現在如果加個人,只能成為酒局了。

劉海試探性地問服務員:“你們老闆在店裡嗎”。

服務員說:“在的”。

這下徹底失望了,那就順其自然吧,其實他心裡為公司的事是挺著急。

過了一會,店裡的老闆果然來了,他先和兩人握手,然後自我介紹說:“我叫劉放,是這家飯店的老闆”。

劉海和劉副局長起身和劉老闆握手,劉副局長說:“真是緣分呢,咱們都是本家”。

劉老闆說:“你們也姓劉”。

劉海說:“是啊,咱們都是劉家人”。

劉老闆和他們一起坐下說:“既然這麼有緣分,今天就當我請客了,交個朋友”。

劉海連忙說:“不行,不行,今天是我組的局,我來請”。

劉老闆說:“聽店裡員工說你們來了幾次了,你們這麼光臨本店,所以這次就讓我來做東吧”。

劉海見劉老闆如此堅持,也沒在搶單。

三人愉快地交談,直到十點,推杯換盞後,都有些醉意。

劉海說:“老劉,今天就咱倆過來,不能喝趴下了”。

劉副局長說:“是是是,一會回不去了”。

劉老闆激動地說:“沒事,我讓人送你們”。

劉海說:“剛認識就麻煩您,不太合適,我們自已回去吧”。

劉老闆聽出其中的意思,沒在堅持,微笑著說:“那好吧,我們下次再喝”。

劉副局長想站起來和劉老闆握手告別,蹭了兩下沒起來,劉海趕快過去用巧妙的方法把他扶起來,顯得不失範,劉老闆和兩人握手告別。

他們乘車回中西區,在車上,劉副局長說:“小劉啊,你是不是有什麼事”。

劉海有些驚訝,難道自已的意圖被他看穿,回頭想想,人家能坐上這個位置,這點事應該心知肚明,劉海很直接地說:“是有點小事”。

劉副局長說:“明天早上來我辦公室談吧,今天喝得昏昏沉沉的,什麼也記不住”。

劉海簡單地說:“好”,然後把劉副局長送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八點,劉海很早地來到金融管理局門口等候,半個小時後,一個熟悉地身影走了過來,劉海定睛一看,是劉副局長,他趕快迎上去打招呼,兩人寒暄了幾句,來到劉副局長的辦公室,劉副局長說:“說吧,什麼事”。

劉海開門見山地說:“劉局長,我們是一家投資公司這你應該知道了吧,最近我們收到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訊息,不知道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劉副局長說:“最近你們這型別的公司來找我的可不少,香港是國家金融中心之一,我們作為金融監管部門,早在半年前就檢測到這個資訊,也意料到會有這次危機,受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劉海說:“那沒有應對措施嗎”。

劉副局長說:“這不是你們該關心的問題,時間到了自然會公佈解決方案”。

劉海說:“到時候像我們這種企業不就成為犧牲品了嗎,所以我想請您給我指點一下”。

劉副局長說:“金融危機有弊就有利,你知道這個利在哪嗎”。

劉海搖搖頭。

劉副局長說:“美國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有利影響”

第一,有利於儲備資源和開展跨國併購。

第二,有利於緩解香港的通貨膨脹:

第三,增加了我們對外開放,有利於吸收國際資本。

美國這次金融危機被格林斯潘稱作為“百年一遇”,可見危機的程度非常嚴重。所幸的是,由於我們參與全球化的步伐較為謹慎,因此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國金融危機的直接衝擊;但引發金融危機的一些方面卻值得我們去思考,從而得出一些有益於香港經濟發展的啟示。

第一,要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及其可能的擴散效應。我們要看到,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香港經濟與金融的最大風險。在香港,房地產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1\/4,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佔銀行總貸款的1\/3。房地產價格很可能出現全面性下跌,與股票市場相比,房價下降所帶來的後果要嚴重得多。因此,穩定房地產市場應該成為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之一。

第二,要加強對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金融衍生產品是把雙刃劍,其創新本來可以分散風險、提高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效率,但當風險足夠大時,分散風險的鏈條也可能變成傳遞風險的渠道,美國的次貸風暴即很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第三,適時加快香港經濟轉型的步伐。

這些就是我們的應對方法和需要推進的地方。

劉海聽完後說:“這屬於內部政策,在其他地方看不到這個訊息,感謝您的指點”。

劉副局長說:“這些應對措施已經在實施,只不過沒有釋出而已”。

兩人就此問題繼續交流了近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