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魏嬿婉這本書是我一時興起想寫的,主要是我看魏嬿婉剪輯的時候感觸很深。
在封建王朝的後宮中,沒有人是幸運的,要知道在康熙和雍正朝的時候,很多家中疼愛女兒的人家聽到孩子落選了高興的都要寫詩。
魏嬿婉其實沒有什麼太多的選擇,她入宮後最好的路要不然是出宮然後被家中人吸血,要不然就是入宮。
按照當時在永璜宮中的情況,魏嬿婉不出意外大概是要和永璜出宮可能就是個格格最多也不過是個側福晉。
可後來發生的一切讓魏嬿婉的方向發生了改變。
而歷史上的繼後其實也是一個可憐人,無論是孝賢皇后還是最後贏家孝儀皇后,她們都是被困在深宮的可憐人。
只不過繼後最後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她什麼都不要了。
乾隆說她瘋了,她就只能是個瘋子。
魏嬿婉去到歷史世界,看著這一切了,她沒有辦法幫助繼後,能做的就只有讓她最後的時日舒服一些。
你可以說繼後是個可憐人,也可以說繼後反抗了清朝的封建制度,卻不能說她只是為了所謂的愛情。
這就有些太看不起繼後了。
再說到孝賢皇后。
作為章總眾所周知的白月光,她的一生也是命途多舛。
出生名門世家,家中子弟爭氣,用自已的身體將富察家的榮光更上一層樓。
而作為皇后的她在歷史上是賢良淑德的,是溫和寬厚的。
可她卻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自已的姓名,包括長孫皇后。
二子二女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女兒,接連喪子也讓她的命運走到了盡頭。
而她最後在清史稿上留下的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高宗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高宗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冊後為嫡福晉。乾隆二年,冊為皇后。後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歲時以鹿羔沴毧製為荷包進上,仿先世關外遺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十三年,從上東巡,還蹕,三月乙未,後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慟,兼程還京師,殯於長春宮,服縞素十二日。十七年,葬孝陵西勝水峪,後即於此起裕陵焉。嘉慶、道光累加諡,曰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子二:永璉、永琮。女二:一殤,一下嫁色布騰巴爾珠爾。
乾隆對孝賢皇后是有感情的,但是這個感情沒有江山帝位重要。
而對繼後或者孝儀皇后也是如此。
乾隆喜歡過繼後嗎?顯然是的。
要不然也不會與繼後接連生育。
可是繼後到底不是孝儀皇后,她每每聽到乾隆將自已和孝賢皇后做比較,她也會傷心。
孝儀皇后不會,因為她是被孝賢培養的人。
這也就是為何二人最後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魏嬿婉的一生是唏噓的,她在啟祥宮受了六年的折磨,而如懿傳播出的第六年她也翻身了。
可無論如何,后妃沒有真正的贏家,最後的贏家永遠是前朝的男人。
魏嬿婉世界到這裡也就完結了,下一本書我準備開一個原創世界,寫強取豪奪文嘿嘿。
最後在求禮物嘿嘿。
愛你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